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宮2025詳細懶人包!(持續更新)

由於早年先民來臺墾殖、定居時草萊初闢,蓽路藍縷,物質生活艱困。 目前仁和宮保存最久的碑文為清朝嘉慶二十年(乙亥,一八一五)所刻的。 位在桃園市大溪區的仁和宮是全臺第一間供奉開漳聖王的廟宇,由漳州先民來臺開墾時一同請來奉祀,是全臺開漳聖王祖廟的聖地。 明末清初年間,鄭成功率領漳州、泉州、粵州三地方人民來臺開墾,當時有一對來自漳州的陳氏兄弟,爲保佑來臺順利平安,隨將故鄉的第三尊開漳聖王請來臺灣。 最早兄弟二人是來到滬尾經商,直到康熙十二年,兄弟兩人受到三王公託夢,遷往大嵙崁溪上游最終的大渡頭,也就是現今的埔頂建廟。 仁和宮是二林地區重要的文化資產,創立於清乾隆年間,共經歷4次修建,第一次重修於清朝嘉慶20年、二度重修於日治時期大正14年、三度重修於民國50年、民國89年為第四度重修。

經過這次的考驗,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們這個團隊是合作的,而且看著大家這麼認真、這麼投入,連我都想認真起來。 仁和宮 有一句話說:「眾志成城。」,一點也沒錯,所以孤孤單單的一個人是無法完成一件大事的;還有一句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現在的科技發達,網路資訊流通迅速,相信我們一定能收集到跟我們這次的主題有關的訊息,再加上我們的訪問和查詢有關的書籍,一定能完成一篇可以把鄉土傳統藝術繼續傳承下去的網站。 仁和宮2025 明清時代所使用的幣制是銀兩或碎銀子,但沿海地區因為與外國的通商較頻繁,大部分都使用當時所謂的番銀。 除了建築體,正殿上題匾「慈恩浩蕩」,為清嘉慶20年(西元1816年)的古物,成為見證仁和宮歷史的重要信物。

仁和宮: 開潭烤玉米桃園美食 南崁烤玉米 中壢烤玉米 大溪美食

追溯起來,臺灣這片土地的主人是原住民,非原住民全都是外來者,而且是入侵者,若論原罪,移居臺灣的後裔,都虧欠原住民道歉和補償,可是我們只看到這些後裔以主人自居,所做所為只為自身權益,有利於己就叫正義,反之就要“轉型”,但最該喊出轉型、爭取正義的應該是原住民。 臺灣民主國雖稱獨立,仍奉清朝為宗主,並希望驅逐日軍之後,仍能回歸母國,這是因為當時的臺灣人不忘本,不忘來時路,不忘祖宗是誰。 除了鬥姥元君,「元辰殿」裡還安放了60甲子太歲星君,你犯的是什麼太歲,可以到他面前參拜。 仁和宮2025 太歲星君如同軍中值星班長,不知道是否因為這樣,殿上星君的名稱全是XX大將軍,但我比較好奇的是,有些星君造型實在很潮,很特別,不信你們看照片。

大溪仁和宮新任董監事名單分別為:董事長:藍勝民;副董事長:藍文川;董事:陳東永、李柏坊、蕭兆賢、黃崇騰、黃水生、王萬春、藍賢俊、蔡玉山、藍正銘、高國樹、簡繡菱、藍秋中、蕭清財。 2024總統大選各政黨如何佈局備受關注,臺灣民意基金會今(20)日公佈民調顯示,新北市長侯友宜力壓副總統賴清德、臺北市長柯文哲與桃園市長鄭文燦等人,是目前最有望當選2022年總統的人選。 民進黨前立委沈富雄從該份民調中列出五個值得特別注意的地方,他指出,除了賴清德的本命區臺南市外,侯友宜在各分項都領先,「很強!」;此外,他也點出賴清德的「救命之道」,認為是總統蔡英文要趕緊組一個下詔罪己的「懺悔內閣」。 到二林除了在市場喫美食以外,不妨來一旁的三級古蹟仁和宮看看,感受一下傳統建築之美,保佑旅程平安順利,千萬別忘了非常有個性的虎爺。

