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der2411大著數2025!內含rider24絕密資料

它可以爲入門跑者建立比較正確的選鞋標準,並不是極致的軟或者彈就是優秀跑鞋的標杆,它不是一腳就讓人驚豔的跑鞋,但各種緩震材料各司其職,造就了流暢的跑步效果。 對於進階跑者來說,它出色的反饋甚至能用來進行節奏跑訓練 ,日常有氧訓練也絕不拖沓。 官方的推薦是適合全馬完賽時間430的跑者,顯然,它的適用人羣很廣泛,除了適合大衆跑者的日常跑步需求和作爲跑馬戰靴,精英跑者用它進行日常訓練也是非常舒適,原因就是它非常流暢的跑步感受,即使它有着12mm的高落差,我在使用全掌落地時也能流暢的過渡。 在穿着24跑步時,我不由自主的就想到了飛馬37,24在跑鞋定位和耐克飛馬是對標的關係,鞋重和價格也是非常接近,適用羣體同樣非常廣,與飛馬37不同之處在於,雲波浪片的加入比飛馬37更具支撐力。

11月4號收到鞋子的時候,在家試穿了一會,第一感覺就是鞋子很硬,鞋面的包裹性很好,彈力不錯,腳趾在裏面隨意動的時候不會有緊繃感,很貼合腳。 2020年的7月份,日本著名跑鞋廠家美津濃髮布Wave Rider系列的最新一代跑鞋,Wave Rider 24,我們稱爲大V24。 前掌切割溝槽採用傾斜角度顆粒設計,增加抓地力與觸地反應,對於中前足落地跑者,提升操控靈敏性,也有助於速度的提升。 rider24 Wave Rider 24 鞋面採用雙層機能性網布,在針對透氣性的位置有斜角開口,會隨著腳掌彎曲而擴張收縮,帶來增加氣體交換流動的改變。 因應亞洲腳掌寬度普遍較歐美人士略寬的現象,Wave Rider 24 同樣推出寬楦版,提供跑者更多選擇。 在穿上這款跑鞋,我的前掌與腳趾部位擁有足夠活動空間,減輕雙腳的束縛與壓迫感。

rider24: 跑鞋

總的來說,Wave Rider 24絕對是跑者特別是入門跑者必備的緩震跑鞋,各方面的素質都非常的均衡,沒有什麼短板,加上打折後超高的性價比,屬於閉眼入的鞋款,它絕對能作爲很多跑者人生中第一雙跑鞋。 整個的訓練效果相當不錯,比預期的效果好太多了,如果不是時間的問題,還準備在刷三個400米,湊個整數。 大V的中底有Wave Cloud雲波浪片+U4ic+Enerzy中底組成。

  •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裏,Wave Riders的更新都只在鞋面或者鞋底做一些小改動的升級,Wave Rider 24和前作23相比有了比較大的改動。
  • 鞋面網眼的透氣性還是不錯,但是在這種三伏天跑步,腳底的灼熱感明顯,主要問題還是出在厚實的Ortholite鞋墊上,Ortholite鞋墊一方面提高了柔軟腳感,另一方面因爲過於厚實,導致鞋墊的散熱較差,不過在這種炎熱的天氣下,想要足底有透氣效果,也只能在鞋底做開窗設計了。
  • 據稱具有前所未見的高回饋性大底,能夠減少與地面接觸時的能量消耗,將能量重新反饋給着用者。
  • 2020年的7月份,日本著名跑鞋廠家美津濃髮布Wave Rider系列的最新一代跑鞋,Wave Rider 24,我們稱爲大V24。
  • 第二次跑步時突遇大雨,在一些極易打滑的路面也絕不拉胯,抓地力給人信心十足的感覺,不用刻意收着跑。
  • 穿上 Wave Rider 24 稍微進行熱身活動,貼合的包覆感,以及鞋面及中底材質的柔軟舒適感之外,在動態伸展,已經可以感受 Wave Rider 24 的緩震回彈性能。

