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io耳機2025必看攻略!(震驚真相)

儘管 Fidelio T1 真的是一顆不算小的藍牙耳機,但在聽過他的音質以後,種種的特點都會讓我聯想到Sony 的 WF-1000 XM4。 而這次AirPods Pro 2 用上了最新的H2晶片,在音質上對比過去可以說是有不小的躍進,尤其是在中低音的表現更加強勁。 操作手勢上,滑動耳機桿的設計也讓調整音量更加方便,且不會一下子就調整了太多。 +外型做工細緻MOMENTUM True Wireless 3作為聲海旗艦無線藍芽耳機的第三代,也是聲海將消費級產品的業務易主到Sonova後推出的首款旗艦耳機,外觀上與前兩代圓圓的造型不同,反而更靠近了旗下中階的CX系列那種比較方正的線條。

在降噪方面,有感降噪周遭噪音;通透模式有許多段數可以調整,非常不錯;通話表現實測人聲部分可以收錄的蠻清晰立體的,雖然稍微小聲了點,但不妨礙溝通。 比較遺憾的是它雖有支援App,但不能自訂EQ,是小小可惜之處。 Philips TAT5506搭載了自家ANC Pro主動降噪技術,開啟後在音量方面約能隔絕掉70%的外界噪音,降噪效果有感。

studio耳機: 選擇語言

200毫秒以下的延遲度一般使用者在聽音樂、看劇就很難感知到延遲,如果是有玩手遊需求的朋友,最好找延遲度壓在100毫秒以下的,但還是必須說明,即便是有線耳機也會有延遲,所以大家不必追求零延遲的體驗。 舉例來說,以目前1K內的價位,像是小米、MPOW這種主打平價、CP值取向的品牌,完全能做到穩定的配戴和藍牙連線,並且音質表現甚至會高於預期。 為了讓大家瞭解Studio 3 的降噪效果,我在6 個不同場景下,4 種不同分貝數下記錄了Studio 3 開啟Pure ANC 後,我的主觀感受。 本次測試環境分貝數的設備為iPhone 上的App——分貝測試儀(因此,鑑於這兩方面的原因,下面的記錄僅供參考,與實際可能會有出入)。 Beats 表示,Pure ANC 除了能實時以每秒高達50,000 次運行聲音校準來監測用戶在不同環境下的噪音並加以消除之外,還能測量到因撥頭髮、調整眼鏡、觸碰耳朵以及頭部的動作等日常活動引起的噪音,並進行相應的調整。

  • 如果耳機並非與裝有 iOS 11 或以上版本的 iPhone 配對,則可以使用「Beats 更新工具」更新韌體。
  • Sudio 的可攜式揚聲器可以輕鬆裝入您的包包中,釋放出強而有力的聲音。
  • 尤其現在受到疫情影響,人們遠距上班上課、視訊會議的需求量大增,在通話的表現上也是值得關注的一點。
  • 儘管Studio 3 在基礎功能上,對比普通無線降噪耳機,是幾乎完全相同的。
  • 10.6mm動圈單體的設計,讓低頻呈現的下潛與前推力十足,還有動鐵補足的高音區段,因此三頻間能夠產生很棒的空間分離度。

環境太多藍牙裝置,也會增加連線的困難性(ex. 在捷運或是展會這些人潮擁擠的地方)。 請到空曠的地方試著連線看看,或是進到手機的配對(閃爍)模式,再試著進行配對。 Fidelio studio耳機2025 T1 使用了10mm的單體直徑,確保了音質的推力,並支援LDAC編碼。 如果說我們以前開箱過的soundcore Liberty 3 Pro是保留中高頻與人聲細節的佼佼者,那麼 Fidelio T1 studio耳機2025 就是在低頻與樂器背景聲呈現的強者。 Philips 過去在 Fidelio 系列推出的多為耳罩式耳機,因此也能比較好理解Fidelio T1 在空間感呈現的優異程度,適中的殘響也加深了聽感的厚度。 +支援蘋果專屬空間音訊AirPods Pro一代在經歷兩年多後,終於在2023年迎來了後繼更新,耳機本體的外觀上與一代相比並沒有太多變化,主要的變化在於充電艙新增了一個掛繩開孔,跟多了會發出聲音的揚聲器配置,幫助使用者在弄丟充電盒時可以更快速的找到。

