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d硬碟9大優勢2025!內含raid硬碟絕密資料

近年使用NAS的人越來越多,無論是企業或是個人用戶,都會選擇使用NAS來存放一些重要的資料,但是當NAS故障時會有的症狀,你都清楚嗎? 凌威科技將透過這一篇NAS的文章,帶你一一瞭解NAS的常見故障有哪些… 全部當單臺使用,第 1、2 臺都當傳統單臺硬碟機用,各自儲存不同資料,其它 3 臺當個別備份資料硬碟,每份資料最少有 2份備份,架構簡單、容易使用、管理方便,又有額外的資料備份,遺失風險也跟著降低。 【安全性】RAID 6 的使用者,是看重其容許壞兩臺硬碟,比 RAID 5的容錯機制更好的『安全性』考量,比 RAID 5多一層保障,RAID 6故障2臺硬碟後,還能夠進行正常讀寫。 上面我們有提到,基於 RAID 6 的同位校驗與運算原理方式關係,速度上肯定是會相較於其他種類的磁碟陣列來得慢,若你是相當重視 RAID速度的使用者,我們建議您使用RAID raid硬碟2025 0比較合適。

  • RAID-5 沒有對此固有的保護;但是,可以在事件標頭中內置對數據的縱向奇偶校驗,例如校驗和記錄計數 ,以標記問題。
  • 硬體 RAID 使用專用的 RAID 控制器來管理已安裝的磁碟,而軟體 RAID 則是透過您已安裝的作業系統中的軟體來執行相同工作。
  • 要特別說的是這防震盒超級好用,無論是送修、單純儲存放置硬碟等都可以把這防震盒留下來擺放保護硬碟。
  • 既然已知『RAID 虛擬架構』如此脆弱,實務上當然是愈少層愈安全;但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市面上出現一大堆『多層虛擬架構』的RAID。
  • 近年使用NAS的人越來越多,無論是企業或是個人用戶,都會選擇使用NAS來存放一些重要的資料,但是當NAS故障時會有的症狀,你都清楚嗎?

這些陣列之間的差異在於需要多少磁碟及如何運用以增強效能,同時在遺失資料前先捨棄一個或多個硬碟。 RAID 6是RAID家族中的新技術,是從RAID 5基礎上擴展而來的。 兩個獨立的奇偶系統使用不同的演算法,資料的可靠性非常高,即使2塊磁碟同時失效也不會影響資料的使用。 至少需要3顆硬碟組成,將資料和相對應的奇偶校驗資訊平均儲存到每塊硬碟上。

raid硬碟: 應用

▼ raid硬碟2025 因此,在硬碟挑選上,如果你需要組多槽磁碟陣列,那選擇有 RV Sensor 的系列硬碟會更好,或者就是選擇 MTF 高設計 24/7 全時使用的企業級硬碟也是個方向。 但如果是一般家用電腦,反而考慮保固及售後服務的部分會更佳。 當然選擇你要使用了 NAS 之後,最主要的目標就是安裝硬碟進行資料儲存等使用,因此緊接著的步驟就是購買適合的硬碟安裝於 NAS。

  • 硬體輔助磁碟陣列(Hardware-Assisted RAID):需要一張基於Fake RAID的RAID卡,以及廠商所提供的驅動程式,但此類RAID卡仍然通過CPU進行運算。
  • RAID 50在底層的任一組或多組RAID 5中出現1顆硬碟損壞時,仍能維持運作,不過如果任一組RAID 5中出現2顆或2顆以上硬碟損毀,整組RAID 50就會失效。
  • 意思是:容許這組「RAID磁碟陣列的硬碟」可以Offline(離線)、故障,但這一個「儲存的空間」還是可以正常讀取裡面的資料,但是當RAID磁碟陣列的硬碟有異常甚至故障,最重要第一件事就是盡快將重要的資料備份再執行Rebuild(重建)。
  • EXT4 和 BTRFS 是 Linux 系統常用的兩大磁碟格式,在你安裝完硬碟需要格式化時,便會出現這兩個選項。
  • 兩個獨立的奇偶系統使用不同的演算法,資料的可靠性非常高,即使2塊磁碟同時失效也不會影響資料的使用。

