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2025詳細攻略!(持續更新)

若國稅局的資料提供正確,就可以看你是繳稅、退稅又或是不用繳不用退,來完成後續的流程。 否則,若不適用稅務試算服務,就需要自行整理所得資料、填寫申報單等。 無身分證字號,但有中華民國居留或停留證明文件,並且已被配發統一證號。 透過以下方式得到查詢碼,並使用外僑綜合所得稅電子結算申報軟體進行查詢。 有另一個稅叫做「個人基本稅額」,會把國外所得與國內所得都納進來、考慮免稅額後,計算出應繳稅額,基本所得稅和綜合所得稅,會擇高的那個去繳交或補差額。

  • 一般來講,正常情況下公司都會向政府申報,直接利用政府提供的查詢服務即可,不需要自己一一加總試算(有些公司會提供一張年度所得單給員工申報用),直接向政府申請查詢比較快。
  • 本網站不對資料之正確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所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無推介買賣之意。
  • ,因為需先持自然人憑證,至「行動自然人憑證網站」註冊並綁定手機後,再下載「行動自然人憑證App」,即可開始報稅。
  • 透過以下方式得到查詢碼,並使用外僑綜合所得稅電子結算申報軟體進行查詢。
  • 不一定要拿到紙本扣繳憑單才能報稅,只要使用線上報稅系統,就能自動帶入許多申報所得稅所需資料,包含年度所得資料、健保費、人身保險費扶養、子女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自用住宅購屋借款利息可點系統裡面的 標準 / 列舉扣除額標籤頁手動下載。
  • 但是如果在沒有被檢舉或稽徵機關還沒有進行調查以前,自動提出補報並補繳稅款的話,只加計利息可免予處罰。

二、綜合所得稅透過網路申報應行檢送之其他證明文件及單據資料,應於111年7月11日前送(寄)戶籍所在地國稅局或就近至任一國稅局所轄分局、稽徵所或服務處代收。 如果已錯過申請的黃金時間,建議 「 先報先贏 」,5 月 1 日先申報所得稅,那麼家人就無法再申報扶養,也就看不到你的所得資料。 領股息會被扣的是二代健保費,當股票利息單筆支付超過 NT$ 2 萬,就會扣 2.11 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 % 二代健保費,而這並不是預扣所得稅,因此,報稅後,即便免繳稅,也無法退給民眾。 也就是說,要透過報稅系統告訴國稅局,的確試算完不用繳稅,去年公司幫我預先代扣的稅額可以退還了。 如果今年需要繳稅,貸鼠先生大力推薦 90 % 以上納稅義務人都愛用的 「 信用卡繳稅 」。 如果你的各類所得加總起來超過 NT$ 408,000,務必在 5 月 31 日前報稅,以免受到滯納金甚至稅額 1 倍 到 3 倍的罰鍰。

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 報稅延期繳稅或分期繳稅

到國稅局 Web 線上版報稅網站申報,以 「戶號+查詢碼 」認證登入:就可以進入系統報稅。 系統內已自動勾稽了我們的年度各類所得、保費、健保費等各種資料,無須手動。 支援 Mac、Windows 系統,瀏覽器支援 Chrome、 Safari 。

納稅義務人應按扣繳單位填報的退職所得金額,辦理綜所稅申報。 如果未滿 20 歲的學生,即便有打工收入,仍無須自己申報所得稅,一併由父母一起申報就可以。 打工收入未超過 NT$ 31.3 萬 ( 免稅額 NT$ 88,000 + 薪資特別扣除額 NT$ 200,000 + 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 NT$ 25,000 ) ,由父母申報扶養還能幫父母節稅喔。 用手機完成報稅:最快 5 分鐘就能完成所得稅申報年度大事。 透過手機裡的Chrome、Safari App 進入手機版報稅的專屬頁面,依序輸入身分證字號、電信業者、手機號碼、健保卡卡號,就能開始進入系統報稅。

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 所得稅級距表(含累進差額)

計算的最後附上各項稅額的金額的細節項目,以及他們的金額上限。 有個常見的誤解是,以為收入超過一定金額,就會被按照特定級距算,例如所得淨額如果是300萬,因為超過252萬,就所有收入要用30%稅率去算,這個理解是錯誤的。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或未開啟JavaScript功能,將無法正常使用本系統,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功能,以利系統順利執行。

