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正在尋找對應 Hi-Res 高音質的入耳式耳機,AKG 旗下搭載混合式(Hybrid)驅動單體的商品便再適合不過了。 所謂混合式分別結合了動圈在低音領域、以及動鐵在中高音域的表現,綜合兩者的強項讓聆聽體驗更加不同,十分推薦從高音到低音音域皆想細細品味者。 N SERIES 耳罩式耳機所搭載的「音場校正功能」,可令使用者享受宛如被樂音環繞的音場效果。 再者,它還可以自行依照欲體驗的情境,選擇標準(Standard)、錄音室(Studio)、環繞聲道(Surround)三種不一樣的音場模式,以配合不同風格的樂曲打造相符聲音環境,讓人可透過耳機感受如臨其境的音樂饗宴。
若不喜歡在聽音樂時出現類似雜訊的聲響,便可關注 AKG 的「雙層振膜」(Two-layer)與「振膜單體」(Varimotion)等獨家技術。 目前品牌中有搭載此功能的系列,為主打專業規格的 K SERIES。 其可抑制聲音傳導時所引起的共振以達到降噪效果,並能清晰呈現各個音域範圍的樂曲,為使用者帶來更為獨特美妙的聲音饗宴。 另外,同時擁有兩個麥克風可能會產生更多不必要的 「白噪聲」,因此需要使用高品質的麥克風來抵消這種情況。
akg耳機推薦: ATH-M40x 專業型監聽耳機(原廠公司貨 商品保固有保障)
A:以目前的技術來說的確是如此,但對音質要求並非極高或是聽習慣高階器材的使用者來說,真無線耳機的音質已經非常優秀。 其實,最重要的是真無線耳機的特性是否能滿足使用者,若較重視配戴的方便度,且不要求極致的音樂體驗、近乎零的環境幹擾,兩者之間的音質好壞差多少這件事,在取捨各項優缺點之後便顯得沒那麼重要。 K701算是已經有點資歷的耳罩式耳機,即使對前端擴大機有十分嚴苛的要求,但放在今日依然擁有一種獨特的韻味。 為了能滿足絕大多數使用者,N30原廠線材是帶有線控功能的款式,搭配只有32Ω 的阻抗規格,就算用智慧型手機直推也能獲得不錯的聲音表現;調音部分也以3頻均衡的清爽路線為主,不需要大量器材輔助也能有細膩且清晰的感受。
■線控部分支援Apple系列產品iPod/iPhone/iPad,使用在非Apple系列產品可能有系統不相容,造成部分功能無法使用的情況。 然後這是我第一次決定要買上千元(雖然這可能微不足道)的耳機,目前用的都是隨手機附贈的。 所以我必須多方比較,看越多越好,然後問東問西的(並非故意且針對性質疑),就是為了找到我最想要的那個耳機,不要買了後悔,例如覺得它太醜之類的。 缺少ESS特色但是聲音愉快,我喜歡他的表現,就是人的聲音比較遠一點,相對於狂派有明顯多一些細節,但是整體同樣還是偏糊。 單純NW-WM1A 有不錯的聲音表現,如果你要發揮兩萬五以上的耳機,這個算是基本的等級,我認為他合適搭配原生類型的耳機例如SONY Z7或者Beyerdynamic Xelento這類耳機。 例如隨聲聽或者手機等等,建議自己實際交叉比較,挑出合適自己的撥放器,而不是到聽胡說,通常專業的耳擴會比較好,但是也有例外的狀況,例如SONY SOLA就曾經在幾款耳機讓我跌破眼鏡的好用,但是這都是個人偏好導致的想法,實際上他的客觀數據並沒有想像中的好。
akg耳機推薦: 【Philips 飛利浦】TAA6606 GO系列骨傳導運動耳機(解放雙耳 音樂隨行)
相對於上一代來說,聲音表現並沒有刻意去扭曲或改變,一向如APPLE系列的直白乾淨感,但這直白遠比iPhone優異多了。 這是一款還滿挑耳機的DAC,推力很小,不過他性質是在安靜環境下,搭配不錯耳機,能感受SONY特色外,還有就是有如絲綢般的舒適聲音。 akg耳機推薦2025 akg耳機推薦 大部分都不會在低音作什麼加強,主要是在人聲,如果想讓耳機變鐵家,可以買這個…我覺得低階多少就聽得出來。