仁和宮: 二林仁和宮 臺閩地區三級古蹟揚公益

據傳前清年間某日,福建沿海水患,淹沒村莊,沖毀廟宇,神像隨潮污漂流至臺灣 ,周府將軍神像,尌是在廟址前方海邊拾獲,供奉於本鄉國聖村,宮名「仁和宮」。 民國六十四年,政府推行十大建設,核能二廠也是十大建設項目之一,而仁和宮適 於建廠範圍內,為建廠順冺急頇遷廟,經擲筊請示,願回野柳。 於是地方賮達人士等籌畫建廟奉祀,及賴各善信大德慷慨捐疏,共募得經費一千二百餘萬元,歷時數年始完成,並同時進廟安座。

  • 仁和宮位於彰化縣二林鎮,主祀天上聖母,不僅是當地的信仰中心,同時也因時代久遠被列入古蹟。
  • 已故民俗專家林衡道在《鯤島探源》內記載著:「二林鎮擁有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廟,就是坐落於西平裏儒林路一一九號的仁和宮。創建於康熙六十年(一七二一),供奉天上聖母,廟前是該鎮最熱鬧的街市。」不過有些學者反對這個說法,他們認為二林仁和宮的興建,以清朝乾隆初年較確切。
  • 來臺灣工作超過十年的菲律賓髮友「卡利托」,和女友即將步入禮堂,因為長達二十年落髮的問題,讓他沒有自信心,雖然用過很多的方法,…
  • 吳沙在1798年去世,臨終前吩咐家人要把自己葬回貢寮,也就是當年的大厝底、今天的澳埔。
  • 當二兄弟來到大嵙崁溪上游最終的大渡頭,也就是現今的埔頂,打算歇息之後繼續南下,啟程時卻無法移動神像,故擲杯請得神諭,三王公要在此地建廟奉祀。
  • 作為一個具有長久歷史的漁港,主掌海神職格的媽祖,在此地自然受到莫大崇敬。

民國三十五年地方人士數十人在宮內聚會,忽然中樑折斷,屋頂壓下,所幸無人受傷,而眾人遂同感廟宇須重修建,至於所用材料,乃由吳阿食代表向神前擲笅請示。 民國四年,仁和宮擬遷建現址,重建廟殿需大量木材,遍尋不得,正當一籌莫展時,當時有一艘日本輪船,正將拖運臺灣上等大檜木十八支往琉球,因途中風雲急變,木材被大浪沖散,飄流至澳底海岸邊。 媽祖靈威顯赫,消災解厄,庇佑兩族生活漸趨富裕,至清鹹豐四年,為感恩媽祖神恩護祐,即捐資獻地倡建仁和宮奉祀 媽祖。 民視新聞/林靜、鍾能銘、SNG 臺北報導北市立委補選參選人吳怡農,舉辦「強化消防救災能量」政見會,提出包括增補消防人力、汰換車輛老舊等政見,強調未來該由中央編列專案預算主導,只是他先前提出松場遷建的政策,被前國防部長馮世寬質疑,認為不應取消備戰場,吳怡農認為「改革本就不易,但政見絕對會充分跟中央協調討論」。 市府近年除興建「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推廣在地木藝文化外,也在大溪推動三大計畫,包括「大溪老街改造計畫」、「大嵙崁計畫」及「北橫國家風景區」,希望藉由此三大計畫帶動大溪的觀光及發展。 剛開始漳浦兄弟二人坐船來到滬尾經商,到了永曆二十七年,「三王公」託夢要二兄弟由水路坐船南下。

仁和宮: 建築特色 :

兄弟二人便邀請大溪的遠近人士及原住民共同觀賞神跡,並誠邀大家出錢出力一起搭建茅屋,作爲奉祀開漳聖王的棲息之地。 位於桃園大溪的仁和宮,所供奉的主神是漳州先民來臺開墾時帶來的漳浦廟的第三尊開漳聖王金身,這尊開漳聖王人們又尊稱為「三王公」。 所立,碑文提到:「二林有聖母宮,由來舊矣。……年月既久,廟貌剝落。歲丁卯,耆老士紳共謀改作,仍其舊之方而擴之,益以後楹為三進……」有關創建的論述僅以「由來舊矣」帶過,推敲廟宇之所以需重修勢必經過一段時間,由此可見仁和宮的創建年代至晚不會超過乾隆年間,這點是無庸置疑的。 年)因國聖地區興建核能二廠,於是必須遷移,鄰近各村裏均表達願意供奉周倉將軍之意願,為求公平,由當時萬裏鄉長以擲笅向周倉將軍請示,最後仍諭示回原上岸之野柳奉祀,於是便在當初發現神像的地點附近興建廟宇,民國七十二年建廟竣工完成後,亦承襲原宮名為「仁和宮」。 鄭文燦說明,市府在大漢溪流域推動的「大嵙崁專案計劃」,除完成「打造悠活騎樂休閒園區景觀工程」、「大嵙崁親水園區景觀工程」外,也在「中莊景觀土丘」舉辦桃園國際風箏節等。

