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旗艦7大優點2025!(小編貼心推薦)

其帶來了一體成型機身設計、雙 5,000 萬像四鏡包括 60x 放大顯微鏡拍攝等新功能,且標準機款更減至 4,499 人民幣(約港幣 $5,380)起,吸引力更高。 K10 系列全系配備雙喇叭,並內建有 X 軸線性馬達和 NFC,只有 K10 保留了 3.5mm 耳機孔。 處理器部分 K10 搭載聯發科天璣 8000-Max 晶片,Pro 款則使用高通 Snapdragon 888,為保證效能輸出廠方也啟用了金剛石 VC 液冷散熱。

  • 173g 的輕薄機身,減輕你我手部負擔,此外背蓋不同角度有不同顏色與光澤,且防刮耐磨,讓手指遊走時指紋不殘留,顏色有的「星河藍」、「夜海黑」 任君挑選。
  • 依舊沿用上一代產品的一體流線設計這次做了改進,更自然的過渡將前作的突兀感削減了不少,Pro版本的一體化陶瓷和素皮後蓋依舊保持著複雜的線條與工藝,這是OPPO CMF團隊絕對不願放棄的炫技好機會。
  • OPPO Find X5 Pro 搭載 5,000 萬畫素廣角與超廣角主鏡頭,皆採用 Sony IMX766 感光元件,並加入「單眼級五軸光學防手震」,透過結合三軸式感應器偏移技術、兩軸式鏡頭偏移技術及演算法,無論行進中或隨手即拍將更易於捕捉精彩瞬間。
  • 通常而言長焦副攝尤其是帶光學防抖的機型在厚度上不好控制,OPPO這款5倍變焦鏡頭通過巧妙的結構,讓整個鏡頭模組控制在5.7mm,讓高倍率帶光學防抖的變焦鏡頭塞入了正常的手機中。
  • 而按慣例本也該拿來比較的 X27 Pro,盡管也跟 Reno 變焦版賣得差不多貴,但這款手機已經是完全不同的開發方向了。

屏幕材質使用的是Samsung的E3硬屏,並且還支援120Hz的高刷新率,在擁有高刷的同時儘可能降低屏幕的是成本。 並且全系標配65W有線快充,在無線充電方面,一加 9 Pro這款手機也使用了無線充電國家規定的極限功率50W。 下面給大家推薦這三款,在這三個系列中我篩選了三個,本人覺得比較不錯的手機,這三款都有不同的定位,最後一款雖然在拍照方面不怎麼樣,但是它的處理器很旗艦,也算得上旗艦。

oppo旗艦: 手機.平板

就是說,最「光學」的 5x oppo旗艦 變焦要多動兩下手指才能選到,而從這一格再往後的焦段潛望鏡都會被啟用。 ◎ OPPO Find X3 Pro 於 2021 年 6 月 4 日在臺灣上市,建議售價 32,990 元。 OPPO Find X3 Pro相對於目前OPPO Find X3攝影師版性價比更高,更值得購買。

從2013年發布的首支手機N1開始,共出了N1、N1 mini、N3三款手機。 2016年2月,OPPO於MWC中發布所謂的SuperVOOC超級閃充。 2016年3月,OPPO舉行春季新品發布會,發布智慧型手機OPPO R9和OPPO R9 Plus。 2016年10月19日,於上海正式發表發布智慧型手機OPPO R9s和OPPO R9s Plus。 面對影音播放器市場的萎縮,在經歷過轉型生產液晶電視的失敗嘗試後,OPPO開始涉足手機市場,2008年5月,OPPO發佈首款手機A103,手機背面通過攝像頭、自拍鏡、外置揚聲器以笑臉圖案組合為一起,被稱為「笑臉手機」,上市即創下過百萬臺的銷售記錄。 2009年,OPPO手機業務開始進軍海外市場,並推出針對年輕女性羣體的分品牌OPPO Ulike。

oppo旗艦: var pos = currentItem.offset();