它靠著獨特的3D式翼狀頭墊分散配重,配戴起來頭頂的壓迫感確實很小,長時間下來也不至於覺得沉重。 不過它終究是密閉式結構,深冬的現在配戴一段時間仍然會覺得悶熱,耳罩襯墊部分更是暖和。 Art Monitor系列價格帶廣泛,最高階版本將近3萬元,ATH-A500X則屬於最便宜的一款。 ATH-A500X耳罩襯墊和近萬元的ATH-A900X相同,筆者認為外層披覆人造皮革質感柔軟度,在相近價位產品裡算是不錯。 歸屬在HiFi系列的K 550,不像K 272 HD有Professional系列孿生兄弟,也沒有強調監聽性能色彩,官網只用上參考級字眼。 它有著時尚的外觀設計,2D-axis機構能夠將耳罩旋轉攤平收納,很容易讓人以為這是款行動耳罩。
akg耳機推薦: ::bonJOIE:: 美國進口 斯洛伐克製 AKG Pro Audio K712PRO Studio Headphones 專業耳罩式耳機 頭戴式 旗艦 耳罩耳機 K712 PRO K-712
有別於一般以提升聽覺享受設計的耳機,監聽耳機重視的是「原音重現」,由於不會美化所收到的聲音,也不會過度強調特定波段的頻率,因此讓人能藉此辨識聲響中的微妙差異。 因此其常被用於錄音或現場演唱時,來即時收聽機器記錄的聲音是否正確,以及音質上有無變化或劣化的狀況,這樣才能確保演出或完成的作品達到完美水準。 結合 AKG 極致技術的旗艦款K3003自2012年推出以來就成為耳機市場的焦點,搭載了能演繹廣泛音域的混合式驅動單體,可說是品牌中的旗艦款之一。 相較於 AKG 多為二音路的規格,本品採用入耳式耳機中相當少見,而能完整表現低、中、高音域的三音路,使樂曲的層次感更加分明。
- 市面上常見的藍牙版本是4.0~4.2,目前最新藍牙版本是5.0以上的版本,當然版本越新延遲性就會越低,穩定度越高。
- AKG在K 272 HD用上了Varimotion振膜,標榜中間厚外圍薄配置方式,能夠降低高低音彼此間的振動幹擾,讓兩端音域表現更佳。
- 防水等級只有IPX2,頂多可以抵擋小雨滴或些微汗水,千萬不要浸水。
- 材料越密,提供的隔離度越高,低音水平也越高;厚度越厚,柔韌性就越差,但若太軟,可能會在耳朵中塌陷;如果太硬,則會變得不舒服。
- 歸屬在HiFi系列的K 550,不像K 272 HD有Professional系列孿生兄弟,也沒有強調監聽性能色彩,官網只用上參考級字眼。
三星第一款真無線藍牙耳機的Galaxy Buds +才上市約六個月,馬上又推出一款造型相當奇特的Galaxy Buds Live,看起來很像兩顆豌豆,但聲音聽起來卻不差。 此外,開放式的設計不會阻擋太多的環境聲音,而這正是許多人想要的,在聽音樂的同時可以清楚外界的狀況。 不過,也因為開放式的設計,其主動降噪也無法讓整個聆聽環境安靜下來,因此在開放式的設計中實際上沒有任何意義,而且還會增加耗電量。 但是,Galaxy Buds Live非常舒適,讓人可以原諒一些缺點,且很有可能成為三到目前為止最精緻的真無線藍牙耳機。
akg耳機推薦: 【SAMSUNG 三星】原廠 C&T ITFIT 無線藍牙頸掛式耳機 E21A – 黑(公司貨)
但其雖然具備了良好的穩定度,卻也同時有著龐大的體積、重量及昂貴的價格。 若希望盡可能提升舒適度的話,試用時可特別留意產品的重量及固定力道的強弱,尤其是平時會長時間使用或配戴眼鏡的人,盡量在耳機不會滑落的前提下,挑選固定力道適中且重量輕的款式為佳。 動圈混動鐵從2011左右已經出現了,例如AKG K3003,2016之後開始常見到消費級的動圈混動鐵耳機。
當然這無法掛保證,每個戴起來都不會夾耳,不管你是打算出手了還是純粹玩耍,再次提醒你得親自到賣場走一趟才能得到答案。 SONY招牌的EXTRA BASS果然名不虛傳,這款強大的重低音效果,讓許多人開箱試聽後都覺得震撼力十足,重點是不會有造成過於沉悶的噁心感,加上續航力有30小時,重量又只有90g,難怪會榮登網友2021激推的五大耳罩式耳機。 選購耳罩式耳機可以先列出自己的預算,然後再思考想要有線的還是無線藍芽控制的,再來要考慮的就是你想要多好的音質,這點可以從你常聽音樂的音域來做挑選。 A:使用監聽耳機時幾乎都需要長時間配戴,也因此無法避免沾染汗水的問題,而汗漬、皮屑也正是造成發黴、腐蝕的原因之一。 所以每次使用完耳機後,都需使用乾布將其擦拭乾淨,並放置於通風處將殘餘的水氣自然風乾纔行。
akg耳機推薦: 使用100多款耳機後的小小心得~挑耳機&評價方法!!!