因爲有鏡像硬盤做數據備份,所以RAID 1的數據安全性在所有的RAID級別上來說是最好的。 但無論用多少磁碟做RAID 1,僅算一個磁碟的容量,是所有RAID中磁盤利用率最低的一個級別。 睿卡科技於業界擁有許多救援成功案例及客戶給予優良資料救援評價,並且協助過許多新竹科學園區的客戶救援資料,如果有硬碟、SSD、RAID、NAS、USB隨身碟、記憶卡…等儲存裝置,需要資料救援的服務,可以聯繫我們,並讓我們為您解決問題。 容錯式磁碟陣列(RAID –RedundantArray ofIndependentDisks),簡稱磁碟陣列。 利用虛擬化儲存技術,組合多個硬碟 ,使之成為一個或多個硬碟陣列組,目的在於提升效能或資料冗餘,或是兩者同時提升。 常見的NAS(網路硬碟)使用LinuxOS建立RAID,並且因為 NAS也是獨立的硬體設備,速度上雖與Hardware Controller的 RAID磁碟陣列較不一樣,但NAS對於眾多使用者來說已經足夠使用。

raid硬碟: RAID 磁碟陣列Controller Card 原理

可見 RAID Configuration 就是 RAID 架構所有組成要件資訊,萬一當 raid硬碟2025 RAID Failure 無法正常運作資料無法存取,事後需維護時,對於 RAID 資料救援來說,非常有幫助。 所以『分割區』就是儲存裝置的第一層『虛擬架構』分割區易遭破壞,隨便不明或人為刪除即可輕易就破壞分割區,內部資料也無法讀取,但實體硬碟,除非硬體機件 or 電路元件故障,或人為碰撞,才會破壞資料。 RAID 描述中的數字代表所配置的磁碟集合適用於哪類型的作業,其中串連陣列通常稱為 RAID 0,而鏡像陣列則稱為 RAID 1。 在使用串連陣列和鏡像陣列時,還會有其他陣列類型存在,稱為 RAID 10、RAID 5 和 RAID 6。

另外除了透過 S.M.A.R.T 資訊來觀察硬碟外,Ironwolf 系列還能搭配 NAS (Synology、QNAP、ASUSTOR)提供 IHM 的環境預測監控機制。 另一個影響硬碟壽命及工作狀態的就是溫度了,有一套好的系統能隨時監控硬碟工作時的溫度特為重要,特別是當你硬碟組 RAID 陣列數量一堆,造成的廢熱影響硬碟速度及長期下來的壽命則不太好。 因此在硬碟的挑選上特為要注意溫度的表現,但這種數據還是要實際測試才知道,因此只能透過爬文來在購買前瞭解。

raid硬碟: 磁碟陣列相關客戶類型

鉅亨科技專研VM虛擬化多年,能夠快速將故障的虛擬機資料成功救出。 RAID 1是所有RAID等級中組成成本最高的一種,儘管如此,人們還是會選擇RAID 1來保存那些關鍵性的重要資料。 RAID1的磁碟陣列,因為可以容許其中一個硬碟故障,並且保有資料,因為兩顆硬碟的資料是同步讀寫,只要硬碟不是同時故障,不會影響資料的完整性。 假設使用兩顆1TB的硬碟,建立RAID1的磁碟陣列架構,電腦或裝置以總容量1TB為使用的空間,不會是兩者相加的2TB,也不是兩顆1TB。 ,是常用於備份資料的一種方法,如果不幸其中一顆硬碟故障,另外一顆硬碟還有資料可以讀取,因為是鏡像的功能,實際可用容量的空間僅有計算一顆硬碟。

raid硬碟: RAID 磁碟陣列的由來

RAID的功能是把多個硬碟組合成為一個硬碟,因此,作業系統只會把它當作一個實體硬碟。 RAID常被用在伺服器電腦上,並且常使用完全相同的硬碟作為組合。 由於硬碟價格的不斷下降與RAID功能更有效的與主機板整合,漸漸的也成為一般用戶的選擇,特別是需要大容量儲存空間的工作,如:視訊與音訊的製作。

raid硬碟: 採用 Duplicate 方式,觀念上整組 RAID 備份

總之 RAID 並非『容許故障,還可正常存取』,RAID 最終一定會故障,且又因幾乎 24H 不關機,耗損更嚴重,故障是無法避免的,所以一定要有完善的備份機制。 RAID 內是儲存企業重要資料,很擔心資料遺失,但如何規劃備份機制? 觀念上只是備份 RAID 內的資料,非備份整組 RAID,當成只是備份單臺硬碟內資料即可。 HP Array Configuration Utility 提供安裝、管理功能,非常好用,但因 HP 屬高階機種,功能強且複雜, 建議初學者使用Create Array 預設設定,一步一步安裝即可,勿任意更改參數。 在 RAID 還沒發明前,都是以單臺硬碟作為使用,當第 1 臺硬碟存滿後,必須再加裝第 2 、3 臺⋯⋯來儲存資料,這個時候因為每臺硬碟當中存放了不同的資料,就必須在各硬碟之間切換找資料,非常不方便。

