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m390 adventure評價2025詳解!內含ktm390 adventure評價絕密資料

坐着和站着之間的轉換有時會因踩踏踏板而試圖返回牽引時打入騎手時中斷。 除此之外,KTM 390 Adventure不會妨礙車手的前進,您會感覺自己在控制摩托車,而不是在較勁。 哦,說到站立,腳踏板(帶有可移動的橡膠內襯)是出色的平臺。 車架,按照KTM的慣例,390帶有鋼格架和副車架,以及花格搖臂。 ktm390 adventure評價2025 所有這些共同作用使390 Adventure具有良好的操控感,同時又減輕了重量。

390 ADVENTURE作為一臺冒險車款,除了要具備一定的通勤、越野能力之外,筆者認為更重要的是「公路長途騎乘的舒適度」,這次試乘我們特意挑選陽明山、北海岸到基隆的試乘路線,要來好好體驗一下390 ADVENTURE究竟是不是一臺合格的ADVENTURE。 Adventure的後照鏡仍然採用同樣的造型,但新增了小風鏡,也新增加了後扶手。 由於和390 DUKE採用同一顆引擎,動力當然也不用多說,還是一樣強而有力、不拖泥帶水。 而且390 Adventure的43mm WP倒叉有阻尼/預載可調功能,後避震器也同樣是可調的設計,規格可以說是有感升級。

ktm390 adventure評價: 【GIVI】KTM 390 ADVENTURE (20- 專用後箱架 臺灣總代理 SR7711

雖然沒有IMU慣性力感應儀,但390 ADV仍然有為爛路而設的off-road ABS和Cornering ABS功能。 除了有時速表、轉速表這些基本配備以外,還可以在儀錶板上確認ABS、循跡控制的等電子控制系統的設定。 甚至還可以另外裝上「KTM MY RIDE」直接將智慧型手機連接到儀錶板上,騎士就可以直接透過把手旁的開關接聽電話或者是播放音樂。

藉著電子油門的配備進行延伸,KTM 也終於將騎乘模式下放,帶來 Street 街道和 ktm390 adventure評價 Offroad 越野的選擇,循跡系統也同時增加標準和 Offroad 模式,在礫石或其它非鋪裝的破碎路面上都能更為安定好騎。 KTM也在390 ADVENTURE上給消費者滿載的電控、舒適配備,凡舉滑動離合器、MTC循跡控制系統、ABS(具有彎道ABS功能。另提供越野模式可關閉後輪 降低前輪的ABS介入),這次KTM透過特殊的3D感應器,來偵測車輛數據提供電控配備讀取偵測。 5吋TFT全綵儀錶具備手機藍芽連線功能(可投射導航),而且國外列為選配的KTM Quickshifter+進退快排(價值7,800元)直接標配給臺灣消費者,大幅提升390 ADVENTURE在臺販售的競爭力。 雖然筆者只在類似林道的沙地區段試騎了一下,但這臺車的越野性能也不同凡響。

ktm390 adventure評價: 購買動機、用途、比較車款

此外,車架的剛度和前後懸架的設置都具有一定的越野能力,即使遇到較深的溝壑,也可以放心地飛躍,前避震行程爲170mm,後避震行程爲177mm,這對於飛坡這種動作來說是足夠的,因爲這臺車並不全部地致力於越野。 ktm390 adventure評價2025 當騎上390 ADV時,你會感覺車身具有不錯的尺寸,由於車輛的重量不太重(約重160公斤),因此給人非常輕巧的感受,儘管因爲身高原因,雙腳都是腳趾着地,但仍能牢牢抓住地面,因此在支撐車身方面沒有任何焦慮。 就大小而言,駕乘視線較高正視良好,當然,它不如大排量冒險車型大,精緻的尺寸實際上更能吸引身材嬌小的騎士。 DUKE同款的鋼格架與橙色搭,前後輪轂並沒有使用了明亮的橙色,相反ADVENTURE在顏色的選擇上變的更黑了,前19英寸和後17英寸鋁鑄車輪更適合崎嶇不平的路面,延伸到油箱的長座椅和延伸到後部的擋泥板,也充分考慮到長途騎行的實用性。 六速波箱配PASC慳力滑式離合器,5吋TFT全綵顯示屏、KTM My Ride智能電話連接功能、頭尾全LED燈組,都是選購2020新車的優點。

