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30系列2025詳解!(持續更新)

耕升GeForce RTX 30星極系列,作爲耕升旗下的全新系列。 主要針對電商平臺,主打時尚特殊外觀造型設計,搭配特殊工藝外殼,再結合紮實用料。 這樣看的話,5nm 的 RTX 40 系列顯卡上市之後,RTX 30 系列顯卡也不會像之前那樣停產清倉,兩代顯卡會同時存在市場上。 而且預計 RTX 40 nvidia30系列2025 系列顯卡應該會很貴,30 系列還是繼續供應且不降價,等等黨還得繼續等! 2022年5月12日消息,英偉達宣佈從 R515 版驅動程序開始將以開源的形式發佈其 Linux GPU 內核驅動,此開源還將具有 GPL 和 MIT 雙重許可證。

GeForce RTX 3080:建議售價自 $699 美元起的 RTX 3080 是終極的遊戲 GPU,較 RTX 2080 快上高達 2 倍。 RTX 3080 搭配 19Gps 的 10GB 全新高速 GDDR6X 記憶體,可以為 4K 解析度的遊戲持續提供 60 FPS 的遊戲畫面。 以NVIDIA官方的說法,DLSS能帶來比原生解析度更好的視覺體驗,舉例來說,繪製1080p畫面透過DLSS升頻至4K的效果,會比直接繪製4K好。

nvidia30系列: 第三代 Max-Q 技術提供最佳的功耗與效能

這些變化,讓我們有空間能從 PCB 中削減大型風扇的尺寸,並為採用冷卻解決方案的雙軸承風扇提供大量通氣空間。 Resizable BAR 是一項進階 PCI Express 功能,能讓 CPU 即刻使用整個 GPU nvidia30系列2025 畫面緩衝,進而改善許多遊戲的效能。 NVIDIA Broadcast 應用程式透過雜音消除和虛擬背景等強大的人工智慧效果,讓任何空間搖身一變成為居家工作室,將直播、語音聊天和視訊會議通話提升至全新境界。 耕升GeForce RTX 3080追風10GB顯卡,秉承追風一貫的設計理念,仍然採用追風流線型風格與紅黑配色。

另外,所有的熱門直播應用都已經過專屬優化,隨時爲您的觀衆提供更爲優質的視聽體驗。 藉助 GeForce RTX 30 系列 GPU,將你的創意項目提升至全新水平。 在出色創意應用中體驗 AI 加速,並藉助 NVIDIA Studio 平臺提供的專用驅動和獨家工具優化你的創意工作流。 無論是渲染複雜的 3D 場景、編輯高清視頻,還是無縫連接 NVIDIA Omniverse™ 並與之協作,GeForce RTX GPU 均能通過強大性能滿足你的創作需求。

nvidia30系列: 顯卡發售 nvidia30系列

3 – 基於配置英特爾酷睿 i K 處理器的 PC 所提出的要求。 藉助 NVIDIA Ampere 架構,創作者筆電的渲染速度不僅較前一代 GPU 快 2 倍,更比 CPU 的渲染速度快 30 倍。 影片編輯者能直接處理 8K RAW 格式的影片,運用 AI 簡化作業流程,編碼輸出時間更能縮短 75%。 藝術創作者可運用高達 16GB 的繪圖記憶體,同時處理大檔案或運行多個程式。

  • 3070Ti GA102是新出的版本,基本無礦,性價比其實一般,而且功耗大幅增加,性能卻和舊款3070Ti一樣,但是同價位沒有更好的選擇了,可以買。
  • 採用 NVIDIA RTX GPU 上強大的人工智慧與 Tensor 核心,透過雜音消除、虛擬背景和自動取景等功能,提升語音和影片通訊效能。
  • 光線追蹤方面,NVIDIA 為安培世代顯示卡換上了第二代 RT Core 硬體運算單元,透過硬體反覆迭代的方式取代多次軟體運算,藉以提升執行效率。
  • 而在開啓其低延遲模式後,可以讓CPU與顯卡同步,大幅度減少渲染序列,從而降低渲染延遲。
  • 爲了保證合理溢價,Colette Kress表示NVIDIA將繼續使用30系作抬高售價的手段,並且該手段將持續使用。

