104職涯診所7大優點2025!內含104職涯診所絕密資料

其實,「職場稱謂」有許多眉眉角角,在雙方還不熟悉時,一不小心就容易在不自覺間得罪人。 所以一開始越保守、禮貌的稱呼,便越安全,畢竟一般來說都是「禮多人不怪」。 建議可以區隔工作「地點」與「時間」,幫助你不管是「生理」還是「心理」都更能確切分辨工作與生活,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狀態。 職場前輩B:年過50,通常在履歷篩選的第一關,就被刷下來了。 除非您在履歷上的表達,可以讓人一眼看出可聘任您的價值及個人專長。

盡量打起精神來,也可以上網看看面試常問的問題,怎麼回答會比較妥當。 並整理自己的情緒,理性的面對下一次面試的到來。 104職涯診所2025 如果對方真的很和善,您甚至可以再多問1-2個問題,多瞭解一點這個職務和這個行業。 或者就微笑說「謝謝您的建議,感謝您今天的時間,我們保持聯繫」即可退場。 職場前輩A:辛苦你了,聽完你的分享,真的就能體會什麼是夾心餅乾。

104職涯診所: 中年失業3年都找不到工作,越來越沒自信,該怎麼辦?

惠雪,在兒少雜誌擔任主編長達30年,因組織改組產生危機意識,開始利用閒暇時間斜槓房仲成為最老的菜鳥,已逐步獲得下斡旋、委託達成里程碑。 104職涯診所 未來,她不排斥從事多份分時工作,多元發展不設限,獲得滿滿成就感。 有一天,我們都會老,避免老後破產、或成為下流老人,千萬別等「老了」再來準備!

  • 事後還是可以補救的,比方說,寫張小卡片送給對方,讓對方知道你無意冒犯請他見諒。
  • 如果是對「你的主管」,那當然就還是以「主任、組長」或「XX老師」等職稱稱呼對方,會來得比較保險一些。
  • 無論如何,這種不正面的回答99%是他不喜歡你,而且不是學經歷等硬體條件,而是其他面試表現或人格特質。
  • 以我來說,不熟悉的同事我都會先喊「前輩」,然後再問問對方「如何稱呼」。
  • 建議可以主動找那些以前聯絡過您的獵頭,盤點一下:「撇開您自己對職務和薪水的要求,他們能夠媒合到什麼樣的工作」?
  • 通常剛到職的朋友,若事情做完,絕對可以毫無愧疚的準時下班,而且要好好把握這段甜蜜的時光呀!

這個很重要,絕對不要淪落於做一行怨一行的失敗循環。 不管你們公司離職率高不高,如果要避免今天一樣的事再發生,「預想離職的各種交接機制」都務必要事先建立,而不是事後再去辛苦的做民事訴訟。 104職涯診所 人資問優點是想看求職者的「自信」,問缺點則是想了解求職者的「自覺」。 目前您所遇到的情況,算是一種「危機處理下的徵才」。 徵纔要分「緊急」和「長期」,不能全部都用緊急的方式,也不能全部都只用長期的方式慢慢來。 「提升免疫力」為自己有較高掌握度的方法,例如:飲食均衡、多做運動、睡眠正常,可以幫助你若不幸確診時,有較好的身心狀況去做應對。

104職涯診所: 工作、生活「疫」團亂?五大情境幫助你有效扭轉焦慮!|疫情好焦慮?一起 放~輕~鬆|104職涯診所 Podcast EP137

再兩年就能退休,硬被公司用資遣費吭掉退休金。 當年紀不可逆,當人人都會老,如果您也碰到中高齡的求職或就業歧視,讓人資長教您,怎麼讓法律站在您這邊。 不敢說NO,不敢生氣,不敢表達情緒,就怕惹別人生氣嗎?

104職涯診所

他月中時告知要離職,在昨天要求做到9/24,之後用特休方式抵銷。 有試算若把特休用完,他之後可以完全不進公司。 職場前輩A:分享自己以前在補習班工作的經驗給你參考,我待過員工10人以下的補習班,也待過員工50人以上的補習班,不同的環境可能會有不同的狀況發生。

104職涯診所: 員工是否構成「惡意離職」,還須依法判定!

就不要再追問了,跟對方說「謝謝,期待您的回覆」即可,大家好聚好散。 想想哪些職位,是最重要、緊急的,必須盡快填補。 而哪些職位,則是比較次要或不緊急的,可以慢慢篩選最適合的人才。

104職涯診所

不然未來新同仁不但要忙著學習業務,還要去顧紙本放哪裡去了、哪個財產又不見了,簡直是火上加油。 求職者最常出現的疑問是:「明明條件符合職缺,而且面試過程中表現不錯,相談甚歡、自認能力不差也頗有競爭力」,為什麼最後還是沒有錄取呢? 職場前輩們分析過往經驗,告訴求職者,有時企業的考量並非僅止於專業能力而已。 老闆使用的是「緊急的方式」,因為再不找人進來,公司就垮了。 我們可以換工作,老闆不能換工作,所以我們要理解老闆的行為。 而你的做法則是「長期的方式」,「找到真正適合的人才錄取」肯定是對的作法,但會需要時間,可是在危機爆發的時候,時間太寶貴,有時候公司的營運是承擔不了等待的。

104職涯診所: 學習 x 轉職 | 來聽看看職涯前輩們的分享 ! !