  • 在兜風旅行方面,這臺車的優點只有不太需要操作離合器而已。
  • 雖然第一點將KTM 390 DUKE形容的如同野獸一般,但許多車主仍認為390 DUKE在通勤、長途騎乘上是舒適穩定的。
  • 車架並未改變、連帶懸吊系統也是依舊,390 Adventure 除了延續多功能車款非常舒適的姿勢外,這次最重要的升級項目便是電控系統的強化!
  • 一開始因為這臺車的前輪是19吋,而且還是使用一般鑄造輪框的緣故,所以筆者對它的騎乘性能並沒有抱持著太大期待。

搭載的發動機與390 DUKE基本相同,373.2cc排量的短行程,具有電子控制節氣門的DOHC水冷4氣門單缸發動機,能在9,000rpm下可提供最大43ps的輸出。 先進的技術已引入各種電子控制系統,包括根據車輛情況精確控制的牽引力控制,並且制動系統中還安裝了轉彎ABS,也可以關閉ABS進行越野駕駛,此外,增強了與智能手機的連接功能。 ABS除了上一代具備的「彎道輔助」與「可自由開關」二大功能外,也新增了越野模式,讓騎士在何種道路狀況下都能安全地享受車輛的性能。 但是多功能車免不了會面臨座高問題,特別是臺灣騎士相當重視座高的情形下,390 ADVENTURE的座高為855mm,比起大哥790 ADVENTURE的更高上5mm(850mm VS ktm390 adventure評價2025 …

ktm390 adventure評價: 試乘報告

如果需要更專業的越野性能,KTM Power Parts有提供彈性更好的鋼線鈴。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另外離心式離合器的特性,也讓390 ADVENTURE在停車狀態下沒辦法依靠“入檔”形成「手煞車」的效果,在斜坡停車時必須特別注意;此外在陡坡下降時,也必須先轉油門、提升轉速讓離合器咬合,纔能有「檔煞」的效果出現。 的價格在黃牌市場掀起新的討論熱潮,先前我們已經體驗過390 ADVENTURE在林道中的能耐,這次則要來看看390 ADVENTURE在on-Road的公路上,能否和off-Road一樣出色。

ktm390 adventure評價: QRcode車輛自助登檢 系統櫃檯上線2022-12-30

就拿最直觀的座高來說好了,390 DUKE 830mm的座高在黃牌級距的車款裡已經稱得上是不友善了,Adventure直接把座高提升到855mm,原本就只有160的我跨上車可是完全踩不到地板,要靠挪動臀部傾向一邊才能勉強支撐住車子。 此外單缸引擎的酥麻感還是存在,儀表水氣滲入的問題也讓人有著390 DUKE的熟悉感。 不過390 DUKE騎起來很熱的問題,因為Adventure多安裝了一顆風扇,反而得到改善,還是值得稱讚。 而在電子配備方面,390 Adventure不僅搭載ABS系統、MTC循跡控制系統、可與手機連線的TFT全綵液晶儀表外,2022年式的390 Adventure更利用Ride ktm390 adventure評價2025 by wire電子油門的優勢,新增了「越野/道路」兩種騎乘模式。 ▲油門採用了與電子控制裝置連動的電子油門,電子控制裝置與儀錶板顯示切換都可以使用握把左邊的開關進行切換。 另外,390 ADVENTUR還將冒險車常見的把手護弓列為標準配備。

ktm390 adventure評價: 【GIVI】KTM 390 ADVENTURE (20- 專用側箱架 臺灣總代理 PL7711

在這邊我們也嘗試站立騎乘,但比起過往我們騎乘過的HONDA CRF1100L、Triumph Tiger 1200等車款,我認為390 ADVENTURE把手位置更低一些。 全新導入臺灣的390 ADVENTURE,外觀扮相與其說他像390 DUKE,不如說更像790 ADVENTURE,車頭同樣擁有盾牌式的大燈設計,並配上大小適中的風鏡來兼具長途旅遊、越野重心轉移需求。 油箱設計也比起390 DUKE更為壯碩一些,擁有14.5公升的容量讓你可以享受山林樂趣一整天,巡航里程高達430km,都不用擔心油料問題,從車頭正面看過去,390 ADVENTURE的整體視覺相當飽滿。 雖然第一點將KTM 390 DUKE形容的如同野獸一般,但許多車主仍認為390 DUKE在通勤、長途騎乘上是舒適穩定的。 較高的把手高度,配合上座墊與腳踏位置,造就了輕鬆舒適的騎士三角。

