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 x50pro評測2025詳細介紹!專家建議咁做…

在之前vivo X50 Pro的評測文章裏面,我們就肯定了vivo這套用戶界面對高刷新率屏幕的適配以及一部分視覺方面的改良。 在接手vivo X50 Pro+之後,我更是因爲發現新Funtouch OS加入了一套我認爲是業內最好的字體大小調節系統而高興了好一會。 說實話我從沒想過我會這麼評價一臺vivo X系列手機,可vivo X50 Pro+確實有在遊戲性能和觸控體驗這邊給人驚喜。 確實和專門的遊戲手機乃至vivo自家旗下的iQOO機型們比起來,X50 Pro+的單喇叭和普通震動馬達提供的聽覺和震動反饋體驗都只是平平,可作爲一臺從非絕對旗艦定位的主流款型系列中衍生出來的高配機器,在輕薄漂亮的機身裏做到這個水平確實也相當出色。 在這堆升級裏,對日常使用感受提升感知最明顯的無疑是“驍龍865”和“120Hz屏幕”這兩項。

SONY IMX598圖像感應器支援4800萬畫素的拍攝與4K 60fps規格的錄影,功能實在強大,加上超感光夜攝真的厲害,在低光源下依舊擁有強大的性能,搭配微雲臺防震,就算是晚上低光源場景也能輕鬆街拍。 無論要拍超級月亮還是星空模式,通通都需要架腳架,所以腳架模式是其他模式的基本要素啊,vivo X50 Pro的夜景模式雖然手持也能拍,但是如果架上腳架,vivo X50 Pro會測到穩定度特別穩,就會自動開啟腳架模式,讓夜景拍攝更順利。 老實說,現在的手機效能幾乎過剩,我又沒有玩什麼遊戲,所以我不會太在意Qualcomm Snapdragon 765G的效能如何,但據說速度與前代王者845差不多,5G門號目前擁有的人不多,我自己也還沒辦,所以5G網速測試這一點先跳過。 用前鏡頭開啟夜景模式,在這個場景基本上只有牆壁上的燈泡的光源,客倌可以想像跟男友低光源高檔餐廳喫晚餐或在夜店自拍。

vivo x50pro評測: 螢幕與更新率差異

這是10倍的月亮,奇怪了,我剛剛不是對準了月亮,怎麼月亮不在畫面中間? 其實是「你覺得的中間」並不是「真正的中間」,只要差了一毫米,放大10倍之後就差了一公分。 照片上都有拍攝時間,騙不了人,兩者的光源雖然不一樣,但環境光源都不太亮。 老實說啦,超級變焦有其極限,所以到10倍變焦之後,畫質下降不少,但真正用到這麼高倍數變焦的機會非常有限,這只是備而不用而已。 一羣人下了臺北捷運在月臺上走著,我不好意思拍大家的正面,也有隱私的問題,所以拍背面比較安全,有了微雲臺,整體的畫面真的很流暢啊。

透過 PCMARK 的工作 3.0 電池使用壽命來實測 X70 Pro vivo x50pro評測2025 的續航力,圖左為螢幕切換至 60Hz 的分數,圖右為切換至 120Hz 的分數,皆可達 15 小時以上,兩者的差距不大,僅相差 13 分鐘左右。 Vivo X70 Pro 的自拍人像模式同樣能套用風格、美顏與虛化效果,實際拍攝出的人像照不只氣色好,優化後的膚質效果也很自然。 X70 系列也具備強悍的變焦拍攝能力,最高可達 60x,上面分別延續上一張圖的同一位置分別變焦至 10x、30x 與 60x 的拍攝範圍。 相機介面主要區分為左右兩側,左側為功能設定選單與功能開關,右側則為模式切換、變焦切換、濾鏡與快門…等主要功能。