其他部分,則包含支援 5G 雙 SIM 卡使用模式,並且搭載基於 Android 11 的 ColorOS 11.2 操作介面,另外一個特色就是請來電影配樂大師 Hans Zimmer 創作手機內建鈴聲與提示音效。 而在原廠盒裝方面,Find X3 系列依然會附上耳機、充電器、連接線,以及原廠隨附的保護殼配件。 而 Find X3 Pro 則是在處理器規格採用 Snapdragon 888,同時最高搭載 16GB 記憶體,儲存容量則為 256GB 或 512GB,一樣不支援透過 micro SD 記憶卡擴充儲存容量,電池與充電功能則與 Find X3 相同。 OPPO稍早宣佈,目前在全球市場已經取得第四大規模市佔,在中國地區更取得第二大市佔規模,在全球地區更累積超過2億人使用OPPO品牌手機拍照,因此目前有更大信心推出全新旗艦機種,亦即此次在巴黎 …

雖然說兩款 Reno 後置相機的核心 CMOS 都是當下最流行的 Sony IMX586,但因為相機數量、搭配鏡頭和裝置 SoC 等各方面的不同,實際上是差異頗大的兩套拍攝系統。 首先說標準版,除了 48MP 的主感光器外(使用 f/1.7 鏡頭),它還配備有一顆 5MP 的景深相機。 日常拍攝時它是以畫素四合一後的 12MP 模式輸出,48MP 模式的選項藏得比較深(要進到照片尺寸到最下面才能找到),啟用後細節會被加強,但某些場景下銳化的程度會有點過。

oppo旗艦: 智能平板

充電器的體積和形狀一直在演進,核心技術則沒有大的改動,更多的是在充電器的便攜性和電流大小的權衡方面做優化。 3D結構光技術對於一般的消費者而言可能還是個陌生的名詞,而如果我們提到iPhone X的FaceID,大家可能會對這有點概念,蘋果的這技術是來源於他們收購的PrimeSense公司。 ▲Oppo Find X2 Pro 採用基本上是今年最頂級的旗艦硬件配備,雖然售價突破 Oppo 過往旗艦手機的價位,但在現時旗艦手機動輒逾萬的情況下,已算合理了。 由於通路及營銷花費不菲,與其他品牌配備相當的手機相比,OPPO手機定價往往高出三分之一甚至更多,被部分使用者認為是「低配高價、高配天價」。 而OPPO對此的策略是增設了走CP值的K系列及獨立子品牌realme真我係列。

oppo旗艦: Backbone One 搖桿加推 Android 版本

雖然兩者長得一模一樣,消費者不用害羞自己買的是較便宜的一般版本,不過效能還是有所差異,Find X3 Pro 搭載高通 S888、搭上 12GB 的 RAM,Find X3 則是搭載高通 S870、然後 RAM 也只有 8GB。 OPPO A74 5G 是目前中低價位機種中,兼顧性能、電量、照相功能的首選手機,不管是首購族、或是想拿來孝敬父母, 這都是一支搬得上檯面,也能安穩陪伴你優質 5G 手機。 OPPO 元老級的 Find 系列從 2011 年推出的 Find me 就開始鋪路,當時市場還沒建立起來,雖然找來影帝李奧納多來代言,卻沒有受到太大迴響。 從真機實拍來看,OPPO的5倍無損變焦工程樣機的畫質明顯要比一般手機(上圖右側爲iPhone 7 Plus拍攝)的數碼變焦的效果好不少,畫面細節更多,顏色也更真實。 ▲Find X2 Pro 的主鏡採用 3 鏡頭設計,分別為 4,800 萬像素主攝鏡、4,800 萬像素超廣角鏡、以及 1,300 萬像素遠攝鏡。 ▲機底就設有 SIM 卡槽、USB-C 插槽及內置喇叭,要留意的是這代 Find 旗艦手機仍然沒有 3.5mm 耳機插孔。