ktm390 adventure評價: 「TOYOTA新跨界休旅」大陸預售!摺合新臺幣162萬 臺灣明年見

再加上全車LED燈具、獨樹一幟的大燈設計、全綵TFT儀表、耀眼的橘色,自然能輕鬆的吸引到路人的目光。 避震方面,43mm WP APEX倒立前叉及WP APEX避震,可以調較預載及回彈,前後行程分別是170mm和177mm。 輪胎是無內膽的Continental TKC 70多用途輪胎,在街道和林道之間取得平衡。

ktm390 adventure評價: 冒險,就是跨越自己的限制

竟然歸類為KTM旗下的ADVENTURE車型,前19後17吋的輪框與馬牌耐力胎自然成為標準配備,唯獨未配有鋼絲框讓人有些遺憾。 最後筆者要私心稱讚一下這個車尾燈,比起390 DUKE簡潔的LED尾燈,390 ADVENTURE的燈具質感更好,更為精緻。 前制動是徑向式四活塞卡鉗配320mm單碟,尾制動是孖浮鉗配230mm尾碟。 MTC電子防護系統方面有為爛路而設的off-road ABS和Cornering ABS功能。 我一直以來都有關注米蘭車展的習慣,身為KTM 390 DUKE的車主,我對這輛車的評價很高,自然也對KTM這個品牌多留心一分。

ktm390 adventure評價: KTM 390 Adventure 試駕 配備溢滿的輕量越野家 – Mobile01

雖然其他的兄弟車款都是採用輻條輪胎,但是390 ADVENTUR採用的卻是鍛造輪框,而這使得這臺車也很適合在一般道路上騎乘。 KTM 390 Adventure是由390 Duke變身而來的多功能冒險車款,搭載373單缸水冷引擎,動力方面最大可達44hp,以及可輸出3.8kgm的最大扭力。 乾重僅158g的它,有適合的座高和傑出操控性,整體可說深受玩家肯定。 轉開電門發動引擎後,373c.c.的單缸引擎在聲浪上雖然不如雙缸車款來得熱血,但從390 DUKE以來就相當討喜的動力曲線,不論是市區騎乘還是長途巡航都非常令人驚喜,再加上這次試乘的車款選配「離心式離合器」帶來的獨特換檔體驗,在市區走走停停的狀況下更是輕鬆不少。 另外筆者發現KTM 390 ADVENTURE在許多細節質感的呈現上相當精緻,過去KTM的車款雖然在性能表現無懈可擊,但在車身質感的呈現上,總是讓人覺得差了那麼一些,特別是當初試乘790 DUKE時,對於KTM車身塑膠鈑件有些粗糙的質感,令我感到非常意外。 雖然整體來說配備進步不少,但390 Adventure的門檻也相對提高,需要一些「冒險精神」才能駕馭。

ktm390 adventure評價: 【晟大重機】KTM 390 ADV ADVENTURE 全新車 限量優惠中

輕量級歷奇車種的選擇一向不多,Kawasaki Versys 300同Suzuki V-Strom 250和BMW G 310 GS是最熱門的選擇。 而KTM推出390 Adventure,情況便像當年RC390和390 Duke一樣,以排氣量壓倒其餘250/300級對手,成為輸出最高的入門選擇。 本次改款的重點之一,便是MTC循跡防滑與ABS都新增了「越野模式」。 而2022年式的390 Adventure在造型、車架、尺寸方面幾乎都維持與上一代相同的規格,但同時也將鋁合金輪框改為更加輕量的五爪鋁圈,讓越野騎乘時能夠更加得心應手。

ktm390 adventure評價: 車輛基本資料

搭配149公斤的乾重,在通往上班、上課的市區道路上也能毫不費力做出靈巧的操控。 正可謂「平日馱獸、假日猛獸」,390 DUKE用截然不同的兩種個性豐富了騎乘生活。 但這次KTM 390 ADVENTURE在車身細節的呈現方面,筆者認為真的進步很多,不論是車身鈑件的質感、手感,還是塑料件的押花處理,都細膩許多,特別是後扶手和尾燈的外型設計,完美帶出ADVENTURE的霸氣,這些細節的提升,真的替390 ADVENTURE的視覺效果加分不少。

日常城市代步的話,換一個高一點的風擋會在高速公路時提供更佳保護。 六速波箱配PASC慳力滑式離合器,5吋TFT全綵顯示屏、KTM My Ride智能電話連接功能、頭尾全LED燈組,都是選購新車的優點。 390 Adventure的43mm WP APEX倒立前叉及WP APEX避震,可以調較預載及回彈,前後行程分別是170mm和177mm。 跟車的Continental TKC 70兩用輪胎在又乾又鬆的沙面上,較為喫力,似是掙扎而不是行車。 但班長仍然敢把390 Adventure衝落沙灘係因為知道佢車身輕巧,乾重只有158kg,睇上去似乎大件其實得個樣。 要在沙灘行車,記得要將MTC電子防護系統關閉,咁尾輪先可以在沙地上持續發力。