RTX I/O 即是 DirectStorage 的實作,讓 GPU 直接讀取儲存在 SSD 中的資料,然後於顯示卡上進行解壓縮。 若使用 HDD 搭配無壓縮資料,遊戲讀取時間將長達62.13秒;若改為 NVMe SSD 搭配壓縮資料,讀取時間為5.25秒;但當 NVMe、壓縮資料加上 RTX I/O ,載入遊戲最短僅需1.62秒。 即便是8K遊戲環境,效能最強悍的 RTX 3090仍可以於原生解析度下達到60FPS 水準,若遊戲較喫效能則開啟 DLSS 後也能達標。 RTX 30系列的重點為4K遊戲體驗,從 CUDA、RT Core 到 Tensor Core 全面進化,而且不只是一次純粹的堆料如此簡單。 顯示記憶體選用上,NVIDIA 考量成本因素,RTX 30系列並未採用 HBM 記憶體,分別於 RTX 3070搭載 GDDR6、RTX 3080與 RTX 3090搭載 GDDR6X。

nvidia30系列: 第 2 代光線追蹤核心與第 3 代 Tensor 核心

NVIDIA Quadro Plex是業內第一個專屬視覺運算系統(VCS)。 2022年8月,NVIDIA發佈NVIDIA Omniverse Avatar Cloud Engine 。 這套雲原生 AI 模型和服務能夠讓用戶更輕鬆地構建和自定義栩栩如生的虛擬助手和數字人。 通過將這些模型和服務遷移到雲端,ACE 使任何規模的企業都能夠立即獲得創建並部署助手和虛擬形象所需的大規模算力。 這些助手和虛擬形象能夠理解多種語言、響應語音提示、與環境互動並提供智能建議。

nvidia30系列: NVIDIA 宣佈推出 GeForce RTX 30 系列 GPU 有史以來最大的世代躍進

WhisperMode 2.0是一種更爲複雜的系統級控制器,可在用戶選擇的噪音級別內實現最大化性能。 利用AI驅動的算法可動態管理CPU功率,GPU功率,系統溫度和系統風扇速度,以在選定的噪音級別上提供最佳體驗。 將不同類型的計算交給不同的單元去處理是從NVIDIA Volta架構就開始採納的一種理念,當時引入的Tensor Core分流了很多AI相關的運算,而在其後引入的RT Core又將實時光線追蹤相關的計算給分流了。

nvidia30系列: 獲得 NVIDIA GeForce 最新資訊。

舉例來說,繪製1080P的遊戲畫面並透過 DLSS 升頻至4K、8K,其效果會比直接繪製4K、8K來得更好,系統資源佔用更大幅下降。 光線追蹤方面,NVIDIA 為安培世代顯示卡換上了第二代 RT Core 硬體運算單元,透過硬體反覆迭代的方式取代多次軟體運算,藉以提升執行效率。 許多即將到來的新遊戲,例如《Cyberpunk 2077》既是開放世界架構,又是畫面超級絢麗的大作,自然更需玩家透過更強的硬體,享受4K畫質帶來的沉浸式體驗。 RT核心的光線追蹤功能在模擬反射、折射和陰影的操作上可以取代傳統立方體貼圖和深度貼圖的光柵技術。 從光線追蹤運算得到的信息可以增強陰影使畫面更加逼真,尤其是可以將發生於屏幕畫面以外的動作通過陰影和光線反射渲染到畫面之中。 注意:以上規格爲該 GPU 納入 NVIDIA nvidia30系列2025 Founders Edition 或參考顯卡設計的規格。

nvidia30系列: GeForce RTX 30 系列創作者筆電

該系統採用 NVIDIA Ada Lovelace GPU 架構和新升級的網絡技術,具有實時圖形、AI 和數字孿生性能。 NVIDIA已經開發出了五大產品系列,以滿足特定細分市場需求,包括:GeForce、Tegra、ION、Quadro、Tesla。 公司不斷爲視覺計算樹立全新標準,其令人歎爲觀止的交互式圖形產品可廣泛用於從平板電腦和便攜式媒體播放器到筆記本與工作站等各種設備之上。

nvidia30系列: 英偉達顯卡算力查詢–A5000、RTX30系列以及GTX

儘管Nvidia曾經一度在基於AMD平臺的芯片組市場上呼風喚雨,但是AMD巨資收購ATI後,其芯片組產品和業務迅速崛起,特別是在推出牢牢控制在AMD自己手中的交火技術CrossFire之後,NVIDIA的芯片組產品在AMD平臺上便日漸式微。 作爲一家無芯片IC半導體設計公司,NVIDIA有自己的實驗室研發芯片,但將芯片製造工序分包給其他廠商。 以往,NVIDIA從其他廠商,例如 IBM,意法半導體,臺積電(NVIDIA最重要的代工合作伙伴)和聯華電子獲得硅芯片生產能力。 芯片的供應鏈需涉及數間第三廠:薄片製造廠,test-house測試核心並根據效能將之分類,和將芯片封裝的廠商。 依據存貨清單,NVIDIA必須提早數月訂購芯片,並將之存儲起來等待使用。

