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曰覓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無也。 具造百界千如者,具、謂理具,造、謂事造。 佛說阿彌陀經 十界互具,則成百界。 故曰百界千如也。 十界者、(一)佛法界。
- 故字,承上文一句彌陀妙行,能圓轉圓證,而起當文。
- 煩惱惡,五住煩惱也。
- 而器器無非是木。
- 圓教經之如是,信順圓頓中道理。
- 始知全理即事,不執而執。
- 以人壽八萬四千歲,一增一減為一小劫。
法本無差,亦因眾生根有差殊而有四教之法也。 廣利人天者,天有四種。 (一)世間天。 如一國之主,專制時代之天子是。
佛說阿彌陀經: 為什麼唸「阿彌陀佛」?
為如來七種無上故。 表顯普攝羣機。 以人皆上善。
心不復起娑婆界中,三有顛倒,往生同居方便二種極樂世界。 不為二邊亂故,感受用身佛,及諸聖眾現前。 心不復起生死涅槃二見顛倒,往生實報寂光二種極樂世界。 《解》菩提正道名善根,即親因。 種種助道,施戒禪等名福德,即助緣。
佛說阿彌陀經: 佛說阿彌陀經(繁體)
住持三寶者,雕鑄塑畫,名佛寶。 黃卷赤軸,名法寶。 比丘五眾和合無爭,名僧寶。
今之學者,稍具世智,執著偏見,謂自心即淨土,自性即彌陀。 須知伊所謂之唯心淨土,乃將緣影之妄想,作唯心之淨土。 當知十萬億佛土外決定有一極樂世界。 所以雲,生則決定生。 而十萬億佛土外之極樂,即我心內之極樂。
佛說阿彌陀經: 淨土修行揀正辨異
乃至念百聲,千萬億聲,聲聲皆不可思議。 以心即佛,佛即心,心佛不二。 斯即法門要也。
佛說阿彌陀經: 阿彌陀佛的淨土——西方極樂世界
目連亦現大身,倍大於彼。 後又現小蟲,入龍腹,龍即攝伏。 又帝釋造善法堂,心甚喜悅。 佛說阿彌陀經 尊者現通,以火焚之為帝釋說生滅無常法,帝釋領悟。
佛說阿彌陀經: 阿彌陀佛與極樂世界
眾燈之光各遍各明,喻佛心生心共變四土莊嚴。 各人各莊嚴,俱能周遍。 眾燈之光,各遍一室。 卻似一光而不分,卻是各燈各明。
佛說阿彌陀經: 佛說阿彌陀經真義解說 (一) 緣起及疏鈔導論
佛德乃究竟之實德,即般若。 佛身乃究竟圓滿之五陰,即法身。 既法身非一非多,而為眾多之佛德。 佛德既無量,以德召名,名亦無量。 名雖無量,世所共稱者,乃不出四悉檀因緣。
佛說阿彌陀經: 佛說阿彌陀經,全文與註解
你知法犯法,你知道這有法律,為什麼還要犯法律呢? 怎麼叫信自己呢? 你要信你自己決定可以生極樂世界。 你造的罪業多,不是嗎?
佛說阿彌陀經: 佛說阿彌陀經真義解說 (四) 正釋經文
下略出六種。 迦陵頻伽,此雲妙音。 此二種西域雪山等處有之。
指上求佛道,自行也。 有情、即眾生。 指下化眾生,化他也。 總之有上求下化之功,自利利他之德,即名菩薩也。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無上正等正覺,得成無上正等正覺是成究竟圓滿佛。 「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這是第一個功德。 你念阿彌陀佛,一切諸佛都護念你,這是經文上有根據的。 「阿鞞跋致」是圓證三不退的菩薩,這是證明西方極樂世界殊勝之處。 如果是「證三不退」,圓教初住菩薩就證三不退,但是不圓滿。 他們是圓證三不退,我們去也是圓證三不退,豈不是與他們平等!
大膝尊者,答問第一。 星宿尊者,無倒亂第一。 繼道尊者,因根鈍,僅持一偈,辯才無盡,義持第一。 喜尊者,佛之親弟,儀容第一。 慶喜尊者,佛之堂弟,復為侍者,多聞第一。 覆障尊者,佛之太子。
往生彼土,見佛聞法,即是成就慧身。 不由他悟,法門深妙,破盡一切戲論,斬盡一切意見。 唯馬鳴、龍樹、智者、永明之流,徹底擔荷得去。 其餘世智辯聰,通儒禪客,盡思度量,愈推愈遠。
汝勿謂此鳥。 實是罪報所生。 佛說阿彌陀經 尚無惡道之名。 皆是阿彌陀佛。 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故佛在同居,即寂光土。 菩薩在同居,即實報土。 聲聞在同居,即方便土。 又同居即方便土。
又曰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 無邊剎海,自他不隔於毫端。 皆顯一念心性,豎窮橫遍也。
佛說阿彌陀經: 現在開始,唸佛吧!
故雖信願,必須起持名妙行,方能實證所信願之極樂世界也。 上略標,下廣釋。 是故者,承上起下之辭也。 舉實相之全體,作依正,作法報。
一生補處者,但生極樂,便臻圓三不退,候補十方佛處,決無再受輪迴者。 舉例,如彌勒觀音等。 彌勒住兜率天中,為候補娑婆世界釋迦佛處之候補佛。 觀音住安養國,為候補極樂彌陀處之候補佛。 佛說阿彌陀經2025 即是前佛將非滅示滅,此大士預待繼續前佛之後燄,而登妙覺果佛也。
故雖凡聖同居,實如石火電光,暫時相同,非究竟永同也。 佛說阿彌陀經 又天壤下,別明天上人間。 天,謂三界諸天。 唯五不還天,是三果聖人所居,餘天則無。 壤謂人間山林聖蹟。
佛說阿彌陀經: 稱讚本師 釋迦牟尼佛
具足一,就好像《大方廣佛華嚴經》。 所以這是具足一──人、法、喻,都具足了。 這是七種立題的大概意思。 又有人法立題,好像《文殊問般若經》。 「文殊」是位大智慧的菩薩,他的智慧最大,他也最聰明。
佛說阿彌陀經: 正文:動物與植物,皆悉 唸佛、念法、念僧
此法門為初入佛道,正修進階的無上妙法。 唯有當 “佛轉法輪,開經說法” 之時,才能稱為 “時成就”。 若果佛不說法,則法會難成。 聆主之語成聞,耳聞法音,心契妙理,曰 “聞”。 慧日不升,圓音不演,眾生曠劫,皆成聾瞽,不得成聞故。
極樂永離三苦,受用同佛。 佛說阿彌陀經 不同此土,對苦言樂。 淨土永離三苦,故名極樂。 《解》此論修德,不論性德。 性德則一切微塵,法爾具足四種淨穢佛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