仁和宮: 大溪仁和宮天公爐遭撞換新 保險公司:第一次見到這種理賠

民視新聞/蕭宇珊、黃柏榕 臺北報導騙被害人到旅館,拘禁毆打討債! 林姓犯嫌以慶生名義,把被害人騙到旅館囚禁、毆打,搶走手機和現金2075元,被害人全身傷,逃到附近超商求救,警方到場時嫌犯已經逃跑,後續追查到5名暴力討債成員,其中1名女嫌犯,已經懷孕8個多月,他們說被害人欠10萬元沒還,但被害人表示,只欠3萬元,早就還清了。 大溪近年發展迅速,其中「埔頂重劃區」人口不斷移入,生活圈逐漸成形。 市府近年積極向中央爭取經費,推動「國道3號銜接臺66線增設系統交流道工程」、「國道3號增設桃園八德交流道工程(大鶯豐德交流道)」等。

仁和宮: 冬至喫湯圓 西螺老店推出麻油燒酒雞、燒松阪豬新口味

周倉將軍理應陪祀於關聖帝君(關羽)身旁,為何成為奉祀為主神? 相傳是光緒十八年(1892年)有周倉將軍神像(該神像尊稱為老爺)漂流至野柳海岸石洞,為村民發現,遂被迎往八斗坑內(今核二廠後方山區)建「仁和宮」(今稱國聖仁和宮)奉祀,神威顯赫,「老爺」之名遠播,基隆、萬裏、金山一帶家喻戶曉,信眾亦不遠千里跋山涉水前來祈求膜拜。 新北市今於北大高中舉辦111學年度「全球公民培力-學生國際倡議行動初賽」活動,逾200位高中職師生組隊參加,針對剩食再造、減塑行動… 活動一開始由小狀元向仁和宮天上聖母參拜,接著走過「誕生門、教育門、智慧門」三道門,再來是小狀元加冠、開筆禮及開智慧禮等儀式。 為祈求天上聖母為孩子們開啟智慧,透過開筆禮,讓小狀元在未來求學的道路上能更加順遂,今年有近百位國小一、二年級的學生參加活動。

仁和宮: 臺灣宗教文化地圖

日治時期,日本政府採取「工業日本,農業臺灣」的政策,大力經營臺灣的製糖產業,卻也設下許多規範,規例如定蔗農只能將甘蔗販售給規定的糖廠,壓榨蔗農的血汗。 再加上1920年代開始的「米糖相剋」,更加壓榨了蔗農的生存空間,臺灣民間因而有了「第一憨,種甘蔗乎會社磅」的諺語。 翌日,大溪仁和宮於2021年元旦舉行第10屆董監事就職,鄭市長亦親自到場頒贈董監事聘書,連續兩天蒞臨仁和宮,董監事們倍感榮耀之際,笑稱鄭市長在24小時內,連續兩年蒞臨仁和宮,期開漳聖王庇佑大家平安,疫情早日退散,臺灣未來發展越來越好。

仁和宮: 桃園區  中壢區  蘆竹區  龜山區  八德區  大溪區  龍潭區  平鎮區  楊梅區

而在關羽離開曹營,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尋找劉備之時,周倉得知關公路過,經裴元紹的介紹而結識,從此隨同關公徵戰,終其一生。 在關羽鎮守荊州,使用水計大敗魏軍時,周倉與曹魏名將龐德在水中激鬥,最終龐德因不識水性而敗於周倉之手。 仁和宮 紐約市時報廣場跨年夜活動,每年主辦方與美中友好協會合作,邀請一個中國城市參加演出、展現城市文化;今年的慶典繼續以中國文化… 阿根廷球王梅西(Lionel Messi)抱著大力神盃,接受民眾歡呼回到阿根廷了!

