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選舉11大優勢2025!(小編貼心推薦)

事件促使更多新選民登記,外界關注新增選民能為選情添多少變數。 同時大量政治素人落區,積極進行地區工作,務求阻止建制派自動當選。 2020 選舉 結果在提名期結束後,每個選區皆有至少一名民主派候選人,沒有候選人自動當選,是自區議會成立以來的首次。 2020 選舉2025 2020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即中華民國第10屆立法委員選舉,於2020年(民國109年)1月11日舉行,並與中華民國第15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共同構成2020年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 本屆選舉為中華民國立法院採用單一選區兩票制之後的第4次選舉。 第10屆立法院的總席次共計113席,其中73席區域立法委員採單一選區制選出,3席平地原住民立法委員、3席山地原住民立法委員採複數選區制選出,34席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採比例代表制選出。

  • 實政圓桌:由田北辰牽頭成立的實政圓桌曾在新界西有數席區議員席位。
  • 為此政府在3月底推出多項關口管制措施,包括自3月25日起禁止所有非香港居民從海外國家或地區乘搭飛機入境,過去一個月推出的抗疫措施集中在加強對抵港人士的病毒檢測和限制社交接觸,防止病毒傳播。
  • 其後民協不少區議員及成員相繼退黨,尤其是在九龍城,該黨所有(三名)區議員、部分前區議員、社區幹事等紛紛退黨。
  • 以六都的得票數來看,國民黨於2018年九合一選舉中,以418萬票大勝民進黨的340萬張選票,差距達78萬票。
  • 在提名期結束前,建制派派出林哲玄參戰,林哲玄過去曾聯署支持警方執法,又公開反對醫護罷工,而他在7月的醫學會換屆選舉時亦有參選,他所屬的何仲平名單敗陣給蔡堅名單,全張名單無一當選。
  • 香港社會制度存在不公義,房屋問題長期得不到有效解決,中產專業月入數萬都買不起樓,基層勞工長期排隊上不了公屋,被迫住劏房。

郭昭巖,時任第13屆議員,曾任第11、12屆議員,為第1、2、3屆議員(省轄市時期)李務本孫女、第6、7、8、9、10屆議員李仁人女兒。 陳炳甫,時任第13屆議員,曾任第12屆議員,為第1屆議員陳重光兒子、第7、8、9、10、11屆議員陳玉梅胞弟。 陳賢蔚,隸屬新潮流系,曾任立委吳思瑤服務處主任,2018年參選本區議員落敗。 明知或罔顧後果地向選舉事務主任提供屬虛假或具誤導性的資料(例如虛假的主要住址),而其後在選舉中投票。 在2020年9月6日(星期日)的投票時間內(早上7時30分至晚上10時30分)帶同您的香港身分證正本或指定的替代文件(詳情見下述「申領選票所需的文件」)到投票通知卡指定的投票站。 2020 選舉 每名選民或獲授權代表會獲安排到指定投票站投票,所編配的投票站會在切實可行範圍內鄰近他/她在正式選民登記冊所登記的住址。

2020 選舉: 選舉制度及議席分配

今屆選舉,公民黨大部份議員均會尋求連任,唯副主席陳淑莊因佔中九子案而失去參選資格,上屆排於名單第二的東區區議員鄭達鴻將接替其出選香港島。 另外原擬參選九龍西的油尖旺區議會副主席餘德寶於5月4日宣佈不參選。 功能組別方面,郭榮鏗將在法律界尋求連任,而身兼美食車大聯盟發言人的林瑞華則有意參選飲食界功能界別。 上屆梁耀忠轉戰區議會(第二)功能界別成功,唯黃潤達於新界西接棒失敗,維持「一人黨」局面。 另外,由於梁耀忠於今屆任期內表現欠佳(如他在本屆負責主持立法會主席選舉的爭議),加上處理黨務失當,引致包括黃潤達在內的三名區議員退黨,影響力大減。 在去年的區議會選舉中,包括梁耀忠在內三名成員於葵青區當選,加上何惠彬於元朗當選,使街工區議員勢力首度擴展至葵青以外的地區。

