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m 39015大分析2025!專家建議咁做…

就拿最直觀的座高來說好了,390 DUKE 830mm的座高在黃牌級距的車款裡已經稱得上是不友善了,Adventure直接把座高提升到855mm,原本就只有160的我跨上車可是完全踩不到地板,要靠挪動臀部傾向一邊才能勉強支撐住車子。 此外單缸引擎的酥麻感還是存在,儀表水氣滲入的問題也讓人有著390 DUKE的熟悉感。 不過390 DUKE騎起來很熱的問題,因為Adventure多安裝了一顆風扇,反而得到改善,還是值得稱讚。

  • 同時進氣箱內更新增了感應器,在與ECU配合運作之下能夠更精準地掌握空燃比,讓燃燒效率最大化。
  • 但有一位前輩告訴過我:「人生不能重來,如果你把自己侷限在一種選擇而不多去嘗試,你的視野會因為過度執著、過度自信而變得狹窄,既然你知道自己有仿賽的靈魂,踏入仿賽是早晚的,何必急於一時而放棄了接觸更多車種的機會呢?」或許最後我還是會回到仿賽車的懷抱,但至少我嘗試過各種不同的車型,將來有年紀了還可以用「我騎過街車、我騎過冒險車、我騎過仿賽」來回憶人生。
  • 來到車體後側,全新世代RC家族的車尾同樣具有極為尖銳、簡潔的線條,藉此在視覺上帶來更加強烈的印象。
  • KTM 390 DUKE的現任車主幾乎無例外的都被那375c.c.大單缸、,000rpm馬力、以及,000rpm的大扭力給懾服了,各個在表單中都滔滔不絕、讚不絕口。
  • 即使在歐洲也屬於A2級別的390 Duke,在2017年也導入以往只在更大排氣量級別才會看到的設備,讓390 Duke成為同級車中規格配備最高階的一員。
  • 390 DUKE搭載373.2 c.c.單缸水冷引擎,動力方面最大可達44hp,當引擎轉速達到7,000rpm時可輸出3.8kgm的最大扭力。

2022改款的KTM RC390採用373.2c.c單缸水冷引擎,最大馬力達44hp、扭力提升至3.77kgm, ktm 390 動力表現上更是升級,採用全新的電子油門,更提升操控性與引擎靈敏度,安全系統上也搭載可切換ABS煞車系統,另外車體外型上最大的改變,採用全新整流罩與車架,使車輛靈活度大幅度的提升,排氣管上也改為符合歐盟環保法規外型的鋁合金長尾管,將全新RC390更突顯純仿賽的熱血基因。 KTM也在390 ADVENTURE上給消費者滿載的電控、舒適配備,凡舉滑動離合器、MTC循跡控制系統、ABS(具有彎道ABS功能。另提供越野模式可關閉後輪 降低前輪的ABS介入),這次KTM透過特殊的3D感應器,來偵測車輛數據提供電控配備讀取偵測。 ktm 390 5吋TFT全綵儀錶具備手機藍芽連線功能(可投射導航),而且國外列為選配的KTM Quickshifter+進退快排(價值7,800元)直接標配給臺灣消費者,大幅提升390 ADVENTURE在臺販售的競爭力。

ktm 390: KTM 390 Adventure:冒險,就是不為自己設限!|車主心得 by 亞亞

以純種設計人的姿態在二輪世界玩樂20年,喜歡科技世界的簡潔與完美,同時又愛當個擺脫塵囂的山林旅者,我是社長BEN,歡迎跟著我一起體驗移動工具所帶來的魅力吧。 今年總代理安東貿易引進了最新版本的390 DUKE,除了在離合器部分升級為半滑動式離合器系統,外在的精緻度與妥善率都優於過去許多,同時更丟出31.8萬的優惠價格與延長一年保固的利多。 臺灣消費者一向喜歡針對價格進行C/P值的論戰,若是單以馬力數據與引擎形式,再套上價格後,390 DUKE偏高的價格不免讓許多消費者卻步,但是若拋開初見數字面向時的印像,冷靜下來探究車輛配備,390 DUKE的每一個細節還是具備令人讚嘆的特點。 進入龜山林道,首先會面臨相當簡單的筆直沙石路,在這邊如果油門開度稍微加大,會感受到MTC循跡系統介入輔助,避免車輛打滑。

