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zh1es5大著數2025!(小編貼心推薦)

試聽的時候我兩條都聽過,而我都是在桌面聆聽,沒有帶著趴趴走,自然就一直用Kimber Cable 4.4mm升級線了。 TA-ZH1ES這項即時PCM轉DSD,靠客製化的FPGA做到,軟體撰寫的技術很難彷造,而且這顆高性能FPGA是TA-ZH1ES真正的核心,DSEE HX與S-Master HX都要靠它。 與其他 Hi-End 發燒級音響產品一樣,TA-ZH1ES 亦十分著重機身抑制振動的能力,因此它就採用了全新研發的 Frame/Beam/Wall(FBW,框架、橫樑、立牆)分層機身架構。 其實以往的 Sony ES 系列高級音響產品,都有採用 Frame/Beam 架構,而今次的 TA-ZH1ES 則進一步加入鋁板機身,再加上配合經聲學調校的鋁鐵混合頂蓋及絕緣偏心機腳,為的就是消除不必要的共振。 再加上結合 S-Master ta-zh1es2025 HX 及模擬擴音線路的 D.A. Hybrid 混合擴音線路,實際將此機拿起時都感到它份量十足,而機身的金屬質感亦非常紮實,絕對能夠與其他常見的高級音響器材看齊。

安裝於該產品或透過該產品存取的部分或所有軟體 / 服務可能會變更、中止、移除、暫止或終止,而不另行通知。 擴大機配備多個端子,可支援多種輸入裝置,包含 Walkman®、電視和 Playstation® 主機。 Signature Series 全系列產品只給您最卓越的身歷其境音質。 專為極致音質而設計,超越音訊傳統,完美提升每個音符的音質。 擴大機配備多個端子,可支援多種輸入裝置,包含 WalkmanR、電視和 Playstation® 主機。 我們的 DC 相位線性器能有效的重製類比擴大機典型的相位特性。

ta-zh1es: 訊號響應挑戰

本來想說到底誰會用原價去直營店買那種東西,只要慢慢等自然就會來了,結果一等就是兩個月。 說實在的兩個月是還好,但等了兩個月,老闆神隱,東西也沒調到,真的就莫名其妙了。 但說是尋找也沒有迂迴太多路,為了能夠繼續透過ZX100聽音樂,聽過HDV820跟TA-ZH1ES之後,基本上就決定要帶TA-ZH1ES回家了。 剛決定要買的時候很是興奮,畢竟從Signature系列出來開始,我已經望著TA-ZH1ES流口水流了快五年。 TA-ZH1ES 為屬於 Signature Series 的頂級耳機擴大機,專為更高階音質的耳機聆聽效果而設計。

  • 不過雖然沒辦法親手開箱新機,但依然很高興最後至少還是買到了,展示機什麼的就無所謂了。
  • 因為在非平衡的輸出,耳機線裡面總共三股線,一左一右,再來是地線,此時左右聲道共地,在音樂訊號傳輸時容易造成飄移,產生聲道分離度不佳的問題,可是平衡線裡面最少4股線材,左聲道兩條(+/-),右聲道也兩條,完全沒有共地的問題,聲道分離度最好。
  • 試聽的時候我兩條都聽過,而我都是在桌面聆聽,沒有帶著趴趴走,自然就一直用Kimber Cable 4.4mm升級線了。
  • 後來又陸續聽了澤野系列、Hello World ED Lost Game、新世紀福音戰士系列,還有四月的古典樂原聲帶。
  • TA-ZH1ES 配備堅固的 FBW 機殼,其設計可為電路板隔絕震動。
  • 然而今天試了DSD之後驚為天人,背景很黑,樂器都很精緻,音場很大,觀眾的聲音也完全沒在馬虎的,雖然不到聽得見觀眾咳嗽的程度,但跟WAV是完全不同的東西,以前到底都聽了啥,真是糊到爆。
  • 明明知道有更卓越的聲音,卻還是對TA-ZH1ES念念不忘;明明連讓自己的HD800接上TA-ZH1ES的機會都沒有,還在想著買了TA-ZH1ES就退燒。

