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降噪 wh-1000xm42025介紹!(震驚真相)

值得一提的是,Sony WF-1000XM4 也保留許多智慧功能,像是快速注意模式、Speak-to-Chat 交談模式,以及判斷更精確的彈性音效控制功能,另外還新增了上一代沒有的 IPX4 防水能力與無線充電功能。 然而,時隔數月,Sony 也趁著臺灣疫情緩解之下,在臺北舉辦了一場 WF-1000XM4 真無線降噪耳機小型媒體體驗活動,筆者也藉機分別在三個不同的使用情境下,分別測試了一下 WF-1000XM4 的降噪表現。 Wi1000沒捨得賣,打算用到壞爲止,而且,wi1000xm2我不是很滿意,除了便攜,音質和降噪都不如一代。 BOSE的才用大半年,暫時沒什麼問題,還不好對質量問題下結論。

說個題外話,降噪大耳目前已經到達技術瓶頸期了,下一個賽道是虛擬多聲道結合AR/VR技術。 就比如我在上班擠行走的過程中會有很多雜音,用普通耳機聽音樂聲音小了聽不清,聲音大了還會影響安全。 而用索尼降噪耳機WH-1000XM4時它就會自動分析出我的所在位置,智能過濾掉嘈雜的噪音,保留車子的鳴笛提示聲或者想跟你交談的人聲,保證安全或者保證交流需要。 降噪功能上,Sony 以及 BOSE 都可以使用手機獨立調較,都可以自行調校常用的降噪級數使用快捷鍵快速調整。 BOSE 700 的降噪功能壓力感非常強烈,有點不舒服,不過降噪功能確實強勁,而且可以透過 App 設定 1-10 段降嘈效果,自由度相對較大,可以因應自己的喜好進行調較。

sony降噪 wh-1000xm4: 三大生活情境實測 Sony WF-1000XM4 降噪效果:身處鬧區依舊享有數一數二的寧靜好聲

WF-1000XM4延續了降噪豆一貫的小巧、圓潤的外形,首發支持索尼LDAC藍牙編碼,相較於AirPods Pro AAC格式的256Kbps,可以支持FLAC、ALAC音頻900Kbps。 與此同時,降噪芯片從QN1e升級爲索尼自研的V1芯片,藍牙/音頻芯片從MT2811S升級爲MT2822S。 此外,XM4還支持IPX4防水,雨水、汗水等潑濺再也不怕了。

WH-1000XM4的降噪給人感覺在打開的一瞬間會安靜許多。 用戶在App中打開智能降噪,耳機會根據這些不同來調整降噪效果,以更好適應不同的人使用場景的降噪需求。 按照索尼的設計應該是針對不同的使用場景,比如說車站的引擎聲、地鐵裏的軌道摩擦聲、馬路上的汽車胎噪等等,對中低頻的頻段、量感有不同程度的削減。 sony降噪 wh-1000xm4 來回對比下發現,WH-1000XM4依然是對交通工具上的發動機引擎聲有很好的降噪。

sony降噪 wh-1000xm4: 自動降噪偵測模式可根據您的活動,自動為您調整音效設定

您更可輕觸按鈕,快速流暢地將耳機切換到兩個裝置中的任何一個。 LDAC 比傳統藍牙音效傳輸的數據多約三倍(以最高傳輸速率 990 kbps 計算),讓您以卓越品質聆聽高解析度音訊內容,效果足以媲美有線連接。 無論是要長途飛行抑或在咖啡店放鬆,WH-1000XM4 耳機都能提供先進的降噪性能,能阻擋更多中高頻率音效。 是的,這就是索尼的設計理念,那就是更個性化的體驗,更智能的體驗。 這也同樣表現在 WH-1000XM4 的本質工作,也就是降噪能力。 要注意的,是“智能免摘”這個功能是通過語音觸發的,所以如果你喜歡戴着耳機哼歌,或者是不小心打個哈欠、噴嚏、嗝,亦或者是有人在叫近距離說話,都有可能導致誤觸發。

  • 在實用性方面,索尼WH-1000XM4採用多麥克風系統,只需雙擊觸控面板,即可進行免提通話。
  • 但是,如果您認爲1000XM3非常棒,我就是這樣做的,並且只需要修復它的一些小缺陷,那麼您很可能會很高興索尼進行了一些漸進式改進,解決了許多(儘管不是全部)小問題。
  • 在您不想拿下耳機或無法騰出雙手時,此功能便相當實用。
  • Headphones Connect 應用程式將此功能設為「聲音品質優先」。

  • 然而可能也會有人覺得,1000XM4 只是「站在前人肩膀上擠出來的牙膏」,只有交互上的優化,和在技能上有重大突破的 WH-1000XM3 比起來,WH-1000XM4 的小優化、輕升級也被比了下去。
  • 像是降噪、續航、耳機單元配置、操作模式以及技術支持,WH-1000XM4 和 WH-1000XM3 幾乎沒有什麼大變化。