其後雖然姚松炎參選資格沒有被取消,但當中所引起的替補安排爭議使馮檢基和其他泛民人士,尤其與姚所屬的自決派不和表面化,有指民主派支持者沒有在補選時投票給姚松炎,最後令他敗選。 2019年6月9日起,已實行一國兩制22年的香港因《逃犯條例》草案爆發了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接連的遊行和示威引發了臺灣人對「今日香港,明日臺灣」的擔憂。 該回應也令蔡英文在民進黨黨內初選時民調支持度突然升高,進而贏得了民進黨的黨內提名。

2020 選舉: 臺北市議員選舉

然而,由於2019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大敗,多名立法會議員相繼落敗,包括循區議會界別晉身立法會的劉國勳及周浩鼎(意味着他們不能再循原有界別爭取連任),加上亦有多名民建聯第二梯隊都相當落敗,僅主席李慧瓊及九龍東的柯創盛保住議席。 2019年香港區議會選舉民主派聯同本土派在超過七成的高投票率下,亦首次壓倒性在多個選區大獲全勝,取得全港整體過半數議席(388席),更加拿下全港除離島區外其餘17個區議會的控制權,創香港選舉史上首次。 其中,兩名分別循區議會(第一)及(第二)功能界別的建制派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國勳和周浩鼎落敗,意味着他們在今屆的立法會選舉不能循原本的界別參選,使民建聯的政治版圖出現了變化。 她指韓國瑜曾簽署主張『無色覺醒』聲明,相當於變相承認臺灣屬於中國,這樣是否有悖於「中華民國萬歲」的口號。 此外,臺灣日後如果要由14億人決定2300萬人的未來,是韓國瑜的主張還是國民黨的主張。

2020 選舉

黃國和樑子穎均表示,《港區國安法》通過實施,堵塞了國家安全漏洞,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是香港止暴制亂,恢復社會秩序最強而有力的保證。 隨着社會漸漸恢復秩序,他們促請特區政府推出更多防疫抗疫、惠民紓困、提振經濟的措施,著手解決香港深層次社會矛盾,並誠懇呼籲香港選民,要認清「攬炒派」禍港真面目,支持更多愛護香港、建設香港力量進入議會,讓香港重新出發,人人安居樂業。 樑子穎介紹自己的參選口號是「護權益 創出路」,正正反映今時今日很多打工仔女的權益備受剝削,我們必須繼續爭取「標準工時」和劃一公眾和勞工假期。 香港面對發展瓶頸,年輕人難向上流,面對新時代下的新問題,必須以新思維開創新出路。

2020 選舉: 選舉區選舉結果

2018年選舉中大獲全勝的國民黨與韓國瑜民意不見起色,蔡英文的支持率穩步上升,給2020年選舉帶來些許反轉。 2020年7月,民建聯等建制派政黨藉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肆虐,提出了壓後選舉的建議,引發外界關注。 有傳媒問到是否和建制派選情有關,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則回應選情不是主要問題,而是部分建制派的選民,因在港已無住所,難以隔離14日,可能因此不回港投票。 但根據政府資訊,通常要符合多項條件才能成為地方選區選民,其中包括『通常在香港居住』,及在登記申請中呈報他在香港唯一或主要居所的住址。 建制派方面,劉國勳由於在2019年香港區議會選舉中敗選,因此喪失區議會(第一)的參選資格,民建聯於是改派深水埗區議員劉佩玉接替其參選。 紡織及製衣界自成立以來,除街工梁耀忠曾於1995年當選,其餘選舉均由建制派取下該界別議席,今屆自由黨黨魁鍾國斌將競逐連任。

2020 選舉

韓國瑜反問,習近平要一國兩制統一臺灣,臺灣人要不要聽,指責中央社的問題將臺灣狹窄化,用意識形態自我捆綁,認為只要臺澎金馬跟海外5000萬華人連接在一起共同捍衛中華民國,熱愛中華文化,就一定能維護中華民國憲政體制。 宋楚瑜主張兩岸和平發展、維持現狀,呼籲對岸正視中華民國價值和體制的存在,由臺灣人民共同決定是否改變現狀。 蔡英文強調,她在兩岸關係的立場上向來秉持不挑釁、不冒進的原則,沒有限制兩岸交流,反倒是中共政府將中國觀光客當成政治籌碼,相信臺灣人民能團結維護國家主權和兩岸和平穩定,而北京當局終究要和臺灣打交道。 特首林鄭月娥藉疫情變得嚴峻和引述民調稱有過半數市民認同要押後為由,宣佈引用《緊急法》將9月6日舉行的立法會選舉押後一年至2021年9月5日。 她指援引《緊急法》可避免不適當使用其他法律條文而遭司法挑戰,影響特區管治。

2020 選舉: 臺灣九合一選舉:選民怎麼看兩岸議題?