在這個疫情蔓延、賽事停辦的時機下體驗實測 Wave Rider 24,從跑鞋外型到實測感受,都帶來全新的體驗,更加證明 Mizuno 專注研發的精神,如同跑者精益求精的跑者魂,絲毫不因疫情而受影響,反而大膽創新、更上層樓。 經過筆者實測體驗,這款 Wave Rider 24 適合長距離的路跑訓練,也適合半馬實力 2 小時至 2 小時半、全馬實力介於 4 小時至 4.5 小時的跑者,在訓練與賽事中追求成績的突破。 Mizuno 耗時兩年獨家研發的「Mizuno ENERZY」高回彈中底材質,兼具柔軟與性能,是這款 Wave Rider 24 與上一代鞋款的最大差異,在舒適性、回彈推進動能上,都有更優異的表現。 Wave Rider 24 的大底構造採取大區塊的切割溝槽設計,導向作用的外側由後跟一直延伸到前側,前掌內側採用方向性的顆粒狀分佈,與跑者落地提腿的方向呈現傾斜的角度,輔助跑步重心轉換流暢,提供適度的抓地力但也不會過度煞車。

rider24: 跑鞋

Wave Rider 24 的中底緩震效果與回彈性能,更是明顯。 步伐轉換之間路感明確紮實,ENERZY 材質回彈中底的回饋性,減輕了硬式路面的落地衝擊,轉換成推進的動力。 在彎道加速過程,可以感受到 U4ic / 波浪片 / ENERZY 三種複閤中底材質,在柔軟緩震、穩定支撐、回彈推進方面,組成完美的分工,彼此搭配協調,實際跑感輕鬆無重拖感,更有一股流暢的推進力,中足穩定再加上大底的觸地反應敏銳,可以輕鬆地穩定操控加速,不會浪費多餘的力氣。 Ride7穿到iso2不下穿過15雙以上的ride,ride的腳感明顯比react 泡棉加持的p系列硬質,回彈反饋要更好些,ghost腳感介於兩者之間,還有水平一般又接觸的跑鞋有限的,別擺出一副教育人的態度只會氣墊氣墊的扯,你全馬240以內再來說教吧,再見。 總的來說,大V非常適合於我這樣的一個跑者,每次跑步基本是10公里起,一週做一次間歇跑訓練,一週拉一次15公里以上的長距離。 鞋子後跟的港寶面積非常大,提供強大穩定性,避免鞋子和腳後跟摩擦,產生水泡,在跑步的過程中,緊緊的貼在腳後跟。

使用在Rider 24上的是Enerzy,根據官方數據,相比U4ic,回彈性提高了15%,柔軟度提高了17%。 Enerzy應該就代替原來的U4icX,和U4ic組合成新的中底配置運用到慢跑和訓練鞋中,Enerzy core主打回彈/緩震性能,用在概念跑鞋The MIZUNO ENERZY,Enerzy Lite更輕盈,用在競速跑鞋wave duel neo。 日系跑鞋品牌尚且在一雙主打緩震的跑鞋上都能做到如此變態的支撐,並且在支撐的同時,還保證了流暢的跑步體驗,不得不感嘆日系品牌的匠心。 波浪避震片是 Mizuno Wave 系列跑鞋的最大特色,使這款跑鞋在緩震與穩定之間取得良好的平衡,而這次 Wave Rider 24 最大的創新變革,就是在中底加入了 ENERZY 回彈材料,構成全掌 U4ic 中底(上)+ 中足及後跟部位的 Wave 波浪避震(中)與 ENERZY rider242025 回彈材質(下)的複合式中底結構。

rider24: 跑鞋

MIZUNO ENERZY 美津濃實驗室耗時兩年開發,新的泡沫材料,這種泡沫材料外形上呈膠狀,可很好的儲存能量和回彈效率,更軟彈,以此達到在運動中能量損耗減少至極小,和U4icX相比,Mizuno Enerzy回彈性提高15%,柔軟度提升17%。 據稱具有前所未見的高回饋性大底,能夠減少與地面接觸時的能量消耗,將能量重新反饋給着用者。 鞋面採用的是Engineered mesh工程網面材質,這種材質的透氣和彈力非常好,鞋面上有規律的透氣孔,增加透氣性,鞋面上還有DynamotionFIT動態貼合系統,在跑步時提供優秀的貼合效果,緩解鞋子對足部的壓力。 大V是美津濃系列跑鞋中壽命最長的一個系列跑鞋,目前已經出到第24代。 1997年推出的第一款Wave Rider 1時,就已經使用上了機械緩震波浪片科技,並且一直使用至今,可見其是多麼執着,24年打磨一項科技,這也符合日本的匠人精神。