仁和宮: 臺北水源三通 新北市都委會審議通過

正殿金爐前方設有一頭財牛,象徵「牛轉錢坤」,而信眾們相信財牛肚裡有財,認為「有摸有進財」因此將財牛摸得黑亮。 正殿空間莊嚴肅穆,神龕兩旁有一對木製對聯,係以仁和宮的廟名為冠首的聯句,其上書「仁同坤元資生捨宏光大、和本乾道變化保合利貞」,為清嘉慶20年(西元1815年)重修時的文物。 廟方也有參加彰化縣媽祖聯合遶境祈福活動,2017年輪到主辦,在10月15日起駕,遶境芳苑普天宮、王功福海宮、鹿港臺灣護聖宮、伸港福安宮、彰化南瑤宮、彰化玉皇宮、芬園寶藏寺、員林福寧宮、社頭枋橋頭天門宮、田中乾德宮、北斗奠安宮、與埤頭合興宮,直到21日回到二林仁和宮。 不論歷史的話,鹽寮的沙灘沙質可塑性高,面積又是東北角幅員最寬廣的地方,被譽為臺灣第一的沙灘,也被世界沙灘協會認定是臺灣最適合玩沙的沙灘,舉辦過多次國際性沙雕競賽。 祖籍福建漳州的陳應彬,是清朝光緒年間的臺灣木匠大師,承繼漳派的大木作技術,人尊「彬司(師)」,在臺灣寺廟建築發展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仁和宮 前文寫了澳底「祕境」,但澳底值得前往參觀的還不止海岸景觀,澳底的媽祖廟–「仁和宮」,就地理位置上來說,是臺灣本島最東邊的天后宮,建於清道光初年,至今已超過150年歷史,已被列為古蹟。

登錄種類:寺廟詳細登錄資料二林仁和宮,是位於臺灣彰化縣二林鎮西平裏的媽祖廟,列為三級古蹟,亦是臺灣農民運動二林事件發生地之一。 我們到達目的地─二林鎮仁和宮,忽然發現有一些人不知跑到哪去了? 我們首先是拜訪「新和興歌劇團」的後臺,設備看起來有點簡陋,地板只是用幾塊木板搭建的;他們都是現場化妝的,把行李相當桌子,坐在地板上,真是有點克難啊!

澳底是當年福建漳浦人吳沙來臺後,乘船前往宜蘭開拓的啟航處,他的墳墓就在石碇溪邊的面海處,在仁和宮旁有指示牌,可順著指標往海邊方向走,大約二百多公尺即可抵達,墓園十分幽雅,碑上刻有『開蘭吳沙』的字樣。 二林仁和宮最初建立於什麼年代已不可考,有清康熙六十年、乾隆元年、乾隆年間等數種說法,而目前仁和宮所存最早的碑文記載,嘉慶十二年歲丁卯,因仁和宮建物老舊,地方耆老在商議後集資重修,最後在嘉慶二十年完工。 經過該次修建之後,成就仁和宮現在的規模,媽祖神威顯赫,二林區之民得受庇蔭,四方之眾,鹹來朝拜;香火鼎盛,歷百年而不衰。 至日治時代大正十三年,仁和宮因長年受風霜,雨露的摧擊,浸潤;加上二林街肆日漸繁榮、樓房林立而顯得侷迫老舊不堪。 經二林莊長林炳爐等人向當局請願獲準,又向二林區信士勸募修建經費,而於大正十三年(甲子,一九二四)八月動工修建,次年六月竣工。 從當年的捐款碑文看來,捐獻者遍及二林區內各個街、莊;可看出仁和宮在當時仍是二林區的信仰中心。

仁和宮: 臺灣熱門目的地

廟內中殿增建耳門,天井展長,廟外左右各留餘地四尺作通巷,因而廟貌於聿新且較前寬敞。 1925年9月,二林蔗農組合在此廟廣場舉行農民大會,提出收割前公佈甘蔗收購價格等條件。 2004年教育部同意將此事件列入歷史教材後,次年10月22日,地方豎立二林蔗農事件紀念碑,由此廟開始接力護送,抵達抗爭發生地點——洪柑崙蔗埕,共500多人參加。 因年久失修,仁和宮前殿、後殿多處破損嚴重,在鎮公所及管理委員會爭取下,文獻會等單位撥下新臺幣六千萬元,原預定1999年9月發包翻修,卻恰好遇到九二一地震,造成多處樑柱毀損嚴、多尊百年歷史的陶土裝飾品斷裂,前殿、後殿多處屋脊崩塌。 同年10月8日,彰化縣政府民政課禮俗文獻課勘查後表示,目前災區的重建優先,原預定的六千萬元廟宇翻修費用將先凍結,除非有立即危險如樑柱等會先行搶修。