oppo旗艦: 全球最容易被破解密碼出爐 臺灣人最愛用這三個字

就至今為止筆者的體驗來說,廠方預設的 6x 因為融匯了主攝和長焦端的影像資訊,所以在變焦倍數和畫面的清晰程度間確實達到了一個比較好的平衡。 不過之後的 10x 到 20x 畫面就沒那麼好抓到了,加上畫質下降得也比較厲害,個人是不推薦輕易嘗試啦。 在這期間,Oppo 將潛望鏡中棱鏡易脫落的單軸防震結構改進成了雙軸,透過棱鏡運動調整光路變化,這樣鏡片就可以只去管自動對焦。 同時他們還以 D-Cut 工藝降低了部份鏡片的垂直直徑,令長焦端的光圈達到 f.3.0(P30 Pro 是 f/3.4),並讓整個「潛望鏡」也進一步變薄。 當然最重要的是,原本「潛望鏡」的 3 倍光學變焦被加強到了 5 倍,結合後加入的 16mm 焦距廣角鏡,就有了所謂的「10 倍混合光學變焦」。 實際上,華碩當年選用的那套來自 Hoya 的方案,Oppo 也不是沒有考慮過。

oppo旗艦: sub.css( ‘left’: pos.left + 172, ‘top’: top );

作為生怕事情搞不大的媒體人,我自然樂見OPPO再次回到旗艦影像技術競爭的主戰場中來,但多年以來積累下來的事實卻還是讓我有這樣一個疑問:“這次OPPO真的可以堅持嗎? OPPO自己還有一個觀點:同樣一個設計,如果我能堅持很多年,這不就能形成屬於OPPO的設計風格了嗎? 而且,這次Find X5系列的一大進步是終於塞進了一枚大尺寸的X軸線性馬達,在觸感反饋上也站到了第一梯隊,前作那枚“嚶嚶嚶”的Z軸馬達的確是有違旗艦之名。 OPPO Reno5 Z雖然於定位上是 Reno5 系列中最抵玩的一員,不過對OPPO瞭解的網友就會發現,OPPO 旗艦版 Realme 其實都有一款相同規格的 Realme 7 5G,而且於定價上比 Reno5 Z 更吸引,令OPPO Reno5 Z 出現自己人打自己人的尷尬情況。

oppo旗艦: OPPO第一款平板裝置「OPPO Pad」 支援手寫輸入、2月24日亮相

Enco X2分別採用6mm平板四磁高音單體與11mm全頻動圈單體設計,並且採用厚度僅0.0095mm的振膜提高音質表現,支援45dB主動降噪,對應藍牙5.2連接規格與LHDC oppo旗艦 4.0音訊傳輸技術,另外亦可藉由耳道掃描與聽力補償方式強化聆聽體驗,功能部分還支援多裝置配對、觸控操作與全景聲錄音。 表現流暢 中階 OPPO Pad Air 試玩 OPPO於五月時發表的平板電腦OPPOPadAir,它搭載S680處理器,配備4GBRAM與64GBROM,官方稱是中階定位產品,售價8990元。 在今年二月Oppo Reno7 系列熱騰騰的上市了,為5G手機增添一位生力軍。 Oppo Reno7搭載聯發科天璣 900 處理器,採用先進的臺積電6nm製程, 為中高階手機帶來流暢的應用程式,更穩定的遊戲幀率。

oppo旗艦: OPPO旗艦新機登臺!晶片鏡頭升級

▲Find X2 Pro 難得的是即使使用 120Hz 高更新率,熒幕解像度仍能使用 QHD+ / 1440p,不用降低。 但如非手機內建大容量電池,以及支援極速快充技術,應該支持不住這塊高規格熒幕。 首先機身方面,Oppo Find X2 Pro 採用了 6.7 吋全熒幕設計,邊框十分幼,所以大家可以享受大熒幕觀感之餘,機身亦不會很大影響單手操控的感覺。 另外,機背有兩種物料選擇:陶瓷背或皮背,而筆者上手試的正是皮背機身,手感極佳,很有當年 LG G4 的感覺,加上弧邊設計,感覺十分不錯。 另外,雖然官方標示皮背重量達到 200g(陶瓷背更重達 207g),但可能因為機身內部設計做得很平衡,所以拿上手不覺得太重,感覺不錯。 當然,6.7 吋全熒幕,而且採用較修長的設計,單手操控時要按到較接近熒幕頂部位置仍然較困難,但一般情況下單手操控仍然問題不大。