若您選擇一般列舉扣除額,你就必須檢附證明文件,所以平常要將收據等憑證收集保存。 也就是說如果你有夠多的單據是可以證明釦除、你總共可以免稅的總金額也超過標準扣除額,就用列舉扣除並自行填寫申報並提供單據給國稅局,沒有的話大多情況都是用標準扣除額。 列舉扣除額包含捐贈、保險費、醫藥及生育費、災害損失、自用住宅購屋借款利息、房屋租金支出等,都需要提供證明文件才能順利扣抵。 根據國稅局指出綜合所得稅總額還會再依照每個人不同的狀況扣除減免項目,像是家庭中有扶養老人、小孩的稅可減免等等。 也就是說所得較高的人會課較重的稅、所得較低的人課較低的稅。 報稅可以用人工申報,就是到家裡附近的國稅局申報,或是下載財政部的報稅軟體,用自然人憑證、健保卡、查詢碼、金融憑證、臺灣行動身份識別登入,就能看到去年一整年的所得資料,非常方便。

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 綜合所得稅免稅額、扣除額怎麼算?

財政部公佈2019年每人基本生活所需費用提高至新臺幣17.5萬元,較2018年的17.1萬元增加了4000元,2020年5月申報綜合所得稅適用。 所謂基本生活所需費用不課稅,是指基本生活費總額,超過免稅額+扣除額合計數的部分,可從綜合所得總額中減除,並自2020年1月1日施行。 這裡要特別注意基本生活費並不是人人都能用,而是與政府規定的公式「比大小」,才能確定是否能扣除、能扣除多少,這一項扣除對於有家庭的人較為有利,尤其時單薪或雙薪家庭,未婚、家中有身障成員、學齡前或大專子女的家庭,比較沒有辦法享受到。 想了解基本生活費請參考【2022 繳稅三大重點:基本生活費的計算方式】。

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 申請不提供行動電話認證服務

三、兼領一次退職所得及分期退職所得者,前二款規定可減除的金額,應依其領取一次及分期退職所得的比例分別計算。 二、 資料提供範圍:於申報之當年12月起提供前5年度申報資料。 已經年滿 20 歲的學生打工賺錢,可以決定自己獨立申報,或是由父母申報扶養。 由父母申報扶養,該名學生打工收入,會被計入父母年度所得合併申報。 如果 2021 每月薪水超過 NT$ 84,501,或是領到年終獎金,公司依法一定會先代 5 % 所得稅;又或者薪水雖不到 NT$ 84,501,公司仍代扣所得稅,那麼這些預先代扣的稅款,如符合免繳稅資格,就能退稅。

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 財政部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專區

所有借貸貸款方案之實際核貸金額與利率,視個人狀況及授信條件而不同,實際依銀行核貸方案為準,責際貸款條件(例:核貸金額、利率、月付金、管費、手續費、票查費、提前清償違約金、信用查詢費等)視個別銀行貸款產品及授信條件不同而有所差異,銀行保留貸款額度,適用利率,年限期數與核貸與否之權利。 不太推薦,因為還要撥出時間至報稅機關親自辦理,需準備申報書、相關證明文件、單據等等至國稅局、稽徵所辦理,如果不小心忘了帶證明文件,還需要另外花時間整理,相當費時。 若你去年一整年的的捐款、醫療費用支出、人身保險費(上限2萬4)等加總金額不滿12萬元的話,選標準扣除就對了! 競技競賽及機會中獎之獎金或給與參加比賽、抽獎所獲得的獎金或獎品,若金額超過 20,000 元會扣除 10% 所得稅,但若為公益彩券、統一發票、運動彩券等由政府舉辦的獎券活動,則是 5,000 元以上要繳 20% 所得稅。 自力耕作漁牧林礦從事農耕、漁撈、畜牧、造林、採礦之所得,金額為所得到的各種收入,扣除成本、費用後的餘額。

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 個人綜合所得稅常見問題

萬的幼兒扣除額,收入若沒超過127萬(36.8萬+24.8萬+41.4萬+24萬)元也達免繳稅的標準。 課稅級距,全年綜合所得淨額在54萬元以下者,課徵5%;超過54萬元至121萬元者,課徵12%;超過121萬元至242萬元者,課徵20%;超過242萬元至453萬元者,課徵30%;453萬元以上者,課徵40%。 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2025 財政局中區國稅局提醒,在家自行照顧除了要身心障礙證明或手冊,可判讀符合列報資格,須至指定醫療機構進行巴氏量表評估,並取得「病症暨失能診斷證明書影本」;具長照失能等級評估為2到8級者,年底前使用長期照顧給付及支付基準服務,2020年5月才能申報扣除。