總括而言,對比以兩部 DAP NW-WM1Z 及 NW-WM1A,艾域覺得 TA-ZH1ES 的聲音取向剛好落在二者中間,既不會如 NW-WM1A 般過於平淡,其聲音的音樂感又不會像 NW-WM1Z 般有濃厚得有點過膩。 ▲ 其 Pre Out 輸出可設定為 Variable 及 Fixed,令 TA-ZH1ES 連接其他音響器材,作純解碼或前級擴音機使用。 ▲ 除升頻功能外,TA-ZH1ES 還配備 D.C. Phase Linearizer 功能,能夠輸出更貼近傳統模擬擴音線路的聲音取向。 賣家有特別提醒我說母頭的部分是全新的,可能需要run一下,不過小弟不才我的習慣是不管三七二十一聽就對了,相信時間到了自動會run開,所以也就啥都不管直接讓開聽了。 ta-zh1es 擠壓成型的堅實外壁,鍍金的純銅耳機插座,儘管HD800在TA-ZH1ES上表現得怎麼樣老實說廳都沒聽過,也看過好些批判TA-ZH1ES聲音價錢完全對不上的文章,但還是在心裡默默地想,等哪天終於買了,就是能夠舒服退燒的時候。

ta-zh1es: 【金牌】Sony/索尼 TA-ZH1ES 臺式耳機放大器接口齊全國行可試聽 壹視聽

此技術運用 FPGA (現場可程式化閘陣列) 來將任何訊號轉換成 DSD 音效格式。 TA-ZH1ES還有一項優點,那就是機箱做得很紮實,採用所謂Frame-Beam-Wall的結構,有框架、有橫樑,有立牆,這三樣組成堅固的機箱。 此外底層是雙層的,頂蓋也是雙層,而且設計來控制共振,這樣的作法也是其他耳擴DAC少見的。

結合了最優異的數位和類比音效技術,適合追求音質的聽眾使用。 與入耳式耳機不同,某些高阻抗全罩式耳機需要大振幅訊號。 然而,金屬氧化半導體場效電晶體 的數位擴大最終階段切換速度太慢,無法跟上理想訊號,此狀況以藍色 表示。 受到半導體的物理限制,MOS FET 實際上可以輸出的訊號,以橘色 ta-zh1es 表示。 零回饋擴大機 (例如 TA-ZH1ES 的 S-Master HX) 的理想訊號與實際訊號差異,也就是擴大效果錯誤,以灰色 表示。 混合式擴大機電路採用的前饋式系統會修正此錯誤,來保留零回饋 S-Master HX 的獨特音質。

ta-zh1es: 耳機擴大機

兩者搭配有幾項設定要注意,才能發揮相輔相成的效果,第一、請用TA-ZH1ES的平衡輸出,讓MDR-Z1R達到最佳左右聲道分離效果。 第二、TA-ZH1ES的數位解碼設定要找出自己喜歡的模式。 這點稍微複雜,以Bit Perfect的方式來聽,您可以手動調整PCM或DSD模式,比較麻煩。 我的設定是把DSD Remastering打開,這樣PCM全部變成DSD,而且是四倍頻11.2MHz模式。 因為TA-ZH1ES有了4.4mm這個新的平衡端子,所以MDR-Z1R耳機隨機也附贈一條4.4mm耳機線,我可以直接告訴大家,這4.4mm耳機線效果比3.5mm耳機線要好得多,MDR-Z1R的用家只要遇到有4.4mm平衡端子的耳擴或隨身聽,根本不用考慮,直接用4.4mm耳機線就是了。 此外,Sony還推出了Kimber Cable 4.4mm升級線,這條線不算便宜,有著Kimber Cable招牌的「辮子卷」多股絞繞,聲音表現也明顯地比Sony隨機線更好,不過線身較重,用起來沒有隨機線輕鬆。

ta-zh1es: SONY TA-ZH1ES 旗艦 Hi-Res 耳機擴大機 USB DAC PCM DSD

※ 本服務提供之商品價格 、漲跌紀錄等資訊皆為自動化程式蒐集,可能因各種不可預期之狀況而影響正確性或完整性, 僅供使用者參考之用,本服務不負任何擔保責任。 擴大機配備多個端子,可支援多種輸入裝置,包含 Walkman®、電視以及 Playstation® 主機。 身為旗艦DAC兼耳擴,Sony當然把所有的技術都放入TA-ZH1ES裡面了,可是我還是要抱怨一下,DSEE HX、S-Master HX……這些到底是什麼? 我只能想說這是Sony留一口飯給我們,這樣評論員才能藉此長篇大論,寫稿還有價值。