臺灣推薦王建議大家可以根據自己平日會使用耳機的用途、習慣來選擇適合自己的耳機類型或該產品主打的特色來做挑選。 Galaxy Buds Live不會像Galaxy Buds Buds +和其他真無線耳機那樣密封耳道,導致有些聲音會洩漏。 您周圍的人可能會非常微弱地聽到您正在聽的音樂,但這僅可能發生在一個非常安靜的房間裡。 它具有53mm大尺寸振膜,加上密閉式結構得以大為發揮低音,下淺深度輕鬆勝過小單體產品。 相較於以重低音為訴求的中小型耳罩,低音量感稱不上澎湃滾滾而來,音樂中的鼓聲與低音貝斯表現力頗佳,反應速度亦不會拖泥帶水的紊亂。
- 將此心得回應給老闆後,他提到方芯銀需要run一段時間,所以就繼續擺著跑了1個月(約200~300小時)左右,結果確實有了很大改善,不過也不是全面提升,請見以下差異。
- 某些很有名的大大,但你會發現他動不動就會發雷文,可惜他的極好跟極壞通常都沒說音樂用什麼,或者當場哪個耳機搭哪個音源等等,雖然說得好像很對,但看完不知所以雲…他們真的聽過很多耳機,但是就會經常有給實際聽起來有很大差異的說法。
- 實體產品經過比較與篩選之後,進行介紹的只有8款,不可否認數量是少了點。
- 再者,它還可以自行依照欲體驗的情境,選擇標準(Standard)、錄音室(Studio)、環繞聲道(Surround)三種不一樣的音場模式,以配合不同風格的樂曲打造相符聲音環境,讓人可透過耳機感受如臨其境的音樂饗宴。
- 主動降噪若要完全發揮功效,必須有良好的隔音效果(被動降噪)來輔助。
日常通勤與工作的最佳首選N200秉持高品質音效的原則,並具有飽滿厚實的傑出表現,儘管其非耳罩式耳機也能令人如同身處音響圍繞的環境中。 再者,其不僅擁有適合長時間配戴的舒適設計,還可以不間斷地持續聆聽8小時,對於日常生活中使用可說是相當綽綽有餘,而快充和省電模式更是忙碌上班族的絕佳幫手。 音樂與通話二合一為了不受環境限制地享受音樂,耳機是否能夠兼具通話功能,往往成為選購時的考量之一。 身為耳罩式耳機,Y55的耳罩設計不僅便於摺疊收納,且簡單旋轉就能以單耳監聽;聲音方面則橫跨了寬廣的音域範圍,進而強化了低音音域的呈現,而若有不同的音色需求,也能更換導線來完成,相當適合音樂表演者,抑或是正在學習樂器的族羣。 N30的產品定位偏向大眾化,聲音表現均衡中性,各式音樂類型都可以四平八穩地發揮,適合沒有特定音樂類型偏好,想體驗看看 AKG 音色的玩家入手。 值得一提的是,品牌採用可以輕鬆更換線材的設計,讓 N30的可變、趣味性提升不少之餘,也讓新手能慢慢加深對好音質的認知,陪伴人漸進式培養出對耳機的品味。
akg耳機推薦: 【B&O PLAY】BeoPlay H95 無線藍牙耳罩式耳機(主動降噪旗艦級 黑/白/金 三色)
實體產品經過比較與篩選之後,進行介紹的只有8款,不可否認數量是少了點。 akg耳機推薦2025 畢竟音響行業對我們而言,儼然是另一個世界,互動頻率遠不及電腦產業。 諸多小麻煩湊合在一起就變成了大問題,除了預設想借的型號未必有樣品,部分品牌也來不及一併納入。 由於音響是結合電子、物理、心理,三門學問於一體的玩意,介紹產品不容易數據量化比較,完全由執筆者依其經驗、知識、文筆來下手評判,難處在於就怕閱讀者無法意會。
產品包括麥克風、耳機、無線音訊設備與會譯音訊系統等,其中以耳機和麥克風最為知名。 自1924年創立後一直為家族企業,與Shure及 RG Jones Sound Engineering 同為世界上最老的音響設備公司之一,多數拜亞動力為德國製。 ※ 本服務提供之商品價格 、漲跌紀錄等資訊皆為自動化程式蒐集,可能因各種不可預期之狀況而影響正確性或完整性, 僅供使用者參考之用,本服務不負任何擔保責任。