raid硬碟: 使用 RAID 6 的建議、結論

以RAID 50最小的6顆硬碟組態為例,先把6顆硬碟分為2組,每組3顆構成RAID 5,如此就得到兩組RAID 5,然後再把兩組RAID 5構成RAID 0。 爲了達到容忍任意兩塊磁盤失效的目的,需要計算兩種不同的綜合解碼。 其中之一是P,可以象RAID 5那樣經過簡單的異或計算獲得,而另一個不同的綜合編碼則比較複雜,需要利用域論來解決。 與 RAID-4 一樣,有效大小是 N-1 個磁盤的大小。

raid硬碟: NAS RAID 容量計算器

用 2 組相同廠牌、機型、容量的 RAID,一臺是 Primary,另一臺是 Secondary,資料同步寫入 2 組 RAID。 Duplicate 方式,我並不將此方式歸為『備份 Backup 』,正確說法應是『同步重複存取 Duplicate 』。 因是用單臺硬碟來『備份資料』,備份愈多份,風險愈低,如有 2 份備份 + 原 RAID 內資料,就共有 3 份資料,風險是 1/3,已很保險。 萬一硬碟無張貼順序編號,日後當維護時 3 臺硬碟都同時抽出來檢查,但因廠牌型號相同,外觀也相同,一定無法分辨硬碟原順序。 RAID 安裝前,第一件重要的工作,就是先檢查每臺硬碟是否有張貼順序編號『HD0、HD1、HD2….』? RAID 已有 RAID 0、RAID 1、RAID 5、RAID 5+spare、RAID 6,…..等級,未來還有可能繼續推出其它新等級,現有等級要完全暸解選出適用等級,已很頭痛。

raid硬碟: 速度、效能

如果你選擇的 RAID 形態是 SHR 或是 SHR-2,未利用的空間將被視為 “為擴充保留的空間”,其餘的 RAID raid硬碟2025 形態將視未利用的空間為 “浪費的空間”。 例:檔案的第1 Block 寫入第 1 臺硬碟,第 2 Block 寫入第 2 臺硬碟,第 3 Block 寫入第 3 臺硬碟……..當日後讀取時,也須先讀取第 1 臺硬碟的 Block,再讀取第 2 臺硬碟 Block,再讀取第 3 臺硬碟 Block…. 即可,不必特意追求可能一輩子都用不完的高容量,或一輩子都用不到的功能,3-5 年限到期後,汰舊換新時,廠商還會有新機種供選購。 『實體硬碟 Physical Drive 是可以拿在手上,虛擬磁碟 Virtual Disk 雖然可用但是手卻摸不到抓不到』。 建議先諮詢專業 RAID 資料救援廠商,如損毀狀況輕微,工程師會帶您一步一步解除危機,且不見得會收費。

Array 晶片獨立運算,有獨立的讀寫Channel,memory…因不加重作業系統負擔,讀寫速度極快。 既然已知『RAID 虛擬架構』如此脆弱,實務上當然是愈少層愈安全;但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市面上出現一大堆『多層虛擬架構』的RAID。 不論分割區數量、容量如何改變,這臺硬碟的實體容量1TB是無法改變的;所以硬碟是『實體 Physical』的,分割區 Partiiton 就是『虛擬 Logical』出來的。 因是作業系統內建,所以運算時會加重作業系統負擔,存取速度慢。 RAID 5與RAID 0的組合,先作RAID 5,再作RAID 0,也就是對多組RAID 5彼此構成Stripe存取。 由於RAID 50是以RAID 5為基礎,而RAID 5至少需要3顆硬碟,因此要以多組RAID 5構成RAID 50,至少需要6顆硬碟。

raid硬碟: [MYTH #3] RAID 差異?實測各種 RAID 速度

Server 通常是 24H 不關機,也就是說一年可能只開機一次。 只要開機成功後,系統的控制權 raid硬碟 System controller 就交給檔案管理 File manager,接下來開機硬碟幾乎沒工作可做,開機硬碟磁頭也不會忙著讀寫。 Server 的 Windows or Linux 開機系統安裝單獨一臺硬碟,而 RAID 是高容量儲存設備,是當做的 File Server 存放檔案。 RAID 購買時原廠應該都已安裝設定完成,可以直接使用。 因RAID 原理架構複雜,不建議自行安裝使用,建議還是使用原廠的預設安裝模式,日後萬一故障時,原廠也較易處理。 使用者如已閱讀 『RAID 種類、等級』….相信足以有能力選擇適用機種,接下來此篇『RAID 安裝』只是說明安裝的基本常識,進階的技術因為要有各廠牌設備實作,無法在此討論。