ta-zh1es: 使用經過聲學原理調校的面板消除共振

DSEE HX是用來「還原」壓縮音樂訊號,所以如果您大多聽高解析音樂,這部分比較不用管,但如果您經常聽Streaming音樂,像是Apple Music、KK Box或Spotify,DSHEE EX不妨打開,使用Standard標準模式。 Sony還設計了男生、女生、打擊樂與弦樂四種模式,一樣看使用者的偏好來設定。 當然,最正統的搭配還是把MDR-Z1R與TA-ZH1ES送作堆。

ta-zh1es: TA-ZH1ES (停產)

TA-ZH1ES 配備堅固的 FBW ta-zh1es2025 機殼,此機殼專為隔絕電路板免於震動而設計。 可盡量減少震動與避免側向移動,以減少雜訊,呈現更清晰、純淨的音效。

ta-zh1es: 日本 空運 SONY TA-ZH1ES 旗艦級 耳機擴大機 USB DAC Hi-Res 日本必買代購

此線性器媲美類比擴大機的相位特性,提供更近似於類比式的音效。 如需要選擇適合您的字級大小,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 如需要回到上一頁,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 Alt + 左方向鍵←。 如需要列印,可利用鍵盤 Ctrl + P 使用瀏覽器提供的列印功能。 TA-ZH1ES可說是目前市面上耳機輸出端子對應最完整的高階耳擴。 面板上面一字排開,總共六個輸出端子,從左至右分別是4 Pin XLR、3.5mm與6.3mm非平衡輸出、4.4mm平衡輸出與3.5mm x2平衡輸出。

ta-zh1es: 「TA-ZH1ES」商品搜尋結果共 36 筆

但轉念一想,反正我買TA-ZH1ES很大部分是為了一圓我初燒以來的夢想,既然信仰已經完整充值,到底值不值,到底有沒有更好聽,就都不重要了。 於是乎,我就抱著這樣的想法把自己呼嚨過去了,反正是真的賞心悅目,我每天晚上趁睡前偷閒聽一下也真的是非常開心。 不過雖然沒辦法親手開箱新機,但依然很高興最後至少還是買到了,展示機什麼的就無所謂了。 裡面除了老闆隨意抓的一條東莞英規電業的全新一米電源線還有Walkman線外,因為原本的USB小黑線也不知道去哪了,就付了這條給我。 為能獲得 Sony.com.tw 的完整使用體驗,請將您的設定變更為允許 JavaScript。 支撐「FBW」機殼的底部面板結構為雙層設計,能夠加強堅固度並降低重心。

ta-zh1es: 熱賣新款4.4mm鍍金平衡插頭適用WM1Z WM1A Z1R TA-ZH1ES 直頭 彎頭-浪漫印記-

一口氣推出三款產品,我笑稱這是Sony新推出的「大三元」,靈魂產品要屬MDR-Z1R耳機,這是最終發聲的關鍵器材,它與另外兩款耳擴都可以搭配。 搭TA-ZH1ES耳機擴大機適合桌面聆聽,NW-WM1 Walkman隨身聽則是帶著趴趴走的器材。 多金的消費者自然可以把大三元買齊,我推測三款全買的人當然是Sony粉絲,少一臺都覺得可惜,可是考慮到實際應用情境,搭配MDR-Z1R與TA-ZH1ES,適合擺在桌面搭配電腦聆聽,應該是最佳的應用模式,畢竟像MDR-Z1R這麼大尺寸的耳罩式耳機,搭捷運戴著它擠,恐怕有些喫力,而周圍環境的噪音,恐怕也難讓MDR-Z1R發揮到極致。 所以,要能聽見MDR-Z1R最好的聲音,情境自然與頂尖音響一樣,最好在安靜的環境當中,愉快地享受與音樂獨處的時光。 釋放您耳機的全部潛能,體驗每首歌曲原音重現的情感效果。

ta-zh1es: 【問題】Sony TA-ZH1ES定Teac UD-505好?