vivo x50pro評測: 超級夜景

透過這個微光人像風格,不管是什麼場景,都可以輕鬆解決人像較暗,細節模糊不清,受光不均勻導致“陰陽臉”等問題。 為了在S16 Pro的“顏如玉”配色上還原出玉石的溫潤,vivo對玉石進行了深入研究,精挑細選出最符合玉石外觀的青白玉。 並以14層奈米鍍膜對手機玻璃進行了增亮,不管是攝像頭模組還是整體後蓋,我都覺得非常清透,玉質天成,無論從哪一角度看過去,相信大家都會一眼心動。 縮時攝影也很有趣,這是我第一次拍攝縮時影片,同樣也可利用內建的功能加上字幕與音樂,整個氣勢就出來了。 5倍的光學變焦非常夠用,而且無損畫質,如果再有必要的情況下還可以開啟超級變焦,最大可達60倍,我本人的紀錄目前用60倍超級變焦拍到了7百多公尺外的海產店與9百多公尺外山上的房屋,完全超出了我的想像。 之前說過,vivo X50 Pro的廣角鏡頭有120度的視角,如果你覺得還不夠廣,那就要用全景拍攝了。

  • 這就是幫老媽拍的電影運鏡影片,當然我從來沒拍過這種影片,運鏡方面雖然有vivo X50 Pro幫助,只能說非常神奇,老媽也很滿意,但還是有點生澀,第一次拍了影片之後,我開始佩服那些youtuber了,要拍出一部好片還真的有點難啊。
  • 拍攝的時候當然需要腳架,然後一拍就要花上3分鐘以上的時間,這段時間,你只能等待,然後祈求強風不要吹歪腳架。
  • Vivo X50 Pro 雖然賣價接近 HK$6000,但規格只係配備 Snapdragon 765G CPU(這個決定令人難以理解)、8GB RAM 及 256GB ROM,僅為準旗艦機規格。
  • 說實話我從沒想過我會這麼評價一臺vivo X系列手機,可vivo X50 Pro+確實有在遊戲性能和觸控體驗這邊給人驚喜。
  • 這點在 X50 Pro 上也是一樣,實際用起來不能說有多讓人滿意,但至少可以幫你解決「先把東西拍到」的問題。
  • 來看看實際的表現,左側沒有開燈,右側有開燈,可以看到前置補光燈的光線十分柔和,不會一下就讓面部提得很亮,更好地將膚質呈現在畫面中,同樣非常好看。
  • 而在後蓋設計上,vivo將“設計”融入“影像”,在精緻小巧的鏡頭排布和留白雲階上設計了一顆原彩柔光環,這一顆原彩柔光環不只是美學、藝術與技術統一,更是為自身的影像起了個點睛之筆作用。

Pro+ 的後攝全套採用了 Samsung 感光器,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 Vivo 統一多攝色彩風格的難度,帶來的結果就是其它幾攝的發色都跟主攝比較相近,觀感自然也就比較出色。 vivo x50pro評測2025 在此基礎上,Pro+ 還配備了一顆色溫感應器,在它的助力下後置四攝的白平衡準確性和一致性也都足以令人滿意。 除去更新率,兩款產品的尺寸都是 6.56 吋,面板都是 FHD+ 的 55 度曲面。 兩者的常規最大亮度都超過了 500 尼特,在戶外陽光下的可視性均能令人滿意。 至於色彩的風格照例是朝著討好眼球的方向去調,色溫則是稍有一點點偏冷。 另外在色準方面,X50 Pro 稍有偏差,在這點上 Pro+ 的表現要來得更好一些。

vivo x50pro評測: 專業畫家花了1000小時完成這張畫、卻在論壇被嗆是AI畫圖還被封鎖,感嘆人類畫師沒尊嚴

遊戲運行品質並不單只是讓手機流暢運行起來這麼簡單,這個要求基本上只要不是很老、中端以上配置的設備都能滿足,這個指標還要綜合遊戲操控、畫質、音效、散熱、加載速度等等因素。 在驍龍865+12GB 這套組合下,手機都能以最高規格的畫質來運行《和平精英》和《王者榮耀》兩款遊戲。 夜景是這次GN1 比較擅長的地方,一方面是因為大像素進光量足,另一方面是大像素下能帶來更好的弱光對焦。 另外,也許是因為X50 Pro 的「微雲臺」結構是基於IMX598 定製,因此使用GN1 的X50 Pro+ 並沒有配置「微雲臺」,主攝依然使用OIS 光學防抖。

vivo x50pro評測: 專業人像手到擒來,獨家蔡司濾鏡給你超夢幻散景!