rider24: 跑鞋

回到Rider 24,官方說緩震性能比前作高出6.7%,能量反饋提高了12.1%。 42碼單隻鞋重280克,對於一款旗艦型的緩震跑鞋來說,重量的控制算合格,一體式的透氣工程網布鞋面,使用熱壓加強鞋身的支撐,沒有多餘的走線,其實在23代上,就去除了rider系列一直在腳趾處使用的皮革覆蓋層,這也是時下跑鞋潮流之一,使跑鞋更具流線型。 鞋面網眼的透氣性還是不錯,但是在這種三伏天跑步,腳底的灼熱感明顯,主要問題還是出在厚實的Ortholite鞋墊上,Ortholite鞋墊一方面提高了柔軟腳感,另一方面因爲過於厚實,導致鞋墊的散熱較差,不過在這種炎熱的天氣下,想要足底有透氣效果,也只能在鞋底做開窗設計了。 腳後跟部分從U4icX換成Mizuno Enerzy,Enerzy提供柔軟的緩震,中間銀色的雲波浪片提供堅實的支撐,上層的U4ic提供一定的回彈力,跑動時中底發生形變,雲波浪片爲足跟提供了穩定的支撐並繼續分散跑步時的衝擊力,足跟不至於深陷在泡棉之中,造成卸力感,落地時先後形成柔軟緩震,穩定支撐和回彈推進,反饋力明顯,同時還解決了減少內翻和跑步中足部位移的問題。 和上一代相比,緩震性能提升了約6.7%,能量回饋提升了約12.1%。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裏,Wave Riders的更新都只在鞋面或者鞋底做一些小改動的升級,Wave Rider 24和前作23相比有了比較大的改動。

rider24: 跑鞋

其中 ENERZY 材質,是 2020 年 Mizuno 最新發表的中底科技,強調能量回彈性,是這款 Wave Rider 24 最令人驚艷讚賞的改變,在外觀配色上,大膽的亮色系漸層中底讓整雙鞋更加鮮活。 第一次上腳,中底真的是硬邦邦的,包括在做熱身的時候也有那樣的感覺。 5公里之後,前掌的軟彈感開始出現了,沒有之前的那麼硬,同時鞋後跟的U4ic+雲波浪片+ENERZY的三明治組合開始體現出它們的威力,雲波浪片做到了軟和韌的良好平衡,踩下去時軟軟的感覺,沒有陷下去的感覺,而是立馬給你彈回來,一浪接一浪的推力,非常適合腳後跟落地的跑者,能夠有效的吸收地面的衝擊力。

rider24: 跑鞋

銀色的Wave Cloud雲波浪片從中足位置一直覆蓋到鞋後跟的位置。 rider242025 我是真不知道rider比飛馬,ride要硬是怎麼得出來的結論,這人肯定就沒穿過20代以後的rider,被說了還嘴硬。

rider24: 跑鞋

第二次跑步時突遇大雨,在一些極易打滑的路面也絕不拉胯,抓地力給人信心十足的感覺,不用刻意收着跑。 這是我的第一雙美津濃跑鞋,耐久度我不敢說,但是網上很多跑者都反饋,美津濃的跑鞋是最耐磨的,跑了800公里、1000公里,甚至有的跑了1500公里,鞋底還是沒磨壞。 大V24的提速效果非常不錯,一雙入門型緩震跑鞋,做到這樣,確實下苦功夫了,鞋底的X10耐磨橡膠加上機械緩震片,都給提速帶來強勁的動力,並且腳後跟的港寶和鞋面的包裹性,緊緊的包裹住雙腳,穩定性也是槓槓的。 Wave Rider 24 與上一代 Wave Rider 23 相較,緩震性能及能量回饋上,都比上一代提升了不少。 另外一個特點就是 Wave Rider 24 的輕量感,在長距離跑步中的腳感輕盈,可以輕鬆提速。 進行坡道路面的訓練,Wave Rider 24 複合式中底材質的推進能量減輕了大腿肌力上的負擔,大底的抓地力增加了坡道上的步伐穩定性,ENERZY 材質的回彈動能,也讓坡道步伐更容易操控、更輕鬆。