akg耳機推薦: 沐音藍牙耳機組【SAMSUNG 三星】Galaxy A53 5G(8G/256G)
回歸到配戴性部分來看,AKG用上了相當大尺寸的耳罩襯墊,人造皮革與發泡海綿質感柔軟細緻。 這除了分散了夾合壓力,耳廓包覆空間半徑將近有5.7cm左右,尺碼高人一等,或許是創造出寬廣空間感的關鍵之一。 不過它終究重達305公克,而且頭戴的頭頂支撐點只配置薄薄一層發泡海綿,長時間配戴下來仍然稱不上很舒適,免不了還是會感受到重量壓力。
akg耳機推薦: AKG 主動降噪防水真無線耳機 N400NC
最後會以排名形式推薦 SENNHEISER、Pioneer DJ、SHURE、YAMAHA 等多個品牌之人氣商品,相信能帶給讀者們選購時的一些靈感。 兼顧亮麗外觀與絕佳音質K701算是已經有點資歷的耳罩式耳機,即使對前端擴大機有十分嚴苛的要求,但放在今日依然擁有一種獨特的韻味。 採用 AKG 自家的雙振膜設計,讓高音與低音都擁有更強的延伸性,並透過開放式結構擴大音場,呈現出極為強烈的層次感與樂器分離度,在聆聽古典樂等大編制的音樂類型時,可得到宛如實際置身在演奏廳的強大臨場感。 打破時間與環境限制,高度再現音質結合耳機與智慧型手機的使用需求,近期真無線耳機的市場競爭很是激烈,AKG 因應現代潮流同時保持對聲音的一貫堅持,推出了旗下第一代真無線藍牙耳機 N400NC。 此款讓使用者在隨時隨地都能擁有錄音室音質的聆聽體驗,且由於具有防水抗汗的設計,不管因運動滿身大汗,或是突遇驟雨都不需擔心。
結合耳機與智慧型手機的使用需求,近期真無線耳機的市場競爭很是激烈,AKG akg耳機推薦 因應現代潮流同時保持對聲音的一貫堅持,推出了旗下第一代真無線藍牙耳機 N400NC。 很多人在慢跑或是健身時都會有聽音樂的習慣,為了不讓耳機線成為活動時的累贅品,各廠牌紛紛推出適合運動時配戴的藍牙無線耳機。 Y100 WIRELESS 不僅方便配戴,考量到在外行動的安全性,也搭載了環境感知技術,讓使用者在專注運動與享受音樂的同時,也能掌握外界行人與來車等外界聲響。 雖然說摺疊設計提升攜帶出門的便利性,但畢竟有線的設計在環境或動作上仍有所限制,若是想要更加輕便使用的話,可以考慮選擇其他無線款式的耳機。 N25在 AKG 耳機中屬擁有相對好入手的價格,雖然乍看之下外型簡約,但它能夠對應 Hi-Res 高音質,並因採用雙動圈的載體,更能完美呈現各個音域的樂音。 相較於高階取向的混合型產品,對於預算稍低、但也想入手能呈現寬廣音域的耳機者,雙動圈單體式(Dual Dynamic Driver)商品就很值得參考。
一款好的耳機正可以帶來這樣的效果,希望讀者們都能順利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商品。 接下來就要介紹幾款編輯部參考 ET Mall東森購物、momo購物網、Yahoo購物中心的人氣排行榜,並比較價格、合作平臺等產品規格挑選出各有特色的監聽耳機,請參考選購要點,並在其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商品吧。 如果是用於專業的音樂領域,監聽耳機必定會處於長時間、高強度的環境之中。 而動輒上萬元的監聽耳機,若是頻繁更換也是一筆相當大的開銷,考量到最容易損壞的部分就是耳機線,因此市面上也有推出可換線的產品。 其除了能在線材耗損出現雜訊或斷裂時輕鬆更換新品外,也能藉由購入高級線材提升聲音品質,十分推薦想長久使用的發燒友列入考慮。 如果監聽時周遭環境有著大量的聲響,便可能因此幹擾聆聽,這種場合建議選擇隔音性強的封閉式耳機。