Vivo X50 Pro+複雜是因爲它作爲一臺主流機型的“超大杯”衍生版本,在售價、SoC、屏幕、快充等方面的規格已經和其他品牌的當家旗艦的“中杯”或“大杯”看齊,並且有着在Android陣營內最頂級的相機配置,它甚至還和其他一些頂級旗艦一樣提供素皮材質機身。 可在如今這個大環境下價格絕不可無腦上行,但往下還得和同系列“大杯”,也就是vivo X50 Pro拉開差距。 更讓人驚訝的是,這顆1/1.3英寸大底傳感器上有超過1億個相位檢測自動對焦點。 因此搭載這顆傳感器的vivo vivo x50pro評測2025 X50 Pro+能夠在各種環境,包括光線惡劣的環境下實現快速且準確的自動對焦。

vivo x50pro評測: ▼▼▼ 現行香港有售 5G 手機機種一覽 ▼▼▼

其中 Pro 款頭頂微雲臺光環,Pro+ 也有新感光器 ISOCELL GN1 的加成。 Vivo X50 Pro有那麼強大的多種拍攝功能之外,AI 場景辨識可自動辨別包括美食、夜景、建築,甚至狗、貓等18種場景,智慧調整相機參數,場景辨識更準確,讓使用者輕鬆拍出專業級照片。 Vivo X50 Pro主鏡頭所用的SONY IMX598圖像感應器,最大可支援到4800萬畫素,但平常這個功能是關的,因為我們一般拍攝不需要如此高的解析度,除非你有專業的用途,例如列印大尺寸的海報之類。

vivo x50pro評測: 機身設計出色,唯難脫三叔影子

透過這顆5000萬索尼定製攝像頭以及200萬畫素的微距攝像頭,建築的稜角,葉片的脈絡,都非常清晰地展現出來,特別是這張葉片的脈絡,像是在用顯微鏡去看一樣,清澈又真實。 Vivo S16 Pro有著全新的微光人像風格,雙面柔光為人像面部細膩打光,營造出一種在室內的溫馨場景,打造香檳暖調的氛圍。 說完近當然就是遠了,別以為S16 Pro只有在超近模式下可以進行迅速對焦,在遠處也一樣可以。 得益於AF自動對焦馬達,只要人臉保持在取景框內,那麼S16 Pro就可以自動清晰對焦。 作為蘊含了中華豐富底蘊的“玉”,這次被設計到vivo S16 Pro身上是再合適不過的。 作為綿延了數千年經典審美的載體,玉之美,美在形體的色與質,亦在形外的神韻上。

vivo x50pro評測: 遊戲動漫

我們採用了《王者榮耀》作為測試專案,可以看到半小時的遊戲它的平均幀率為 vivo x50pro評測2025 117。 7fps,而且幀數並沒有很大的波動,作為一款這麼輕薄的手機,能夠擁有這樣的遊戲表現屬實讓我很驚訝。 以上兩張照片則是使用“閃光人像”模式拍攝的,在這個模式下拍攝,閃光燈會預設開啟,並在拍攝的時候閃爍,為人臉補光,可以看到人臉的光線非常柔和,膚色看起來很嫩,效果大減齡,成片效果很贊。

vivo x50pro評測: 螢幕及音質

而且同樣擁有 vivo 非常多個人化風格設定的手機深度定製系統,確保一定啱你 style。 雖然此機的賣點明顯就是主鏡頭的微雲臺系統,但此機無論做工以及設計上都屬於拿得上手的精品。 是說,在外螢幕功能上 vivo x50pro評測 N2 Flip 跟現有的其它產品大差不差,尚不具備能稱得上殺手級的特性。