作業系統部分,Find X搭載基於Android 8.1的ColorOS 5.1操作介面,同時也藉由人工智慧技術預測使用者慣用4個應用程式,讓整體啟用時間可縮減44%,同時預測精準度更高達87%。 而在與Google合作之下,Find X更高度整合Google Assistant、Google Lens等服務,並且強調未來在Android P正式版本釋出時,將可快速獲得升級。 而採用前後玻璃與左右曲面設計形式,則讓Find X更像三星Galaxy S9,同時為了維持前後玻璃造型質感,OPPO在Find X進一步捨棄使用指紋辨識器,僅保留透過視訊鏡頭方式完成人臉識別,藉此對應裝置解鎖、行動支付等應用。 在此次發表會中,OPPO更宣佈與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寶服務合作,讓使用者可透過O-Face人臉識別系統使用支付服務。 兩款手機皆配備4500mAh電池,採用OPPO專利80W SUPERVOOCTM 超級閃充,11 分鐘即可充電至50%。 另外,OPPO Find X5 Pro 更與哈蘇(Hasselblad)攜手合作,以「哈蘇色彩調節系統」細膩的色彩校正,還原最真實自然的影像表現,並巧妙搭配經典的哈蘇快門聲與和 「XPAN 模式」,能輕鬆捕捉 65:24 寬幅照片,更能以兩段式負片預覽畫面呈現早期底片成像模式,復刻哈蘇相機拍攝體驗。

oppo旗艦: 智能電視

作為vivo的旗下子品牌,iQOO品牌的定位一直都是非常明確的,雖然稱不上是真正的遊戲手機品牌,但iQOO的每一款機型都是偏向於電競體驗調校的,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在覈心效能上全面釋放,與此同時還要保持高性價比,從而與Redmi、realme等其他主流手機廠商的子品牌競爭。 Oppo 此番也延續了上一版 ColorOS 向原生 Android 靠攏的策略,在系統中增加了 app drawer 的選項,讓使用者可以根據習慣自選單層或雙層桌面。 UI 交互中也不乏靠雙指縮放手勢,直接放大 / 縮小簡訊文字或是相簿縮略圖這樣非常實用的特性。

而且 Reno 全系列都帶有 NFC,配套的(中國大陸)交通卡和門禁卡服務也都已經上線,後續還會進一步對 Oppo Pay 進行推廣。 Oppo 近年好幾款主打的手機,以 Find X 為首,其實都有著相當優秀的硬體工業設計。 只是在軟體上,進步雖有但始終未達到能讓人完全滿意的水準,不過這在隨 Reno 登場的 ColorOS 6 上總算有了變化。 在這版基於 Android 9 oppo旗艦 的系統中,Oppo 重繪出了更具美感的應用圖示,並且還減少了系統介面中出現的分割線,讓 UI 整體觀感更顯開闊。

oppo旗艦: Oppo K10 系列想在拍照和充電上跟旗艦看齊

Find X5將提供藍色、黑色與白色款式,並且以玻璃背蓋設計,電池採用4800mAh,支援80W有線快充,並且支援30W無線快充,而Find X5 Pro則分別推出藍色皮革背蓋版本,另外也推出黑色與白色陶瓷背蓋版本,主相機採用更完整的一體化設計,一樣支援80W有線快充,無線快充提升為50W規格,機身更支援IP68等級防水防塵。 硬體規格方面,Find X5維持採用Qualcomm去年推出的Snapdragon 888處理器,在Find X5 Pro則採用Snapdragon 8 Gen 1處理器,並且針對中國市場額外推出採用聯發科天璣9000處理器版本,成為市場第一款採用此款處理器的手機產品。 Reno 的標準版和 10 倍變焦版雖然叫起來差不多,看上去也很像,但歸根結底是兩款產品方向完全不同的手機。 標準版的核心規格或許沒那麼吸引人,但它在設計、配色、(美顏)拍照、電池上下的工夫,不意外還是能擊中不少原本 R 系列目標人羣的消費點。 所以說這個版本可視作是 Reno 繼往的那一面,它沿襲了 R 系列的策略,相信未來仍會為 Oppo 的業績提供主要的推動力。