日治時期末年,遭逢戰亂及統治者的更易,二林仁和宮處在紛擾的時代與環境下,管理工作荒怠,廟貌衰舊。 在重修委員的努力及信徒的鼎力支援下,修護工作於當年十二月底圓滿完成。 廟內聯匾楹柱,亦獲得當代多位名師,聞人手筆,為仁和宮添加不少光彩。 兄弟二人來到埔頂莊的時候,該處還只是一片蘆竹林,後來開墾者日眾,人們都會來仁和宮拜拜,隨著信眾日益增多,原本的茅屋已不敷使用,仁和宮於康熙二十六年及五十年擴建;乾隆四十年重建並加修龍柱石堵,於鹹豐五年及民國16年重建,仁和宮創廟歷史久遠,但古蹟整修得光彩亮麗,未見有老態龍鍾之感覺。 後來開墾者日眾,稱本廟為粟仔園埔頂三王公廟,後來神威顯赫,有求必應,於康熙二十六年及五十年擴建;乾隆四十年(西元1775年)重建,加龍柱石堵,於鹹豐五年(西元1855年)及民國16年重建,仁和宮創廟歷史久遠,但古蹟整修得光彩亮麗,未見有老態龍鍾之感覺。 仁和宮2025 明末清初年間,延平郡王鄭成功率領漳州、泉州、粵州三地方人民來臺開墾,隨後有漳州人二兄弟,以其故鄉漳浦廟中所尊奉之開漳聖王,將廟中第三尊開漳聖王金身及香爐奉請在船上,來臺後在滬尾(現淡水)經商謀生;因在故鄉廟中所請之第三尊金身,故開漳聖王又稱”三王公”。

義工為感念寄宿家庭,會幫忙清理家務工作,並參與仁和宮三大獻禮的宗教體驗,也舉辦歡樂晚會來回饋鄉民;此外仁和宮亦配合二林鎮公所,發放急難救助金、清寒獎助學金,協助民眾、學子解決困難。 澳底地方的仁和宮,為最接近臺灣東北部的天后宮,亦是澳底這塊地區人民的主要信仰中心,其歷史可追溯至清代道光年間。 仁和宮位於彰化縣二林鎮,主祀天上聖母,不僅是當地的信仰中心,同時也因時代久遠被列入古蹟。 二林媽不僅是地方的守護神,也見證了日治時期發生的「二林事件」。

仁和宮: 廟宇簡介

1.仁和宮所在的二林鎮,因早期商業鼎盛,空間有限,人和宮主體建築兩側亦受到空間限制,所以採縱深發展,整體格局較為狹長,屬於街屋式廟宇。 1999年嘉義地震,又造成時不少壁磚大量脫落,壁上裂痕加大。 次年2月,縣府公開上網招標發包,由慶霖營造公司以二千五百六十萬元得標。 3月29日下午,縣府在仁和宮舉辦說明會,提出在儒林路設臨時行宮構想,結果被商家擔心影響儒林路一帶商家營業,到場表達遷移臨時行宮意見後,集體離席抵制修繕說明會。 希望這次非典型的市長選舉風潮,可以讓臺灣逐漸擺脫藍綠惡鬥統獨對決的假議題。 不再有清朝閩粵移民的後代,說中文寫漢字喫糉子過中秋節的人卻認為自己不是中國人。

二人結為至交後,當時的趙知縣於乾隆31年(1766)賜「齒德可風」匾陳家懸掛,意指其「德高望重」之意,自此當地便稱陳宅為「德高厝」,之後下灣莊演變為「德高厝莊」。 直到道光年間,德高厝的由來原意可能已被遺忘,加上當時村莊周圍均種植刺竹,所以就將「德高厝」逐漸寫成臺語的諧音「竹高厝」。 之後於日據大正八年(1919),臺南市地方行政區域大幅調整,仁和裏將被裁撤,里民為避免沿用200多年的仁和裏被遺忘,遂將原里名冠在廟名之上,上帝廟改名為「仁和宮上帝廟」。

未來大溪將有2處交流道(大溪交流道、大鶯豐德交流道)連接北二高,除能有效紓解車流外,橋下空間亦可用於增設休閒設施等。 因為熱愛拍照,選擇利用簡潔的版面及圖文紀錄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希望能藉由淺顯易懂的文字記錄生活,而自由行最棒的就是看著規劃的行程一步步實現,其中的小意外更是最美好的回憶。 建築為三殿兩院式,大門兩旁有雕刻精巧的窗飾,三川殿為單簷歇山式,正殿與後殿皆屬單脊硬山式、天井兩側是捲棚式迴廊,兩側屋簷以斗拱使山牆伸出支撐。 正殿上題匾「慈恩浩蕩」為嘉慶二十年(1815年)古物,此外文字楹聯、匾額,不少出自名人雅士手筆,如于右任、黃朝琴等。 以目前臺灣社會來看, 這真是臺灣人最大的希望,可說是臺灣人的心聲。