除了提供數位輸入之外,TA-ZH1ES的背板上還有類比輸出,可調整固定輸出或可變增益輸出,這代表您還可以把TA-ZH1ES當作前級使用。 那不還是PCM「或」DSD,那個「單向橋樑」在哪裡? 我們聽的CD全部都是PCM,大多數的音樂格式也都是PCM為基礎,要從SACD層Rip出來的音樂檔案纔是DSD,或者您上網買DSD音樂檔案,纔是真正的DSD。 用TA-ZH1ES來聽的時候,您可以用PCM解碼,也可以用DSD解碼,超越CD規格的高解析度音樂檔案,完全難不倒TA-ZH1ES。

ta-zh1es: 商品資訊

這款耳機擴大機的頂部面板採用鋼鋁合金製成,其獨有的共振頻率,於合成時可互相抵銷,能有效消除不必要的共振。 支撐「FBW」機殼的基礎面板採用雙層結構,不僅更加堅固,且降低了重心。 老實說,看到價格,還嚇了一跳,因為我想那部旗艦隨身聽NW-WM1Z都要3,199美元了,這部TA-ZH1ES體積大那麼多,應該更貴。 我現在反而很感謝醉音老闆塞了東莞小黑線給我,如果不是這樣我根本不會去買電源線,沒去買線我就見不到TA-ZH1ES真正(暫定)的形態,沒見到TA-ZH1ES真正(暫定)的形態,老實講我這次的採購案就不算成功。 來個實際的例子,之前夏天在看86的時候,覺得澤野的ED ta-zh1es2025 Avid還不錯聽,結果用ZX100接HD800聽,沒有音場可言、聲音推不開、全部擠成一鍋粥,聽了幾遍後就沒再聽了。

ta-zh1es: D.A. 混合式擴大機電路:音效擴大功能的革命

首先試聽謝安琪《雞蛋與羔羊》16bit/44.1kHz ALAC 檔。 由於只是 CD 自行擷取而成的數碼音樂檔,雖然已經 DSEE HX 作升頻處理,歌曲中的細節以至阿 Kay 的歌聲,密度已有改善,但整體的通透感及細節圓滑度,始終與之後試聽真正 Hi-Res Audio 音樂檔時有點分別。 過去用ZX100直推的各種問題,聲音過於空曠、氛圍的缺乏、時而毛躁的人聲、推不大出去的音場、有時混在一團的聲音,全部解決光光,變成適中偏大的音場、令我驚訝的分離度、舒適的包圍感,滑順的人聲。 搞不好HD800現在對於油歌的適性完全不會輸水月雨的KATO。 可是不對啊,明明聽DSD版加州旅館的時候很棒啊,不會是歌的問題吧,一邊這樣想著一邊跑到專輯目錄找一些以前常聽但沒出現在測試播放清單裡的歌曲,結果聽到第一首我就突然被自己的系統毒到了。

別人退燒靠聽覺,聲音夠好,或錢花光了才退燒,小弟不才我靠視覺退燒,聲音算好聽就行,重要的是自己看起來賞心悅目。 某種程度上來說,跟SA5000那時候有點像,就是信仰。 明明知道有更卓越的聲音,卻還是對TA-ZH1ES念念不忘;明明連讓自己的HD800接上TA-ZH1ES的機會都沒有,還在想著買了TA-ZH1ES就退燒。 有時看到人家發的跟MDR-SA5000有關的文都異常開心,像這邊的曬耳機大樓,那個首頁圖每次看都覺得賞心悅目。 雖然我從來沒進去蓋過任何一層,但每次看到那防潮箱裡的MDR-SA5000就覺得讚讚讚。 記得當時還跑去問加煒老闆有沒有MDR-SA5000可以買,不過MDR-SA5000那個時候當然已經停產了,所以後來也就去買了HD800。

ta-zh1es: 日本 SONY TA-ZH1ES 旗艦耳擴DAC擴大機

內建全新開發的 FT CAP 高分子電容能夠提供強勁的輸出電力,也加強了人聲與樂器的穿透力,展現更深厚、具有力量的低頻表現。 而針對偏好光亮鋁製外殼的使用者,較輕量的 NW-WM1A 則可呈現清晰有力的聲線,搭配使用於擴大機、耳機插座等區塊的特殊無氧銅線,可呈現更具震撼力的音質。 聽感部分來說,若以MW1Z搭配自家Z1R旗艦耳機為例,可直接得出一個決定性的結論,那就是「猛」! TA-ZH1ES為耳擴結合DAC的一體機設計,搭載最新DSEE HX™ 高傳真數位音質還原技術,最高支援可至 DSD 22.4MHz/ DSD DoP 11.2MHz;PCM 768kHz/32bit,規格驚人! 其內部有一非常獨特的D.A hybrid 數位 / 類比混合式擴大電路,簡單來說就是將數位與類比本身各自具有的優勢互相補足,保留S-Master HXT高動態而準確的音色,及類比擴大技術細緻自然低失真的能力。 如同在現今這個純數位與純類比器材爭端不斷的世道之下擊出一發強力震撼彈,給予消費者全新的選擇。