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 機關介紹

這裡舉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來說,根據國稅局的定義,是指納稅義務人、配偶或申報受扶養親屬,各有薪資收入採定額扣除者,每人每年可以扣除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 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 申請因天災事變辦理綜合所得稅延期或分期繳納稅款作業(健保卡) 納稅義務人因天災、事變、不可抗力之事由,致無法於規定期間內繳納稅捐,免加計利息,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納綜合所得稅應納稅款(含自繳稅款及覈定補徵稅款)。 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2025 申請因天災事變辦理綜合所得稅延期或分期繳納稅款作業(自然人憑證) 納稅義務人因天災、事變、不可抗力之事由,致無法於規定期間內繳納稅捐,免加計利息,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納綜合所得稅應納稅款(含自繳稅款及覈定補徵稅款)。 申請因經濟弱勢辦理綜合所得稅延期或分期繳納稅款作業(健保卡) 納稅義務人因經濟弱勢,致無法於規定期間內繳納稅捐,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納綜合所得稅應納稅款(含自繳稅款及覈定補徵稅款)。 申請因經濟弱勢辦理綜合所得稅延期或分期繳納稅款作業(自然人憑證) 納稅義務人因經濟弱勢,致無法於規定期間內繳納稅捐,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納綜合所得稅應納稅款(含自繳稅款及覈定補徵稅款)。 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2025 國稅局官員表示,個人出售房地合一適用範圍的房地時,若要主張自住房地交易所得400萬元以下免稅,或重購自住房地退稅的租稅優惠,應符合納稅義務人或配偶、未成年子女在房地辦理戶籍登記的條件。

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 綜合所得稅怎麼算?所得稅級距、綜所稅試算教學 (附圖)

配合政府提出的紓困政策,受疫情影響導致有繳稅困難者,都可申請,但申請時要說明受影響情形,並儘量附上如公司減班休息、近幾個月的工時、收入等相關文件。 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 可至統一、全家、萊爾富及OK便利商店等4大超商取得「查詢碼」,透過超商的多媒體事務機(KIOSK),如i-bon、Famiport等機器,以自然人憑證或已註冊健保卡登入後就可取得查詢碼。 答案:房屋租賃所得之計算,以全年租賃收入,減除必要損耗及費用後之餘額為所得額。 必要損耗及費用(如折舊、修理費、地價稅、房屋稅、以出租財產為保險標的物所投保的保險費、向金融機構借款購屋而出租的利息等)可逐項舉證申報;如不逐項舉證申報,得以租金收入的43%為必要費用,也就是以當年度租金收入的57%作為當年度之租賃所得。 ➄附上足以證明費用與業務有關的文件,必要時,稅捐機關可以向納稅人或所得人要求,提供僱主開立與業務相關證明。

2022 年 5 月 1 日 ~ 2022 年 5 月 31 日 ( 因應疫情,所得稅報稅期限延長至2022 年 6 月 30 日 )。 貸鼠先生為您比較各種銀行貸款方案,一次 10 間以上銀行貸款比較,整理各家銀行信貸,提供快速試算功能精算每月還款金額,找出最低利息負擔方案,最適合精打細算的您。 若是委託他人代查,需要準備身分證正本(委託人、查詢對象)、委任書正本,櫃臺會提供委託申請書,需經代理人簽章後方可查詢。 超過180,000元乘以退職服務年資之金額,未達362,000元乘以退職服務年資之金額部分,以其半數為所得額。 定,3 檔不受景氣影響的環保概念股 全球股匯市動盪不安,如何找尋資金安全避風港,對於投資人尤顯重要。 本期介紹 3 家營收穩健,不受景氣循環影響的廢棄物處理公司,適合長期投資,存股族可多加留意。

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 相關連結

【用舊公式計算】免稅額+標準/列舉+薪資特別扣除額免稅額8.8x4=35.2萬元標準扣除額12x2=24萬元薪資扣除額20x2=40萬元基本生活費17.1x4=68.4萬元差額68.4萬-(35.2萬+24萬+40萬)=-31萬元免稅額+標準/列舉+薪資特別扣除額>基本生活費,無法做扣除額抵減。 該局說明,本次第3批退稅對象為111年5月1日至同年6月30日間,辦理110年度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為繳稅或不補不退及111年7月1日以後逾期申報,經國稅局覈定為退稅之案件。 由於物價上漲幅度未達調整門檻,2020年申報綜所稅的免稅額同樣維持8.8萬元(年滿70歲以上長者13.2萬元)、標準扣除額12萬元、薪資所得及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各20萬元;所得稅基本稅額的個人免稅額,也一樣維持670萬元、企業免稅額50萬元、保險死亡給付免稅額3330萬元。 為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財政部特別提供紓困措施,調增109年度執行業務醫事人員各項收入適用之費用率,可按原本費用率標準的112.5%計算。 中區國稅局所轄苗栗、臺中、彰化、南投及雲林5縣市110年度綜合所得稅第3批退稅,共2萬餘件,將依納稅義務人申報時所填寫之存款帳戶辦理直撥退稅;申報時未提供存款帳戶者,則開立退稅憑單郵寄納稅義務人。 本批退稅憑單兌領期間自111年12月30日至112年3月3日,請納稅義務人於該期間前往金融機構提兌。