studio耳機: 開啟或關閉 Pure ANC

開啟 studio耳機 ANC 或通透模式時,聆聽時間最長可達 5 小時,搭配充電盒則最長可達 15 小時。 如果還需要更多電力,在電量不足時,透過 Fast Fuel 閃充技術充電 5 分鐘,即可擁有最長可達 1 小時的播放時間3。 這次 Sudio T2 加入了「環境音模式」,開啟之後,耳機會透過麥克風拾取外界的聲音,如此一來即便戴著耳機,使用者還是能跟外界互動、聽到環境的聲音。 T2 的「環境音模式」的效果出乎意料地自然,可以清晰聽到別人說話的內容,也不會太悶,我還蠻常使用的。

  • 有些耳機在出廠後,可能原始的版本有些小災情或是需要新增功能,這時廠商就會更新韌體去解決。
  • 而且有支援入離耳偵測功能,拿下耳機便會自動暫停影片或音樂,再戴上就會自動播放,實用性大增。
  • 真無線藍牙耳機的連線距離、連線穩定度,與其搭載的晶片息息相關。
  • 因為耳機能夠完全藏在耳窩之中,加上 5g 的輕量和新增的 IPX4 防水保護,讓 Beats Studio Buds 也是一款可以帶去運動的真・無線耳機。
  • 在面對編曲比較豐富、複雜的歌曲,比如蘇打綠的〈Tomorrow Will Be Fine〉時,ETT 沒辦法表現出良好的層次感,雖然聽得到各個樂器的聲音與細節,但是分離度不足會導致聽起來全部混在一起。

▲ 盒裝內所有內容物如上圖,包括 Sudio T2、四組不同尺寸的矽膠耳塞(其中一組在耳機上)、一條 USB-C 充電線、說明書,以及一片螢幕擦拭布。 ZETAIL 為臺灣知名資訊媒體網站,以客觀和生活化為中心目標,致力於告訴消費者產品最真實的使用感受與推薦最優質的產品給消費者。 ‡Siri 可能無法適用於所有語言或地區,功能可能因地區而異。 9 Siri 可能無法適用於所有語言或地區,功能可能因地區而異。 無需擔心要在音質與輕便性之間做出選擇 – 我們懂您的心聲。

studio耳機: AirPods Studio 耳機功能揭祕:支援配戴位置感測、自定 EQ 音效

而 Sudio T2 採用了波束賦形麥克風技術,能夠利用耳機上的多個收音孔,讓通話的聲音更收斂更清晰。 以外觀來看,Beats Studio Buds 其實是當相吸引的,因為它就是大家都很希望的「無桿版本 AirPods Pro」,機身只是圓鼓鼓的一顆豆形耳塞,外側是一個有如按鈕般的小把手(上圖),上面的亮面外飾板居然還是一個實體按鍵。 因為耳機能夠完全藏在耳窩之中,加上 5g 的輕量和新增的 IPX4 防水保護,讓 Beats Studio Buds 也是一款可以帶去運動的真・無線耳機。 不過半開放式耳機也有一個問題,就是戴上去的時候,始終可能會有一些不夠穩固感覺。 廠方也知道可能有用戶會遇上這個問題,因此在包裝盒內附送四對不同尺寸的矽膠耳機套,套著耳機聽筒位置,當中三對矽膠耳機套更是附有不同大細耳翼,本身筆者使用最細的「L1」矽膠耳機套,都已經覺得戴得十分穩固,矽膠耳機套可以「啜」住耳機於耳窩內,不易移位。 由於Sudio NIO具備IPX4防水機能,想去跑步或做Gym時使用的話,最好換一個帶有耳翼的矽膠耳機套才使用,令耳機更加穩固,不易意外跌落。

studio耳機: 【耳機評價】Sudio E2 使用半年後完整評價,是否真的便宜耐用音質又好?