vivo x50pro評測: 鏡頭功能差異

X50 Pro+盒裝內配件有:透明保護套、Type-C耳機、55W充電器、USB-A to Type-C快充線、退卡針。 比如說下蹲躲避子彈、開鏡瞄準、放連招這些動作;再比如日常生活中的洗版、點觸、手寫,這些場景都能因為觸控採樣率的提升,而得到更及時的觸控反饋。 在這些「看似不那麼重要」的功能當中,三麥克風追音是我比較喜歡的功能,它能通過手動設置麥克風的拾音方向實現「降噪」。 而如今的X50 系列其實也不是完全讓硬件遷就著設計去做,只是相比過去「設計師負責給硬件套上好看蒙皮」的做法,現在硬件部門也要根據設計部門的想法改進裝配工藝。 但是素皮的質量比玻璃輕,所以駝色素皮版的重量反而會比「引力」要輕1 克。 與X50 Pro 相比,X50 Pro+ 的兩種材質配色很明顯要更為成熟一些,以凸顯它更旗艦的定位,不過正如越大牌越要隱藏logo 那樣,vivo 或者可以嘗試去用更隱性更高級的方式去展現自己的品牌logo。

拍照表現來看,realme X50 Pro的色彩和色調的調效很不錯,跟vivo X50 Pro相較偏向自然,但又維持蠻好的色彩增豔平衡,包括HDR效正也呈現頗佳的光感。 Vivo vivo x50pro評測 X50 Pro走的是「網美」路線,色彩濃烈,拍完的照片不用再套用濾鏡。 不過vivo X50 Pro的網美風格,用於人像拍攝上,相信比較吸引大多女生,人像主角顯得立體,不用再修片。 X70 系列是臺灣首款搭載聯發科天璣 1200 處理器的機種,經實測,效能表現令人滿意,使用時也不會有機身發熱而影響效能的狀況,能耗的控制也算出色,加上支援 44W 快充,可滿足重度使用者的需求。

這款基於 aptX Adaptive 技術的產品,在搭配 Vivo 手機時能實現超低的延遲。 聽感方面,它在高頻和中頻都有不錯的發揮,而且能提供很優秀的解析力。 官方給出的續航力是耳機本體 5.5 小時,帶盒一起是 27 小時,實際測試下來結果基本相符。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種類 AirPods 的半入耳式設計在配戴上並非適合所有人。

▲ vivo X50 Pro 電影運鏡實錄:在拍片時點選欲追焦的對象,系統便會自動將其固定於畫面中間,配合立體環繞三麥追焦,輕鬆實現電影級的運鏡拍攝。 ▲3200 萬的前置鏡頭尺寸僅有 3.96mm,和過往的產品相比可以說是又小了一圈,即便是在螢幕上開孔也不會過分破壞視覺感受。 熱門遊戲《和平精英》對GPU性能的要求更高,也是測試vivo X50 Pro遊戲表現重要的一項。 在統一解像度、畫質、幀率模式下,遊戲31分鍾,平均幀率39.6fps,平均每10分鍾卡頓次數為9.3,平均每10分鍾嚴重卡頓次數3.9次,詳細數據具體如下圖。

在這種情況下裝置的溫度的確是不怎麼高,但流暢度也是明顯打了折扣。 夜景模式除了可以用主鏡頭拍攝,也可以使用超廣角或望遠鏡頭,更提供超級月亮以及星空拍攝,增加手機攝影的可玩性,VIVO夜景模式的特別還有風格濾鏡,讓夜晚的美麗不只一種呈現方式。 Realme X7 Pro 螢幕覆蓋第五代康寧大猩猩玻璃和 VIVO X50 Pro 一樣都是配備6.5吋AMOLED,在規格上沒有差別, 差別主要是在螢幕更新率與觸控採樣率。 近幾年在挑手機的時候,有沒有發現「螢幕更新率」這個詞一直出現,甚至成為各家廠商主打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