ta-zh1es: 艾域評測 : 黑霸 Sony TA-ZH1ES 座檯 DAC 耳擴 比 NW- WM1Z 更發燒

就聲音的表現,MDR-Z1R走均衡路線,中高頻甜美又柔和,而且高頻延伸非常自然且細緻。 還有,MDR-Z1R對聲音的鑑別度很高,我搭配了Marvalve Model One真空管耳擴,聲音多了一份暖色調,中高頻更顯絲綢般的細膩光澤,而換上Moon Neo 230HAD耳擴,中低頻的力度更強、密度更高。 而最讓我意外的是,拿iPhone也能推MDR-Z1R,效果當然沒有辦法比獨立耳擴更好,但是並沒有像搭配HD800S時,用手機來推感覺耳機有問題似的,用iPhone來推MDR-Z1R,只是音量要開得比平常大一些,聲音還是頗有水準。 開放式設計的耳機,很容易就聽得出開闊自然的效果,聽HD 800S如此,聽SE Master1如此,我最近試聽的Focal Utopia也是如此,可是它們都有共通的問題,就是對外界噪音完全沒有抵抗能力,開放式耳機就好像把迷你喇叭掛在耳朵上,用超近距離聆聽,可是周圍只要有一點吵雜的聲響,就會掩蓋耳機發出的音樂細節。 您當然可以選擇安靜的場所享受耳機,但是周遭還是會有細微的噪音,像是持續運轉的冷氣聲,若換成電風扇那更吵,戴著開放式耳機,不放音樂的時候一定可以聽得到這些環境噪音,而它們都是降低耳機性能的元兇,不過要打敗環境噪音很簡單,開大聲一點就是了。

這代表MDR-Z1R的耳機振膜可以在1秒鐘的時間之內,連續振動120,000次,那是12萬次啊! 蜂鳥振動翅膀每秒還不到100次,我們就幾乎看不見它的翅膀抖動,這每秒12萬次的振動,MDR-Z1R的振膜究竟是什麼材料做的啊? 低頻延伸能穩如泰山,還要輕如鴻毛,達到每秒12萬次振動的高頻延伸,真是難以想像的技術。 ta-zh1es2025 Sony之所以往高階耳機進軍,反映了耳機市場的發展趨勢,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化,耳機市場年年成長,但是這幾年的趨勢越來越往高價市場走,顯示市場不僅需要「堪用」的耳機,消費者更希望能擁有「優質」的耳機,滿足隨身與家用聆聽的需求。 在臺灣索尼為「Sony Signature Series」舉辦的產品發表會上,可以發現他們往高階市場進攻的策略,不僅有市場調查的數據,更有扎實的技術團隊在背後支持。

像右邊的dB還有ANALOG的多處都有Fade的痕跡,明明帝國大學經銷商的那臺年紀也差不多,但螢幕就完全正常,有點神奇。 我尋思新機大概已成幻想,就順口問到了嘉義經銷商展示機的出清價,價錢還不錯,雖然沒有盒子沒有遙控器沒有USB線,但比帝國大學經銷商便宜不少,也就開始跟嘉義經銷商談買展示機的事。 後來實在受不了,就打去之前還沒買HD800時叨擾過的嘉義經銷商,問有沒有貨。 結果神奇了,在跟我差不多的時間點,也有人到嘉義經銷商那邊要買TA-ZH1ES,老闆就調了一臺全新的過去。 老實說當下心中可以說是幹意滿滿,為了等北車經銷商我錯過了一臺新機,同時也順便錯過了臺南經銷商的展示機。 回家後左思右想睡不著覺,硬是東拼西湊出近50k的預算想買Clear MG Pro,不過後來想到同樣的錢可以用來為HD800升級前端,就轉而尋找HD800的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