rider24: 跑鞋

今天總算穿了這代,剛上腳的感覺是比23代和25代都硬一些,應該比較適合大體重或者喜歡偏硬一點腳感的人。 你說的飛馬和ride我都有,而且都穿了一段時間,ghost沒穿過不好說,飛馬36的氣墊你沒看過? Ride 10我穿過,比飛馬軟一點,但是還是沒有rider 20-23代軟,作者這款24代反而倒是剛上腳比較硬,可能需要踩開,別動不動就懟別人,既然別人寫了那麼長篇的評測,說明是對美津濃比較喜歡或者實際穿過,你又對美津濃有多少了解? 相當於慢搖,只有這樣的配速才能真實的感受到一雙鞋子給你帶來的直觀感受。

rider24: 跑鞋

從上圖可以看到一條彎彎的曲線,從鞋底前掌,延伸到鞋後跟,越到腳後跟,曲線越大,可以看到銀色的Wave Cloud雲波浪片,這是美津濃的SmoothRide步態引導科技,儘可能的減小調整步伐的幅度,保持跑動時鞋底和地面接觸的平穩順滑。 鞋底使用的是超級耐磨的X10碳素橡膠,比普通的橡膠耐磨性更高,同時加強腳後跟摩擦力。 和23代相比,24代的大底橡膠形狀做了改變,摩擦顆粒變得更小,增加和地面的摩擦力,遇到有水的路面也不會打滑。 rider242025 我在雙十一的時候也入手了一雙Wave Rider 24大阪馬拉松定製版。

疫情當前再加上炎熱的夏季,調整練跑節奏,測試 Wave Rider 24 跑鞋在不同路下的反應能力、避震效果以及跑步效率,同時考驗跑鞋的散熱性、透氣性、排汗性。 穿上 Wave Rider 24 稍微進行熱身活動,貼合的包覆感,以及鞋面及中底材質的柔軟舒適感之外,在動態伸展,已經可以感受 Wave Rider 24 的緩震回彈性能。 跑齡 13 年,在政府機關擔任公務員的業餘跑者,剛開始基於健康休閒紓壓而跑,從 10 公里到半馬,漸漸產生對跑步的興趣。

rider24: 跑鞋

11.1發貨,11.4就收到貨了,11.6穿着刷了一個半馬,下面根據自己的體驗,寫下了這篇人肉測評文章,如有不對的地方,請指正出來。 過去 Rider 系列跑鞋往往給人厚重感,在追求速度上難免令人遲疑,但是這次 Wave rider242025 Rider 24 實測經驗,由於中底材質的進化,在跑鞋整體的重量上有明顯的減輕,靈活操控性也明顯提升。 對體重在140斤以內的男跑者和體重在110以內的女跑者,大V同樣合適,良好的緩震性能,不會傷膝蓋和跟腱。

rider24: 跑鞋

2020 年夏季對於跑者們而言,無疑是一個超悶的季節,除了天氣悶熱之外,各地賽事的停辦取消,似乎也打亂了原本的訓練與驗收的規畫,換個角度想,少了密集的賽事,利用這次機會,調整身心狀態,沉潛訓練,迎接下一場賽季的來臨,或許更能提升表現。 20又不是沒有穿過,請你多穿穿不同品牌的跑鞋就知道了,rider是本人最早穿的跑鞋之一。 穿過不同品牌的跑鞋纔開始覺得越來越硬,這雙鞋是和saucony ride kinvara一樣穿過最多代數的,俺評價還是比較靠譜的而且身邊的跑友大多都是這麼認爲。

民國 100 年進入全程馬拉松領域,迄今完成 80 多場全馬,2 場 54 km 超馬。 平均月跑量約 300 公里,近年陸續擔任國內多場賽事的配速員任務,分享個人的跑步經驗,以穩定配速帶領跑者順利完賽。 外底紋路改爲內測點狀,外側類似華夫格的紋路,這種紋路的抓地力和蹬地反饋都很出色,一般這種日系跑鞋,在鞋底方面都不太會出現翻車,抓地、耐磨都不用擔心,從以往的經驗看,耐久度甚至會讓你感動到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