我在幾年前硬碟的挑選上主要以企業級及 MTBF 指數為主,即使還將陣列用的兩顆硬碟分開購買避免批號相同,但還是免不其難的被某牌黃標企業級 3TB 給雷了 QQ。 後來也購入了 NAS 主機,但紅標負評太多,因此便想說可以嘗試看看 Seagate 的新產品線 – Ironwolf(目前用到現在兩年經驗是頭好壯壯(後續會補充))。 主流 NAS 通常會擁有 2 ~ 4 個以上的硬碟槽,甚至高階機種還有 8 Bay 以上。 舉例來說,Synology DS218+ 標示 2 Bay ,這樣就是指擁它有兩個硬碟槽,每個分別可以插上 14 TB 的硬碟。 因為 NAS 通常會講究資料的安全性或者追求硬碟的速度,因此在多槽設計之下可以做更多軟硬體邏輯陣列的應用(RAID)。 有些機種可能無法支援特定容量的硬碟,但仍能透過其他種組合或是與擴充裝置搭配,以達成容量總數。

raid硬碟: 技術文章

考量RAID6容許故障兩臺硬碟機的情況下,已提供RAID 6 用戶相當充裕的時間將問題排除、RAID rebuild,若您真的非常擔憂您的RAID 6會遇到不可控的風險發生,當然,我們再進一步考量是否要將您的RAID 6增加Spare設定。 但在同時擁有多槽的主機之內,硬碟的部署及運作環境就更容易受到其他硬碟的幹擾。 加上硬碟磁軸旋轉運作時會震動,更容易引起「共振」影響其他顆硬碟,此時針對硬碟震動及幹擾的硬體設計(如平衡馬達、RV raid硬碟 感應器等)在多 Bay 的機器中就特為重要,有如一些官方數據更是建議 NAS 採用的硬碟最好有專屬設計。

raid硬碟: RAID 磁碟陣列是虛擬磁碟 -「Virtual Disk」

因此,只要RAID 5磁碟陣列上的任一塊硬碟上的資料丟失,可利用剩下的資料和相對應的奇偶校驗資訊推算出來。 RAID 1+0 則可以在犧牲 RAID 0 的優勢下正常運作 ,RAID 1+0 巧妙的利用了 RAID 0 的速度以及 RAID 1 的保護兩種特性,不過它的缺點是需要的硬碟數較多,因為至少必須擁有四個以上的偶數硬碟才能組成。 至少需要2個硬碟組成,將資料分散並同時寫入不同硬碟裡;讀取資料時,需要同時讀取各硬碟的資料,來組成一個完整的檔案。 適用於音、視訊訊號存儲、暫存檔案的轉儲等對速度有極高要求的資料 。 ,資料如果非常重要,除了RAID磁碟陣列一份備份,必需在其他裝置也要有一份備份(例:Backup RAID Server、外接硬碟、NAS…等)纔可以得到最安全的保障。

raid硬碟: 簡易、方便的 RAID 備份方式

它擁有一個鏡像條帶陣列,硬碟裡其中一個條帶就是一個是由3組以上的RAID 5組成RAID 3硬碟陣列。 RAID 01則是跟RAID 10的程序相反,是先鏡像再將資料到分割兩組硬碟。 它將所有的硬碟分為兩組,每組各自構成爲RAID 0作爲最低組合,而將兩組硬碟組合爲RAID 1運作。

raid硬碟: RAID 磁碟陣列是虛擬架構的解析

在運作中,取決於 RAID 層級不同,資料會以多種模式分散於各個硬碟,RAID 層級的命名會以 RAID 開頭並帶數字,例如:RAID 0、RAID 1、RAID 0+1、RAID 1+0、RAID 5、RAID 6…等。 每種等級都有其理論上的優缺點,不同的等級在兩個目標間取得平衡,分別是增加資料可靠性以及增加記憶體(羣)讀寫效能。 工程師搶救資料完成後由使用者親自確認檔案,開啟檔案是否正常及確認是否救出重要資料,確認沒有問題才會收取報價費用並將資料交付。 由各個工作的部門各別用單顆硬碟、外接硬碟自行備份,就算有使用RAID磁碟陣列也是需要做好備份,避免資料讀不到的困擾。 如果RAID磁碟陣列的硬碟還在容錯的範圍內(例:RAID5容許一顆硬碟Offline、RAID6容許兩顆硬碟Offline),建議先將重要資料進行備份再更換硬碟進行重建(Rebuild)。 ,當RAID磁碟陣列其中的硬碟故障,RAID磁碟陣列的資料還可以使用、讀取,但是一定要盡快將資料備份,不能有僥倖的心態讓RAID磁碟陣列繼續使用。


Posted

in

by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