akg耳機推薦: 【MEFU】Type-c 有線耳機 立體環繞3D音樂 手機耳機(手機耳機 TYPEC接口 通勤搭車必備)
矽膠是少數會拿來做為機體材料,這類耳機並不常見,因為矽膠通常能帶來特殊音效的壽命並不長,且會一定程度的失真,大多數是低價耳機會比較容易見到,為什麼還會有廠商特意使用矽膠呢? 一是造型可愛,二是可以讓高低音順滑與多變,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高解析度的耳機,有些人反而更喜歡一整片的低音或者中音表現,因此矽膠也是種特殊材料。 akg耳機推薦2025 近年來這類耳機開始流行,這類相對過去耳塞式耳機的設計,更能完全發揮單體的音質與解析度,不過仍舊易受限於耳朵。 擴大機,有些會用前端這個說法,簡單來說就是提供某些有高歐姆與喫大電流的耳機達到期望的功率輸出,例如你耳罩耳機250歐姆,可以承受1500mW,那你就需要找個耳擴配合,會比較能夠達到一定聲音品質,當然這不見得代表他會是你喜歡的調性。 詳細解釋可以跳到 “三、事前功課 – 不能拆包裝也能考量耳機的方法” 看。 第四,別用白或粉紅噪音,耳機不但沒Burn-in,還會損壞,錄音間朋友有跟我解釋,這類聲音雖然人耳聽起來只是雜訊,實際上是肯誇張驅動整個單體,通常持續使用的話,單體一定會損壞,只有在進行音響測試(例如給機器分辨頻率表現)才會使用。
此外它的細節表現也是令人感到滿意,大小提琴擦絃聲、鋼琴按鍵與踏板、歌者換氣等細節歷歷在目。 AKG在K akg耳機推薦2025 272 HD用上了Varimotion振膜,標榜中間厚外圍薄配置方式,能夠降低高低音彼此間的振動幹擾,讓兩端音域表現更佳。 雖然振膜尺寸不詳,在低音向來重質不重量的傳統中,低頻輸出量感與向下延伸性,柔軟之中又帶有足夠彈性。 這讓筆者不禁望著手邊的AKG耳機,心想個人認為理想的低頻表現,不過如此就足夠了。 不安好心眼地柺大家也來買耳機,筆者將產品規格設定在「物大便是美」路線,耳罩越是大、越是寬敞,才能確保適合絕大多數人的頭型。
akg耳機推薦: 文章導覽
大提琴聲更是讓筆者著迷,箱音飽滿且擦弦聲歷歷在目,可見細節呈現力絲毫不遜色。 缺點:雖然音場拉得比原廠線大很多,但聲音的量感比例沒有很自然,特別是中頻薄了一些,會感覺層次稍差了點,但最大的缺點是少了原廠線的「力道」,會使某些樂器喪失了「重量」。 一開始是想撐大音場,由原廠線換為labkable金銀線,聽了多年後,偶然發現這線音色非常濃暖,不是我喜歡的風格,便開始尋找其他可能更適合的線,於是換成了現在的S3C方芯銀(22awg)。 論及專業錄音耳機,在臺灣發燒有之間甚為出名的還有這款由 SONY 推出,長年備受日本國內錄音室好評的 MDR-CD900ST。 具不少開箱文提到,其以清甜自然的人聲為特長,並且分析能力強,方便清楚辨別細節。 不只在周邊設備需求度上有著相當挑剔的特性,以純白色大型耳罩搭配深紅色皮革頭帶的外觀,也具備相對優雅的質感,就與裝扮亮麗又帶點嬌蠻任性的小公主一般,可說是表裡一致、兼具優秀聲學品質與造型的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