儘管基本的駕駛性能看起來像是公路運動,但車輪尺寸和所裝配的輪胎也涵蓋了能夠應付多用途性能,值得注意的是,實際總燃油消耗率爲39.7 km / L,這是通過從市區高速行駛約150km,經過山路和一條林道獲得的數據。 一般的公共道路上正常行駛,4,000rpm的轉速就足夠了,即使在極低的速度下,在泥土上行駛,它也非常易於操作,具有出色的靈活性。 順便說一下,在低速檔下以5,000rpm運轉時能有較好的動力反饋,六檔時速100km/h時,發動機轉速僅爲5500 rpm。

​​動力系統依然採用KTM招牌的的373cc單缸引擎,最大馬力為43.5 ps/9,000 rpm,最大扭力則為37Nm/7,000 rpm。 因為原本這顆引擎的風格就是偏向運動騎乘,因此比起日本國產單缸引擎車款那種在低速時悠悠哉哉地騎乘風格,390 ADVENTUR更適合催動引擎來趟享受「抑揚頓挫」的騎乘。 KTM 的「Adventure」系列推出了全新的「390」! 除了「大型冒險車款」外,排氣量在1000cc以下的中排氣量車款以及250cc的冒險車款也開始在滲透到日本人 … 看到這篇想要平反一下 CB300R ktm390 adventure評價 車子取向還是以 個人需求為主, 以小弟來說 1.車子輕 2.

ktm390 adventure評價: 商品說明、商品評價、問與答、購買人次

KTM是來自奧地利的越野車賽事的常勝軍,KTM自2001年加入世界知名嚴峻的達卡拉力賽的戰局後,已連續拿下18年的冠軍,更顯得KTM車輛在艱困環境所展現驚人的性能表現。 近幾年將重心轉往市售車款的開發及銷售,以前衛科技的設計博得更多人的注意。 2017年開始與Red Bull 合作共同經營MotoGP賽事,以參加賽事的尖端技術打造許多性能優異、操控性極佳的車款。 在充滿起伏的環境中,除了加長後的避震行程相當軟Q,且不會觸底外,車底距地高200mm的390 ADVENTURE更沒有在一下午的挑戰中觸碰到車底,在專業教練以及難度適中的林道中,390 ADVENTURE也讓我們毫無壓力的完成這次的試車任務。 進入龜山林道,首先會面臨相當簡單的筆直沙石路,在這邊如果油門開度稍微加大,會感受到MTC循跡系統介入輔助,避免車輛打滑。

373.2 c.c.的單缸水冷引擎可爆發出44 PS@ 9,000 rpm、37 Nm @7,000 rpm的最大動力,馬力重量比來到0.29,在同級車中絕對是前段班的成員。 滑動輔助離合器、電子油門也都是他的標準配備,讓越野過程可以更為輕鬆。 除了對比其他公升級多功能車,390 ADVENTURE體積嬌小更好上手外,更勝DUKE甚至他牌競爭對手的配備更是一大亮點,例如車架可不是直接用390 DUKE套上越野外觀,而是使用帶有冠軍血統的KTM達卡冠軍車450 RALLY的車架設計。

除此之外,390Adventure還配備了重視越野騎乘的懸吊裝置以及19吋的前輪輪胎等等,加入了許多適合冒險車款的專屬配備。 車輛大小與騎士比例比較,圖中騎士身高為173cm / 70kg;390 Adventure 座高方面高達855mm,因此對於國人來說難免有點高聳,不過為了越野騎乘的實用性,高 … 就在講完這句話後,我們被帶往另一塊場域,眼前盡是更多的起伏,許多嚴峻的起伏坡道,390 ADVENTURE掛入一檔後,配合油門與離合器收放,都可以輕鬆攻破,加上滑動輔助離合器降低左手疲勞感。 ktm390 adventure評價 越過坡頂後,放開離合器,透過一檔的引擎煞車緩緩降至平面,是相當特別的騎乘體驗。 今天的林道體驗,地點選在龜山林道前半段進行,我認為這是相當適合新手的林道體驗場域,但筆者與總編Ben兩位騎士都仍處於越野幼幼班階段,僅能初淺體驗林道與車輛的互動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