除非,新僱主也是一家爛公司的老闆,否則沒有不見效的。 根據前輩們的分享,半導體產業普遍年薪破百萬,的確確有其事,但其中的辛苦也都是真的。 比如,設備工程師除了需要在無塵室裡穿著無塵衣保養機臺之外,還要輪大夜班,甚至在半夜機臺壞掉的時候被召回公司緊急支援。 職場前輩B:若擔心致電詢問會很尷尬,或許寫email詢問,震撼度會減少一些。

不要把姿態放得太低,即便您很迫切需要這份工作。 其實求職這件事,往往帶點緣分和運氣,不要急。 職涯一路以來順風順水,到了中年卻突然失業,想再重新出發,才發現許多企業因為年齡、薪資、能力需求…等等考量,把中高年級工作者拒之門外。

104職涯診所: 老闆不挑亂錄取,帶不好就怪我能力不足,怎麼辦?

但已經是事實,也只能以此為基礎,努力求職。 既然無法改變,不妨就認清現實,降低標準,從先找到一份單純的工作做起。 104職涯診所2025 否則就算能逼著對方回來交接,這個交接必然也是「無心的交接」。

我分享這篇文章〈對人生感到迷惘,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 用 Ikigai,4 步驟找回你的價值〉,希望可以幫助你能重新找回你的自信與新價值。 Hahow共同創辦人黃彥傑Austin,2015年和其他3位共同創辦人成立Hahow好學校線上學習平臺。 104職涯診所2025 資工背景出身,卻不只寫程式,帶領行銷、產品、內容團隊,還曾身兼HR。 員工人數從4、到14、到40、到目前的140人,2021年營收更創下近4億元佳績。

104職涯診所: 職缺數量暴增,開缺數屢創新高!

此外,年齡層較高的求職者,為了與年輕人才競爭,履歷必須更加精雕細琢。 要盡量讓用人主管,一眼就能看出「非用你不可的原因」。 所以,建議也可以先尋找信任的專業人士,來為你做一下「履歷健診」(可善用104免費履歷健診資源)。 建議前輩繼續透過人脈&獵頭,尋求東山再起的機會。 除了透過hunter、個人人脈之外,大概就只剩 LinkedIn,是比較合適的求職管道了。 以你過往的豐功偉業,應該是不需操煩家事的。

104職涯診所

每封婉拒信都是差不多的內容,都說我表現很好只是已找到更合適的人。 越來越認為說我表現好並不是真心的,越來越想知道不被錄取的真正原因。 建議在急缺人手的危急時刻,可先盤點目前可用人手,並區分所有職缺的緊急、重要程度。 其中4成緊急職缺,放低標準、盡快找人 ; 另外6成較不緊急的職缺,則可以維持原定標準,慢慢篩選。

104職涯診所: 先以「職稱」、「前輩」或「先生/小姐」稱呼,就不怕失禮

有時候並不是你不夠好,只是彼此不適合而已,可以保持自己的積極度、持續廣投履歷、多面試,相信一定能找到那個適合你的地方,和真正欣賞你的伯樂。 職場前輩A:找正職工作就像相親,不是身高、學歷、年收入都高,有車有房、孝順、有禮貌,就是好對象,你就會願意和他交往、喫住永遠在一起。 也不是學經歷、證照都具備,積極進取、活潑可愛,就是一個適合每個單位的員工。 也可以跟對方說:「有沒有什麼地方,我可以為您再說明清楚一些?如果我不符合期待,也可以給我一些建議」。 這題要拋出來之前,絕對要先確認當場氣氛很融洽,對方也有敞開心胸聊聊的態勢。

104職涯診所: 企業徵才也有分「輕重緩急」

「事先」與平常生活會接觸到的家人、同事、主管們「約法三章」,溝通好在疫情的情況下,應該如何應對,找到彼此共識,並確實執行。 與其讓自己思緒陷於恐懼,不如讓自己振筆疾書地,寫下每天的心情,與尋求工作期間的所見所想。 未來,也許你可以出一本 「中年失業後成功再出航」的書,幫助有類似經驗的中年人。 得到的結果都是「公司怕虧待我、請我是大材小用」。 我失業3年了,自信心一直在消耗,偶有面試時,竟然說不出自己好的地方。

104職涯診所: 求職服務

但是,既然現在有機會賦閒在家,不妨可以開始學做家事、學做菜,學會燒一桌好菜等待心愛的老婆回家。 (讓你的老婆有暖心與愛的感覺),這樣你心中的愧疚感也自然會少一些。 與其在街上亂逛,不如固定去咖啡廳積極規劃尋找工作 (履歷表/自傳重寫、重新規劃職涯、上專業的找工作網站,例如:104人力銀行、LinkedIn…等),繼續創造機會。 48歲時突然被公司資遣,早上通知,當天走人。

平時就應該培訓好能夠接替的人員,而不是離職前纔在交接。 建議溫和地與員工商討,盡量讓交接順利,如果雙方不是互為不悅的情況下,大多不會有什麼問題,甚至「視訊會議交接」也是可以考量的替代辦法。 另外,高階資歷的求職,的確要透過「獵才公司」機會才會比較大。 前陣子有位廠長級個案,就運用了獵才找廠長工作,薪資設在經理級起薪,並清楚說明自己的職涯規劃還有10年。 而這10年並非為了經濟所逼,而是為了自我實現與經驗傳承。

但也因為這樣,發現一些我們自己可以先去調整看看的部分,跟您分享。 職場前輩A (百貨零售業職護 — 陳盈秀):建議建立「賞罰分明的制度」,獎罰雙管齊下,獎就獎得心花怒放,罰就罰得乾脆利落。 下屬取得成績時,及時給予肯定,不吝惜表揚;下屬犯了錯誤,也要給予指正,並先檢討自己,是否教會了下屬正確的工作方法。 罰也只針對「事」,不涉及其他,畢竟罰的目的還是在於「治病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