鄭文燦提到,市府近年更積極提升埔頂地區生活品質,如改造大溪埔頂公園為親子公園,未來也將興建圖書館等設施,針對軍方釋出的埔頂營區土地,將予以活化,預計規劃為轉運站、住宅區等,希望讓大溪成為更好的生活圈。 包括立法委員趙正宇、市議員議員李柏坊、市府地稅局長姚世昌、資科局長餘宛如、民政局主祕呂宜臻、大溪區長陳聖義、大溪仁和宮董事長藍勝民、副董事長藍文川、臺灣開漳聖王廟團發展協會理事長王榮華、大嵙崁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李世明等均一同出席活動。 位於二林鎮市區內的仁和宮,奉祀主神為天上聖母,是二林地區歷史最悠久的媽祖廟。 已故民俗專家林衡道在《鯤島探源》內記載著:「二林鎮擁有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廟,就是坐落於西平裏儒林路一一九號的仁和宮。創建於康熙六十年(一七二一),供奉天上聖母,廟前是該鎮最熱鬧的街市。」不過有些學者反對這個說法,他們認為二林仁和宮的興建,以清朝乾隆初年較確切。

郭明俊說,唐朝將領陳元光因平定閩粵三十六寨,建堡屯兵,安定邊陲,過世後被尊稱為開漳聖王,景福宮供奉的開漳聖王,是陳家後代子孫從福建漳州遷臺後在家祠供奉的,後來才開放民眾膜拜,對於桃園縣誌記載有誤,廟方也曾去函要求更正。 仁和宮2025 位於新北市萬裏區野柳村坑內11號的仁和宮,主祀周府將軍,即三國蜀漢名將周倉將軍,通常周倉將軍都為關聖帝君的脅侍神,與關平將軍伴其左右,而仁和宮是臺灣罕見以周倉為主神的廟宇。 臺中永豐棧酒店因經營權爭議,宣佈本月16日起停業一年,無法繼續提供餐飲、會議場地或住宿服務。 仁和宮 對此,臺中市政府法制局提醒,消費者如有向業者預付費用訂購餐飲、會議場地或住宿,請儘速以電話或LINE向業者申… 即時中心/顏一軒報導鴻海集團暨永齡基金會創辦人郭臺銘昨(19)日出席臺大癌醫中心分院4週年院慶時,透露購買BNT疫苗過程艱辛,盼望能讓97歲的老母親,打到第4劑BNT疫苗。

仁和宮: 新聞雲APP週週躺著抽

作為一個具有長久歷史的漁港,主掌海神職格的媽祖,在此地自然受到莫大崇敬。 坐擁大廟埕的小型廟宇,旁邊開著食店、獎券行,甚至還有間稱得上大型的便利超商。 周倉在正史中並沒有列傳,但在《三國演義》中,周倉為關羽身邊的副將,「鐵鬚銀齒,黑邱朱脣」的形象頗為鮮明。 據《三國演義》所述,周倉是關西人,兩臂有千斤之力,虯髯虎背,容貌雄偉。

仁和宮: 地方熱門新聞

仁和宮為當地重要的信仰中心,是全臺首座主祀開漳聖王的廟宇,建廟迄今已有300多年歷史,廟前安放的天公爐由黃銅所製,材質不耐風吹雨淋,開爐7年來早已氧化變色、不新不舊,廟方4年前曾萌生換爐的想法,卻因所費不貲打退堂鼓,沒想到去年的一場意外,讓換爐重現新契機。 彰化縣二林仁和宮是彰化縣內十分古老的媽祖廟之一,同時也是縣定古蹟,20日舉行小狀元開筆禮暨績優宗教團體贈匾活動,縣長魏明谷為小狀元們加冠及點硃砂,並致贈「護國佑民」匾額給多年連續榮獲績優宗教團體的二林仁和宮,由主委彭順週代表接受。 臺灣的開漳聖王金身是隨漳州兄弟二人先是來到滬尾經商,直到康熙癸丑年,兄弟二人一同夢到三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