單次7小時的超長續行(飛日本都能來回了)、10公尺的接收距離,這些都是能讓真無線藍芽耳機使用更為便利的。 就這樣多了一條小掛繩點綴,就有更多的攜帶方式,也與一般的充電盒做出很鮮明的區別。 不同於上一代扁圓設計,這一代Tolv的橢圓柱設計,讓充電盒體積更小,更容易外出攜帶。 在面對編曲比較豐富、複雜的歌曲,比如蘇打綠的〈Tomorrow Will Be Fine〉時,ETT 沒辦法表現出良好的層次感,雖然聽得到各個樂器的聲音與細節,但是分離度不足會導致聽起來全部混在一起。 以古典跨界樂團 The Piano Guys 重新演繹的〈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來說,ETT 的聲音缺少 BEANS+ 飽滿、包圍的感覺,在聽音樂時的氛圍感有所落差。

studio耳機: 聲音表現

同時,Studio 3 對於一些銳利、清脆的聲音也無法完全消除。 例如馬路上車輛鳴喇叭、辦公室裡的機械鍵盤敲擊聲等等,只要你播放音樂的音量還不算大,那麼你還有一定機率會察覺到這些類型的環境噪音。 不過單從官方的介紹和參數來看,我們很難感受到Beats Studio 3 降噪效果到底如何。 好在,在我體驗Beats Studio 3 Wireless 的那段時間,它剛好橫跨了假期和工作日,於是我便有了更多的時間和場景,仔細體驗Pure ANC。 不管是 Beats Studio Buds 或 AirPods Pro 都支援日常生活配戴,同樣也適合戴去運動,健身房、跑步等不要有太大動作都適合,甚至在抗汗防水等級全都相同。 Beats Studio Buds 算是 Apple 最後妥協給予 Android 和 iPhone 相容產品,目的也為了搶攻 Android 中低價市場的藍牙耳機,對於 Android 用戶和預算不足的用戶,將會多了一個可選擇抗噪耳機的機會。

studio耳機: 該買Beats Studio Buds 還是 AirPods Pro?

Studio Buds在開啟降噪後,並不會有很強的耳壓感,感覺是舒適的,不過有點可惜的是降噪效果不是很明顯,雖然能感受到冷氣機運轉聲、交通工具引擎聲等低頻噪音有減少,但減少的量不是很多,還是聽得到部分噪音。 搭載了Apple W1 晶片,透過近距離的藍牙裝置配對使其能與你的iphone其餘配置提供連接。 此外,更可順暢地切換iCioud註冊設備,方便你從iPhone通話後,切換設備到MacBook上看電影。 耳機充電 90 分鐘便可以播放長達 22 小時,如停用 Pure ANC (完全適應性抑噪) 功能更可長達 40 小時。 耳機配備 Fast Fuel 快充技術,充電 10 分鐘即可提供長達 3 小時的播放時間。

studio耳機: 與裝有 iOS 11 或以上版本的 iPhone 配對

如果讀者朋友遇到配戴上會有不適的情形,也可往更換耳機耳塞的方向去做嘗試,或許能有改善也說不定。 再來是耳道式耳機對某些耳朵比較敏感的人來說,可能會出現聽診器效應,這部分是不太能夠避免的,或多或少會出現,如果是擔心這個問題的朋友,那可能優先選擇耳塞式耳機會比較適合你。 如有遊戲方面的需求,建議讀者朋友可以選購標榜低延遲的真無線藍牙耳機。 像是:軟硬體皆支援低延遲的soundcore Life P3,就有很不錯的表現。 真無線藍牙耳機的連線距離、連線穩定度,與其搭載的晶片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