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 退稅機制是如何?

申請加計利息辦理綜合所得稅分期繳納稅款(自然人憑證) 納稅義務人因客觀事實發生財務困難,不能於繳納期間內一次繳清綜合所得稅應納稅款及罰鍰,可申請加計利息分期繳納。 申請補印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書影本(健保卡) 可透過線上(健保卡)、臨櫃或郵寄方式,申請補印5年內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資料。 申請補印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書影本(自然人憑證) 可透過線上(自然人憑證)、臨櫃或郵寄方式,申請補印5年內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資料。 臺北國稅局表示,扣繳義務人給付退休或被資遣員工的退職所得,應按給付額減除定額免稅額度後的餘額,再依各類所得扣繳率標準規定的扣繳率,辦理扣繳及申報。

若因身體傷殘、精神障礙、智能不足、重大疾病就醫療養或尚未康復無法工作或須長期治療者等,需取具醫院證明。 臨櫃查詢:直接跑一趟稽徵機關(各地區國稅局或其所屬分局、 稽徵所、 服務處)申請查詢,本人要查就簡單了,帶著身分證就好,若是委託他人要準備的資料比較多哦。 考量COVID-19疫情趨緩下,今年法定申報期維持一個月,即110年5月1日至5月31日止,並預定自4月25日起陸續寄發「試算通知書」、自4月28日起提供「查調所得及扣除額」服務。 ✓現金回饋:客戶符合110年度綜所稅金額逾100萬元或110年度一般消費累積達100萬元或使用頂級卡繳稅其中之一資格,即可享綜所稅稅額0.3%現金回饋,回饋上限3,000元。

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 112 2022 111 所得稅 免稅額 所得稅制改革方案 綜合所得稅

另外也可使用行動支付及電子支付帳戶,這兩種方式可以拿來繳稅。 如果未滿 20 歲,仍需要由扶養人申報所得稅,所以個人收入、投保資料、就醫金額都會揭露在報稅系統中。 只要取得父母、扶養家人的戶口戶號 + 查詢碼,在線上申報系統就能自動帶入父母的年度所得以及免稅額、特別扣除額等等。 過去採「Web線上版」申報所得稅時,若選擇以「信用卡繳稅」,報稅系統會另外跳轉至「Paytax」網頁,部分納稅人繳納完成後,未回到原申報頁面點選『申報及上傳』,導致眾多已繳納稅款卻未完成申報之狀況。 臺北國稅局呼籲,民眾轉讓公司持股,應查明該持股是否屬已依法辦理股票簽證發行之股票,如屬上述案例情形,應依法辦理個人綜合所得稅財產交易所得之申報,以維個人權益。

所得淨額 NT$ 0 ~ NT$ 540,000 適用 5 % 稅率;往上還有 12%、20%,最高到 40% 。 2021 年全年收入低於 NT$ 408,000 免繳稅,但記得務必要報稅才能領到退稅。 若不符合非紓困條例適用對象,且公司未通報減班休息,但被要求休息減少上班者,要進行延期繳稅申請的國民,須勾選「其他事由」,說明怎樣受到疫情衝擊所以無力繳稅,建議盡量附上相關證明,加速審核流程。 查詢110年個人薪資所得、綜合所得的方法可大致分傳統的臨櫃查詢,最簡單只要記得帶證件就好,查詢後可以請人員一併申報,但限制就是有營業時間、要花時間車程跑一趟。 其他執行業務者當年度收入總額較前1年度減少達30%者,適用之費用率,得按該費用率112.5%計算2。 依所得稅法第14條第1項第7類規定,財產或權利原為出價取得者,以交易時之成交價額,減除原始取得之成本,及因取得、改良及移轉該項資產而支付之一切費用後之餘額為財產交易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