nvidia30系列: 光線追蹤核心倍增

配備與 RTX nvidia30系列2025 3090 相同的 24GB GDDR6X 記憶體,傳輸速度則是由 19.5Gbps 提升至 21Gbps,提高約 7%。 為了在光柵化和光線追蹤遊戲中進一步加速效能,我們推出了 NVIDIA DLSS,這是一種由稱為 Tensor 核心的專用人工智慧處理器所組成的深度學習神經網路,能大幅提升畫面播放速率,並同時維持清晰的影像品質。 光線追蹤核心讓 NVIDIA 得以實現即時遊戲光線追蹤技術,這個 GPU 專用處理核心乃專為克服效能密集光線追蹤工作負載而設計。

RTX 3070、RTX 3080在命名上分別取代 RTX 2070跟 RTX 2080,前後代產品官方定價相同,但 NVIDIA 卻追加了過去沒有的 RTX 3090產品線,並沒有對應的前代產品能夠參考。 NVIDIA 公版卡雙風扇一吸一排的設計,雖然看起來相當聰明,但卻非常強調使用者電腦主機內部空氣的流通,事實上也僅適合一般的機殼構造,對於喜歡小主機的消費者來說相當不利。 NVIDIA 在產品正式公開前,就詳細介紹過12-Pin 電源插座的設計理念,主要目的是為了減少顯示卡 PCB 遭到佔用的面積。 考量到過往的8-Pin 電源接頭,會佔據顯示卡 PCB nvidia30系列 過多的空間,NVIDIA 於是在公版卡上推出了全新的12-Pin 接頭。 以 RTX 3080、RTX 3090來說,公版卡所安排電源插座的位置非常有趣,斜向內嵌於顯示卡的正中心,其佔用體積的確非常小。

在Tensor Core運算單元部分,雖然每個SM分配的數量降為一半,但因每個單元的運算能力加倍,以及SM總數提升,因此運算效能還是有所成長。 在不使用動態模糊的情況下,光線追蹤僅需計算光源是否「碰觸」到單一指定多邊型,而在啟用動態模糊後,就需額外加入時間因素,計算是否會碰觸到多個多邊型。 在負擔AI方面運算的Tensor Core部分,雖然每個SM中Tensor Core的數量降為一半,但受益於能進行的FMA運算加倍與SM總數提升等因素,整體運算效能還是有所成長。 GeForce RTX 30系列想當然爾一定會比GeForce RTX 20系列更加龐大,具有更多運算單元。 若以GeForce RTX 3080與GeForce RTX 2080 Super進行比較,可以發現它的SM從48增加到68組,並將資料寬度增加2倍,每個時脈週期可以進行128次FMA(乘積累加)運算,CUDA核心數更是從3072飆漲至8704個,成長幅度相當可觀。 根據官方提供的數據,在350W的功耗條件下,GeForce RTX 3090的溫度比TITAN RTX低攝氏20度,噪音也少了20dBA(加權濾波分貝值)。

nvidia30系列: 全新12-Pin電源介面

WhisperMode 2.0可將遊戲筆記本電腦的噪音控制提升至新的高度。 WhisperMode經過徹底的重新設計,並從系統層級定製化的構建到筆記本電腦中,但並不是所有搭載RTX 30系列GPU的筆記本都會配備此功能,決定權在廠商手上。 在選擇自己想要的噪音級別後,WhisperMode 2.0 的AI驅動算法便可通過管理 CPU、GPU、系統溫度和風扇轉速,在爲您提供良好的噪音表現的同時,依然保持卓越的性能。 而NVIDIA這個Dynamic Boost 2.0技術,就會根據不同遊戲不同場景的性能需求,結合AI技術分析遊戲運行情況,自動調節GPU和CPU的功耗分配、GPU與GPU顯存的功耗,以發揮出各自最大的運行效率,官方宣稱最高可以帶來16%的性能提升。 第三代Tensor Core除了在效能方面有提升之外,還對稀疏矩陣運算提供了支持,詳細的介紹可以看我們之前對計算卡方向的NVIDIA Ampere架構的解析:《NVIDIA新一代Ampere架構簡單解讀:一次有改良有革命的架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