Duke 390搭載一具373.2c.c.單汽缸引擎,車架部分採鋼管桁架式設計,不僅能在剛性與彈性之間達到最佳平衡,更是擁有輕盈的特點。 390 Duke在不含油、水的情況下,空車重量僅有149kg,可為同級車款中的佼佼者。 輕巧的車身與特殊的騎姿設定,在每一次的彎道體驗中,那俐落如刃的切進彎道頂點,不須多餘動作就能輕鬆攻略,這種感覺就像歷經一場激烈卻暢快的格鬥般,心跳會隨著引擎的頻率鼓動,直到最後停下車關閉電門那一刻,剛剛經歷的一切繚繞於腦海當中,沸騰的熱血更喚醒心中的小惡魔,所以我再度發動引擎,再度回味那熱烈激昂的心跳與感動。 車架採用鋼管材質,以幾何結構交織構成,這宛如藝術品的車架具有輕量與高剛性的特性,製作過程更耗時費力,光是成本就高人一等。 另外蹲下來看看車輛的後搖臂,一體式鋁合金搖臂並採用雕空搭配幾何強化結構,充足的穩定性更不在話下,最後順著輪框向上看,43mm的WP倒立式前叉搭配同品牌單鎗預載可調避震,這樣的標準備配已是同級車夢寐以求的改裝聖品,最後再搭配Bosch 9MB獨立式ABS制動系統,如此豐富的高規格配備審視車價,以價論價的C/P值假象似乎已有答案。 雖然整體來說配備進步不少,但390 Adventure的門檻也相對提高,需要一些「冒險精神」才能駕馭。

ktm 390: 排氣量搜尋

在這邊我們也嘗試站立騎乘,但比起過往我們騎乘過的HONDA CRF1100L、Triumph Tiger 1200等車款,我認為390 ADVENTURE把手位置更低一些。 今天的林道體驗,地點選在龜山林道前半段進行,我認為這是相當適合新手的林道體驗場域,但筆者與總編Ben兩位騎士都仍處於越野幼幼班階段,僅能初淺體驗林道與車輛的互動感受。 而全新年式的KTM RC390更是將所有原廠提供的電控系統列為標配,除了前述的SUPERMOTO ABS外,更有MTC循跡防滑系統以及Quickshifter+進退快排系統,讓騎士在任何狀況下都能心無旁騖地享受車輛的強勁動能。 雖然第一點將KTM 390 DUKE形容的如同野獸一般,但許多車主仍認為390 DUKE在通勤、長途騎乘上是舒適穩定的。 搭配149公斤的乾重,在通往上班、上課的市區道路上也能毫不費力做出靈巧的操控。

373.2 c.c.的單缸水冷引擎可爆發出44 PS@ ktm 3902025 9,000 rpm、37 Nm @7,000 rpm的最大動力,馬力重量比來到0.29,在同級車中絕對是前段班的成員。 全新導入臺灣的390 ADVENTURE,外觀扮相與其說他像390 DUKE,不如說更像790 ktm 390 ADVENTURE,車頭同樣擁有盾牌式的大燈設計,並配上大小適中的風鏡來兼具長途旅遊、越野重心轉移需求。 油箱設計也比起390 DUKE更為壯碩一些,擁有14.5公升的容量讓你可以享受山林樂趣一整天,巡航里程高達430km,都不用擔心油料問題,從車頭正面看過去,390 ADVENTURE的整體視覺相當飽滿。

ktm 390: KTM 390 Duke車主公認的三大優點

正可謂「平日馱獸、假日猛獸」,390 DUKE用截然不同的兩種個性豐富了騎乘生活。 390 Duke所使用的動力心臟為一具373.2c.c.水冷4V單汽缸引擎,能輸出44ps的最大馬力與37Nm的最大扭力,並以附滑動式離合器的六速變速箱傳遞至後輪。 車主表示,單缸引擎的特性,使390 Duke在低轉速域的扭力表現極為優異,不需刻意拉至接近斷油,便可輕鬆應對山路騎乘等需求。 黃牌車款級別,通常都是做為大型重車的入門車款,在配備上往往也較入門,然而在Ready to Race的KTM心中,卻不是這麼想。 即使在歐洲也屬於A2級別的390 Duke,在2017年也導入以往只在更大排氣量級別才會看到的設備,讓390 Duke成為同級車中規格配備最高階的一員。 在中小排氣輛崛起的世代,KTM 390 DUKE是同級當中少見的異類,之所以稱為異類,是由於目前300~400級距市場多為仿賽或運動街車,唯獨390 DUKE 是將滑胎風格融入街車的代表之作,正因為特立獨行,才能展現獨一無二的騎乘樂趣,延續奧地利猛虎的家族風範。