利用自適應聲音控制,可以針對正在停留、正在步行、搭乘交通工具3種活動狀態,根據用戶的活動狀態自動將環境聲控制設置切換至適合的模式。 其實降噪耳機的體驗好壞與一般耳機不同,因爲用戶除了對耳機音質的表現有一定要求以外還有對降噪的剛性需求。 噪音是無時無刻不存在在我們的生活環境裏的,物理學上把噪聲定義爲無規則的震動,而我們對噪聲的理解是干擾我們正常工作、學習以及休息的雜亂聲音信息。 如何有效地將降噪做好不僅僅是降噪算法這一項學問,佩戴、續航、穩定性、功能定製性上都是要全面發展。 而今天新影音不僅僅是使用體驗,而是作爲發燒友角度來深入談談自己對這款頂級WH-1000XM4降噪耳機的理解。

sony降噪 wh-1000xm4: 索尼(SONY) 索尼(SONY) WH-1000XM4 頭戴式無線藍牙耳機智能降噪1000xm3升級版高解析度耳麥 黑色

雖然是動感的聲音,但也具有足夠的溫暖感,在較長的聆聽過程中不會感到疲勞。 降噪功能在低頻範圍內很有效,例如飛機、火車或辦公室內(空調等附近),而對較高頻率效果相對不明顯,例如人聲。 sony降噪 wh-1000xm42025 並通過學習和識別您常去的場所,比如辦公室,健身房或咖啡廳,可自動切換預設的環境聲和降噪方案,實現智能降噪。 sony降噪 wh-1000xm4 配合降噪處理器可根據音樂、噪聲信號以及驅動單元和耳朵之間的聲學特徵,以每秒約700頻次對噪聲進行實時消除,讓您聆聽更專注。 雖然我們在2020年早些時候對這款額人機進行了重新審視,但與該類別中緊隨其後的產品相比,它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

sony降噪 wh-1000xm4: 索尼 WH-1000XM4 體驗:充電 10 分鐘播放 5 小時,降噪依舊強

在 Speak-to-Chat 交談模式中說點話,例如:「不好意思」,耳機就會辨識您的聲音並自動停止音樂,讓您可以聽見環境聲,展開對話。 在您不想拿下耳機或無法騰出雙手時,此功能便相當實用。 探索 WH-1000XM4 耳機如何結合我們最先進的數位降噪技術、卓越的音質,以及多種智慧功能,提供無與倫比的聆聽體驗。 音質方面:採用40mm控制單元與鍍鋁液晶高分子振膜,採用了升級的DSEE Extreme(數字聲音增強引擎進階版)技術,支持Hi-res Wireless音質,人聲與樂器聲很好的分離開,但又十分的協調,彷彿置身於音樂會現場。 雖貴但強,音質降噪全面進階但儘管如此,索尼WF-1000XM4的耳機本體相比市面上的大多數TWS耳機還是顯得大了一些。

sony降噪 wh-1000xm4: 科技數碼說

這個功能可就太好用和令人舒適了,可以在連接電腦觀看視頻的同時,手機來電即可自動切換過去,通話完畢後自動切換回電腦。 無需摘下耳機接聽,或者是兩個設備來回配對,可以說是省事不少。 耳機中總共有五個麥克風,它們與新的“精確語音拾音”技術配合使用,可提供更好的通話聲音。 它還用於確保ANC僅在您講話時暫停說話時使用,而不是周圍的人。 左耳杯內部新增加的接近傳感器以及一對加速度計增加了佩戴檢測功能。 DSEE Extreme 是個 Sony 今年新推的音訊提升技術,能把有損音源優化至貼近原音,在高頻部分的效果在數據上會比較過去的 DSEE HX 更好。

sony降噪 wh-1000xm4: 透過技術實現一切可能

結果顯示,Bose 700和Sony WH-1000 XM4的降噪效果都具有很高的水準,在模擬辦公室環境中,在沒有播放音樂時就幾乎聽不到風扇的噪音;小音量播放音樂時,也幾乎忘了周圍的噪音。 至於發電機周圍的降噪測試,兩款耳機都能將在240伏時產生10,000瓦的大聲引擎大大降低到了可以容忍的水平。 因此,在降噪方面,不論選擇哪對,都會感到非常滿意。 使用 BRAVIA XR 和耳機,透過無線傳輸器 WLA-NS7,享受配合您耳朵調整的精彩 Dolby Atmos® 體驗和 360 空間模擬音效。

sony降噪 wh-1000xm4: 快速注意模式

如果說目前市面上體驗最好的降噪真無線耳機是什麼,可能不少小夥伴的回答可能是AirPodsPro。 誠然,AirPodsPro在蘋果的生態下,絕對是體驗極佳的智能穿戴產品,包括我本人也是AirPodsPro的長期用戶。 WH-1000XM5 耳機有直覺的觸控介面,例如,按下左側按鈕可從降噪切換到環境聲,或使用右側的觸控面板播放或暫停音樂、跳過曲目、調整音量和許多其他功能。 此外,HD 降噪處理器 QN1 sony降噪 wh-1000xm4 採用了 32 位音頻信號處理技術,同時也集成的數模轉換器和模擬功率放大器使耳機實現出色的信噪比和低失真帶來出色的音質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