法國法國在臺協會在官方Facebook以中法雙語表示,誠摯熱烈祝賀蔡英文博士連任總統以及所有臺灣人順利圓滿地完成民主的選舉。 法國在臺協會「有堅定的意志與所有當選人合作加強臺法關係」。 德國德國在臺協會處長王子陶在Facebook發文表示,他以全體德國同胞之名,恭祝蔡總統連任中華民國臺灣的總統。 王子陶說,德國與臺灣不僅在經濟、學術、商業、文化方面有密切交流,也是擁有共同價值的夥伴。 自由、民主、法治國家及維護人權是德臺雙方治理國家的基石與先決條件,蔡總統與其政策充分展現上述價值觀;他相信,奠基在這項基礎上,德臺雙方各領域的交流一定會持續活躍發展。

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民協):上屆全軍盡墨,除了時任議員馮檢基轉戰新界西失敗、在九龍西再接再厲的譚國僑亦落選,出戰「超區」的何啟明最終自行宣佈退選而低票落敗,失去僅餘的一席。 其後民協不少區議員及成員相繼退黨,尤其是在九龍城,該黨所有(三名)區議員、部分前區議員、社區幹事等紛紛退黨。 2020 選舉 在1125九龍西補選中,馮檢基因堅持出選而退黨,使民協影響力大減。 唯在去年的區議會選舉中,民協在原有的三個根據地深水埗、黃大仙、屯門三區議席均有增長。 新民主同盟(新同盟):範國威會再戰新界東,而荃灣區議員譚凱邦將出選新界西,大埔區議員任啟邦將出選區議會(第一)功能界別。

2020 選舉: 總統選舉 候選人分區得票數

但今屆其爭取連任之路遇上挑戰,因去年六月爆發的反修例運動中興起的黃色經濟圈,促使部分「黃色食店」登記成飲食界選民,可能對此界別選情帶來衝擊;同時香港中小企食店聯盟召集人兼香港美食車聯盟主席的公民黨成員林瑞華,部署參選此界別。 民主派於此界別連任兩屆的專業議政議員莫乃光在提名期前宣佈退位讓賢,改由數據專才、IT 2020 選舉 Vision黃浩華接棒。 建制派則推派譜網站和網店DayDayCook創辦人朱嘉盈出戰。 在提名期結束前,建制派派出林哲玄參戰,林哲玄過去曾聯署支持警方執法,又公開反對醫護罷工,而他在7月的醫學會換屆選舉時亦有參選,他所屬的何仲平名單敗陣給蔡堅名單,全張名單無一當選。 上屆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陳沛然成功於此界別當選,為中間派保住醫學界議席,陳沛然過往四年雖支持設立西九龍站內地口岸區,但又反對修改《議事規則》以及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他曾形容自己為「中間偏黃(民主派)」。 陳沛然今屆報名爭取連任,認同運用否決財政預算案等權力,迫使特首回應五大訴求,與民主派看法一致。

  • 高雄市第三屆市長補選為中華民國第三屆高雄市市長韓國瑜於2020年6月6日經罷免案通過遭解職後所舉辦的選舉。
  • 11月底至12月初的這一週,中國大陸爆發了反對嚴格新冠「清零」措施的抗議活動,蔓延到多個城市。
  • 於去年的區議會選舉中,民主黨受惠反修例運動而大勝,尤其在九龍城、觀塘、元朗、葵青數區勢力大增,參選的雙料議員如許智峯、鄺俊宇等皆成功連任,而尹兆堅亦重返區議會。
  • 蔡英文順利連任,也是首位順利連任的東亞女性元首,民進黨在此次選舉後,同時掌握立法院過半席次,繼續完全執政。
  • 自由黨:上屆選舉,自由黨保着四席功能界別,在新界東的田北俊卻未能交棒予李梓敬,議席減少一席。
  • 民主派於此界別連任兩屆的專業議政議員莫乃光在提名期前宣佈退位讓賢,改由數據專才、IT Vision黃浩華接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