Realme 在 6 月會推出二款智慧手機,分別是 realme 8 5G 以及 Narzo 30A。 與此同時,OPPO自研影像NPU芯片馬裏亞納X的流片成功,能充分發揮全新的RGBW定製傳感器IMX709和全新重構的夜景算法,完全推倒重來的底層自研3A算法,更有利於OPPO Find X5 Pro影像特性的塑造。 在Reno已經高舉視頻大旗的前提下,OPPO也終於決定將2018年MWC上發佈的傳感器防抖技術與鏡頭OIS技術整合,將“懸浮防抖”模組置於新旗艦之上,呈現全新的視頻拍攝體驗。 在OPPO Find X5系列定義的早期,這樣的矛盾依舊存在:堆上大底和長焦模組的原型機,在滿足性能和續航的前提下,ID完全無法達到OPPO的美學標準,這就會讓產品幾乎推倒重來。 與哈蘇合作部分,除了在相機採用其技術設計之外,更在拍攝模式加入哈蘇的自然色彩、專業模式與Xpan超寬拍攝模式等,同時OPPO也確認未來推出旗艦機種也會持續與哈蘇技術合作。 上市情報方面,該系列手機預計 3 月 30 日陸續在全球各地上市,臺灣上市情報未知。

oppo旗艦: OPPO旗艦手機Find X5 Pro 臺灣上市價格3萬4有找

Find 系列絕對是 OPPO 的旗艦代表系列,所有最新最黑科技都會先放在Find 系列上,像 Find X2 在加入20 倍數位變焦,在市場激起很大討論度。 也可以看到 Find X3 Pro 的外型做了全新的嘗試,採用一體流線設計,最前沿的工藝與工程技術,充滿未來科技感。 而在實際使用中,兩款 Reno 的效能表現也基本符合其定位該有的樣子。 有 S855 加持的變焦版用起來肯定更順,在進行諸如拍照合成這樣的任務時,等待的時間就是明顯更短。

oppo旗艦: 機身不算重皮背手感佳

在此次發表會上,OPPO除了再次強調與Qualcomm合作處理器等技術,更與Qualcomm一同強調未來將推動歐洲地區5G連網技術成長,預期藉由OPPO持續推行手機產品對應5G連網使用體驗。 Reno 8 Pro採用6.7吋AMOLED螢幕,螢幕佔比為93.4%,厚度僅7.34毫米,是Reno 全系列有史以來最窄邊框及最薄機身的機種,此外擁有120Hz螢幕刷新率並支援10億色彩,看影片、玩遊戲畫面更流暢,螢幕顯色也更靈動鮮活。 全新推出的 OPPO Find X5 Pro 運用自研影像 NPU 晶片 MariSilicon X,除了強大的 AI 圖像運算效能,保留更多細節與色彩準確度,更提供「4K 超清晰夜景錄影」與「超感 oppo旗艦 HDR 攝影」功能,大幅將夜景影片解析度提高 4 倍,強調能夠駕馭夜拍及逆光的錄影場景。

當然升降結構都有的通病 Reno 也有,微塵還是很容易鑽到滑塊旁邊的細縫裡面,相機升起後先要擦擦擦基本已經是家常便飯了。 依照 OPPO 說明,此次螢幕採 10.7 億色顯示設計,並且採用 JNCD3 ≈ 0.4 的色彩準確度、對應 sRGB 廣色域與 100% P3 色彩覆蓋率,分別獲得 HDR10 + 與 DisplayMate A + 認證,同時也讓相機拍攝結果能以相同色彩準度呈現。 成功站穩市場後,OPPO 睽違四年再度推出 Find 系列旗艦手機 ─ Find X,這款手機不僅具備超大螢幕佔比、頂規配置、美型設計,甚至還帶來目前相當少見的超酷炫伸縮鏡頭設計,今天就來徹底實測它的 … 建議售價部分,256GB儲存容量版本的Find X將以999歐元銷售,預計在今年8月上市,稍早則已經開放中國市場預訂,預期128GB儲存容量版本將會在6月29日於中國北京發表會上揭曉具體售價,同時此次同步揭曉的藍寶堅尼合作特別款則將以1699歐元價格銷售。