ktm 390: 冒險,就是跨越自己的限制

但是多功能車免不了會面臨座高問題,特別是臺灣騎士相當重視座高的情形下,390 ADVENTURE的座高為855mm,比起大哥790 ADVENTURE的更高上5mm(850mm VS 855mm),不過在車輛乾重僅有158公斤的情況下,相信這樣的重量會讓騎士的壓力降低一些。 來到車體後側,全新世代RC家族的車尾同樣具有極為尖銳、簡潔的線條,藉此在視覺上帶來更加強烈的印象。 不過即使車尾造型如此俐落,實際上坐墊泡綿則有進一步加厚,讓後座的乘客也能享有舒適的乘坐體驗。 而油箱容量則是13.7 L,這個容量更是KTM開發團隊思考賽道騎乘的配重與日常使用的平衡的結果。 KTM ktm 390 390 DUKE的現任車主幾乎無例外的都被那375c.c.大單缸、,000rpm馬力、以及,000rpm的大扭力給懾服了,各個在表單中都滔滔不絕、讚不絕口。 除此之外還有WP中置後避震、倒立式前叉、滑動式離合器、BYBRE制動、320mm大碟盤、ABS、電子油門、以及僅149kg的乾重,整個配置讓KTM 390 DUKE在操控上毫不妥協,這臺奧地利小怪獸似乎不斷嘶吼著「性能」與「狂野」。

ktm 390: KTM 390 Duke車主公認的三大優點&一大缺點|車主怎麼說

2020年國內也引進250 DUKE,其擁有31匹馬力並搭配輔助滑動式離合器,操控與騎乘樂趣亦相當足夠,同時在KTM品牌中號稱最強悍街車的1290 Super Duke R,更是重新定義了街車的概念,1290 Super Duke R高性能的設定和激進的設計讓人印象深刻。 其餘像是43mm的WP APEX壓縮、回彈阻尼可調前叉,搭配上回彈阻尼/預載可調的WP APEX中置單槍後避震;煞車制動前輪為單活塞輻射卡鉗配320mm碟盤,後輪為雙活塞浮動卡鉗配230mm碟盤,並且配備有Bosch 9.1MP 雙通道ABS系統(具有彎道ABS功能),配備比起臺灣市場其他黃牌車款還要豐富不少。 390 Duke推出時的定位雖然是針對歐洲市場的A2等級駕照之入門車款;但在配備方面卻毫不馬虎,甚至可說是向其他大排氣量高階車款看齊。 如傳統儀錶板小巧,卻擁有平板電腦般的豐富機能,不僅可顯示時速、轉速、油量、水溫等資訊,電控資訊也一目瞭然;且一切控制皆可透過把手左側按鈕直覺地進行。 引擎部份,在面對更嚴格的Euro4標準下,透過新導入的BOSCH電子油門系統,配合騎士的操作精準調整節氣門開度,以及新的排氣系統的導入,390 Duke依舊具備44hp的馬力輸出,搭配149kg的乾重,搭配6檔密齒比變速箱與滑動式離合器,390 Duke依然如同街道上的遊俠一般,穿梭自如於市街與山道之間。

ktm 390: KTM 390 DUKE 米蘭車展實拍

很多人第一個問題便從引擎型式切入,在300cc級距一片採用並列雙缸動力的狂潮中,單汽缸實在難以令人接受,更別說馬力數據以及轉數上限。 但是談到390 DUKE這輛車時,本來就不能以世俗的眼光來定位,因為它的起點並不相同。 回顧上述所提,390 DUKE是一輛擁有街車靈魂的滑胎車,而不是市場上常見將跑車架構套入街車的做法,因此單汽缸本來就是最理想的設定。 而作為隨時「Ready to race」的性能車款,電控相關的配備自然也不能輸給賽道上的其他對手。

ktm 390: 賽道、街道兼顧的車體設計

Adventure的後照鏡仍然採用同樣的造型,但新增了小風鏡,也新增加了後扶手。 由於和390 DUKE採用同一顆引擎,動力當然也不用多說,還是一樣強而有力、不拖泥帶水。 而且390 Adventure的43mm WP倒叉有阻尼/預載可調功能,後避震器也同樣是可調的設計,規格可以說是有感升級。 除了對比其他公升級多功能車,390 ADVENTURE體積嬌小更好上手外,更勝DUKE甚至他牌競爭對手的配備更是一大亮點,例如車架可不是直接用390 DUKE套上越野外觀,而是使用帶有冠軍血統的KTM達卡冠軍車450 RALLY的車架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