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HTML 2.0為工作草案,但為支援HTML5與XHTML5的工作,此草案被放棄。 XHTML 2.0與XHTML 1.x不相容,因此更確切的說這是一個XHTML風格的新語言而不是XHTML 1.x的更新。 最常用的電腦副檔名為.html,通用縮寫為.htm。 它起源於某些早期作業系統與檔案系統,如DOS以及FAT資料結構的侷限性,它將副檔名限制為3個字母。 另外,HTML html 4.01提供過渡型與框架集型的DTD。
- 2012年 HTML5 – 候選推薦2012年7月,WHATWG和W3C的工作產生一定程度的分離。
- 所見即所得編輯器使用圖形化使用者介面(GUI)顯示HTML文件,常常類似於文書處理器,所以使用者可以設計一切。
- 全球資訊網主要由從伺服器透過HTTP協定向瀏覽器傳送的HTML文件組成。
- 和XHTML MIME類型一起傳送的文件被認為是良構的XML,而語法錯誤會導致瀏覽器無法呈現文件。
- 許多這樣的客戶包含一個編寫HTML電子郵件訊息的圖形化使用者介面編輯器和一個用於顯示的彩現引擎。
- 不過,它們最常透過網頁伺服器的超文字傳輸協定或電子郵件傳輸。
因其訊息大小超過明文,所以它可混淆垃圾郵件過濾器。 全球資訊網主要由從伺服器透過HTTP協定向瀏覽器傳送的HTML文件組成。 但是,HTTP也可以被用於傳輸HTML之外的資料,例如圖像、聲音和其他內容。 為使瀏覽器瞭解如何處理接收到的文件,在傳輸文件時必須同時傳遞檔案類型。
html: 字元與實體參照
基於SGML的驗證器可讀取DTD,正確解析這些文件並執行驗證。 在現代瀏覽器中,一個有效的文件類型啟用標準模式有別於怪異模式。 html2025 那些難以輸入或不在該文件字元編碼中的字元也可透過跳脫來實現。 例如通常只在西歐或南美的鍵盤出現的重音符e(é),可以在HTML文件中用作實體參照é 或數字參照é或é。 諸如UTF-8的Unicode字元編碼與所有的現代瀏覽器相容並允許直接存取全球書寫系統幾乎所有的字元 。 如果文件作者忽略了跳脫這樣的字元,一些瀏覽器會嘗試透過上下文猜測他們的意圖。
2012年 HTML5 – 候選推薦2012年7月,WHATWG和W3C的工作產生一定程度的分離。 W3C繼續HTML5規範工作,重點放在單一明確的標準上,這被WHATWG稱為「快照」。 WHATWG組織則將HTML5作為一個「活動標準」(Living Standard)。 活動標準的概念是從未完成但永遠保持更新與改進,可以提姆加新特性,但功能點不會被刪除。 2012年12月,W3C指定HTML5作為候選推薦階段。 該階段的標準為「兩個100%完成,完全實現互動操作」。
html: 標記
XHTML 1.1還指出,XHTML 1.1文件應標有兩種MIME類型。 例如,當螢幕閱讀器或音訊瀏覽器可以正確判定一個文件的結構時,視覺障礙使用者不會再因閱讀重複或無關的資訊而浪費時間。 Style屬性可以將表現性質賦予一個特定元素。 比起使用id或class 屬性從樣式表中選擇元素,「style」被認為是一個更好的做法,儘管有時這對一個簡單、專用或特別的樣式顯得太繁瑣。
- 該階段的標準為「兩個100%完成,完全實現互動操作」。
- ,簡稱:HTML)是一種用於建立網頁的標準標記語言。
- 2011年1月,WHATWG將其「HTML5」活動標準重新命名為「HTML」。
- HTML瀏覽器或其他媒介可以從上下文辨識出元素的閉合端以及由HTML標準所定義的結構規則。
和XHTML MIME類型一起傳送的文件被認為是良構的XML,而語法錯誤會導致瀏覽器無法呈現文件。 完全相同的文件如果和HTML MIME類型一起傳送,則可能被正常顯示,因為瀏覽器對HTML的語法檢查更加鬆懈些。 不過,它們最常透過網頁伺服器的超文字傳輸協定或電子郵件傳輸。 在瀏覽器中,文件類型聲明有助於確定彩現模式——特別是是否使用怪異模式。 XHTML 1.0, 2000年1月26日作為W3C推薦標準發布。
html: HTML
過渡型涵蓋最廣,它可整合當前以及老舊或「過時」的標籤,而嚴格型DTD排除了過時的標籤。 框架集擁有所有構建框架所需的標籤以及過渡型的標籤。
html: HTML郵件
因為它們在瀏覽器安全模式之外操作,所以HTA不能透過HTTP執行,必須下載(就像EXE檔案)並在本地檔案系統執行。 html 網頁代理的一個重要類型是網路爬蟲或搜尋引擎蜘蛛。 在IETF的主導下,HTML標準的進一步發展因競爭利益而遭受停滯。 自1996年起,HTML規範一直由全球資訊網協會(W3C)維護,並由商業軟體廠商出資。 不過在2000年,HTML也成為國際標準(ISO/ IEC15445:2000)。
html: HTML應用程式
這可能包括印刷資訊,如彩色標題、強調和參照文字、內嵌圖片和圖表等。 許多這樣的客戶包含一個編寫HTML電子郵件訊息的圖形化使用者介面編輯器和一個用於顯示的彩現引擎。 在郵件中使用HTML受到了一些相容性的批評,由於一些盲人或具有視覺障礙的人的存取問題,這種方式有利於偽裝的釣魚攻擊。
html: 版本時間線
,簡稱:HTML)是一種用於建立網頁的標準標記語言。 HTML是一種基礎技術,常與CSS、JavaScript一起被眾多網站用於設計網頁、網頁應用程式以及行動應用程式的使用者介面。 網頁瀏覽器可以讀取HTML檔案,並將其彩現成視覺化網頁。 HTML描述了一個網站的結構語意隨著線索的呈現,使之成為一種標記語言而非程式語言。 XHTML 1.1,基於XHTML 1.0 嚴格版,2001年5月31日 作為W3C推薦標準發布。 html 修訂版可使用模組化XHTM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的模組,2001年4月10日作為W3C推薦標準發布。
html: 文件類型聲明
編者面對的是文件,而不是代碼,所以作者並不需要太多的HTML知識。 這種所見即所得的編輯模式一直受到詬病,主要因為它生成的代碼品質不高;也有人主張將其改變至WYSIWYM模型(所見即所指)。 大多數元素採用與語言相關的屬性dir 來指定文字方向,如 “rtl”採用從右到左的文字,比如阿拉伯語、波斯語以及希伯來語。 注意,結束標籤的名稱前面有一個斜槓「/」,空元素不需要也不允許結束標籤。 W3C的推薦指出,遵循規定的推薦指引的XHTML html2025 1.0文件可標記二者任一的MIME類型。
html: HTML郵件
如果結果仍為無效標記,這會使其他瀏覽器或使用者代理難以存取到該文件,並使它們嘗試使用搜尋和索引來解析該文件。 自1990年代末CSS開始應用於大多數瀏覽器,網頁製作者就被鼓勵使用CSS以便呈現與內容分離。 HTML瀏覽器或其他媒介可以從上下文辨識出元素的閉合端以及由HTML標準所定義的結構規則。 這些規則非常複雜,不是大多數HTML編碼人員可以完全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