兩者的螢幕分別為 6.59 吋和 6.62 吋,解析度、更新率都是 FHD+ 和 120Hz,差別在於 K10 的面板用了 LCD 而 Pro 款則是 E4 AMOLED。 Oppo 旗下中階 K 系列的上一款手機發表已過去半年多的時間,是時候迎接新一代的產品了。 廠方今日帶來了在諸多方面皆有升級的 K10 系列,這次的裝置在設計上基本繼承了 K9 Pro,如今這種後背「開窗」式的造型在市場中也越來越多見了。 K10 和 K10 Pro 分別採用塑膠和玻璃背蓋,前者重量和厚度分別是 205g 和 8.73mm,後者則是 199g 和 8.56mm。

oppo旗艦: OPPO Find X5 系列

而在中國市場,OPPO則以16%的市場佔有率和26%的增長率排名第二。 Reno系列通過幾年快速迭代以產品定義的強化,讓OPPO再次成為市場上的“中端機之王”,Reno 6/7兩代產品的競爭力極強,而A系列則用有過之而無不及的產品定義思維與操盤方式,成為OPPO市場份額的穩固“底座”。 oppo旗艦2025 具備三鏡頭主相機,主鏡頭與超廣角鏡頭均採用5,000萬畫素的Sony IMX766感光元件,加上1,300萬畫素望遠鏡頭。 是不是感受到蘋果(Apple)iPhone 14 Pro系列不好搶了呢? 除了可看《聯合新聞網》傳授的「官網搶貨守則」外,其實日前缺貨的原因有一部分是因富士康工廠供應中斷等影響,可能導致今(2022)年減少生產600萬臺iPhone 14 Pro和iPhone 14 Pro Max。

oppo旗艦: SUPERVOOCTM 超級閃充

被OPPO內部稱為“雙O”的“懸浮防抖”組件是OPPO Find X5 Pro影像部分的最大特色之一,傳感器防抖+鏡頭防抖的雙OIS技術以最大的可能,提升了成片率和視頻拍攝的穩定性。 發佈會的前一天我還有幸見到了拆機後的Find X5 Pro,幾乎和iPhone 13相機Deco一般大小的懸浮防抖組件讓我產生的第一反應就是“太誇張了”,這也不得不讓人佩服OPPO的架構工程師,能將多出一枚馬裏亞納X芯片的主板和這個完全超綱的防抖模組,硬生生地塞進正常大小的機身中。 但這樣的需求對OPPO芯片團隊卻是巨大的挑戰,因為同時做兩套底層技術,可不是用雙面膠粘上就行,它迫使芯片團隊在中途不得不重構芯片的算法和架構,這也最終成為馬裏亞納X異構計算的成因,也是片上那枚MariLumi ISP的來曆。 並且,隨著一加收歸為OPPO子品牌,也恰逢OPPO與其他相機品牌的跨界合作洽談結束,哈蘇對畫質與色彩的高追求也和OPPO想要打造的影像體系相吻合,所以哈蘇又最終成為了OPPO Find X5系列的影像合作夥伴,並非是大家理解的簡單“接盤”。

標準版和變焦版的厚度分別達到了 9mm 和 9.3mm,這跟纖薄的前輩 R 系列的確是不太一樣。 當然囉,更厚的機身也就意味著有望塞入更大的電池,而且這麼一來把後置相機做平也就成為了可能。 實際上,不凸起的相機恰恰是 Reno 系列設計上的一大賣點,根據我站讀者過去的反應來看,也確實有很多人喫這一套。 另外很有意思的一點是,Oppo 還特意在相機的下面放了一顆陶瓷小圓點。 這個很容易被看成當年 Sony-Ericsson 小綠球的東西,作用是微微頂起後蓋,防止背面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