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題導引的方向都是讓學生思考怎麼更接近「幸福人生」,只是使用的方法不同:前者透過刪除,後者期待保存。 考生在答題時,亦能因此思考什麼是自己所謂的「幸福人生」。 學測各考科的題型可包括:選擇題型(單選題、多選題)、選填題型(僅數學A、數學B)、混合題型或非選擇題型。 混合題型是指同時包含選擇(填)題與非選擇題的題型,為題組形式。 112 學年大學考招新制上路,學測考程為 3 天,學測日期預計定在 1 月 13 日至 15 日舉行。 學測的題型包括:選擇題(單選題、多選題)、選填題、非選擇題,以及新增的「混合題型」等四大類。
- 試辦考包括社會、自然兩科,參加社會科考試的學生數為6萬3270人,自然科則有6萬2634人。
- 至於自然考科,試題則分為兩部分:第壹部分(高一範圍)共40題,全部計分;第貳部分(偏重高二)共28題,則是答對一定比例即得滿分(48分),這是比較不一樣的地方。
- 而國寫第二題,以「如果我有一座新冰箱」為題,讓學生思考當擁有一座新冰箱時,會期待冰存什麼?
- 原本每年7月展開的大學指考將改為分科測驗,不再考共同科目國文、英文,並刪除數乙,包括數甲、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公民七科。
- 第一題的知性題以電影起興,結合現實世界的高科技研究,再提出哲學家的思想實驗,讓考生思考是否贊成「經驗機器」?
- 學測各考科的題型可包括:選擇題型(單選題、多選題)、選填題型(僅數學A、數學B)、混合題型或非選擇題型。
109學測總考生約133,000人,值得注意的是光是重考生就有1.8萬,在整體考生中佔比高達13.5%。 110學測是舊課綱的末代學測,推測去年對於錄取校系不滿意想挑戰的重考生,將在110學測還未完全實施108課綱的素養題型及學習歷程時,利用110學測重考搶下上榜機會。 110學測應屆考生必須知道,在學測中面臨的並非都是站在同一個起跑點的考生,更多的將是來勢洶洶多數已多花你一倍的時間來準備重考的重考生。 高級中等學校三年級在學學生、畢業生或具同等學力者。 (按教育部頒布「入學大學同等學力認定標準」) 。 第一題的知性題以電影起興,結合現實世界的高科技研究,再提出哲學家的思想實驗,讓考生思考是否贊成「經驗機器」?
110學測範圍: 學測準備必收!5 點看懂新制範圍,掌握升學考試關鍵
在第一題中若學生已釐清並建立起自己的價值觀,這一題就能發揮想像,說明自己珍愛的記憶或經驗。 問題一要考生比較「忘情診所」和「健忘村」的差異,考生能從文章中擷取訊息,說出前者為主角主動要求刪除記憶,後者則是為了利益而被刪除記憶。 問題二要求考生思考「經驗機器」對人類的影響,若考生持的是反對開放「經驗機器」的立場,可以從問題一的答案中抓出「主動」、「被動」、「利益」等關鍵字,進行深度思辨。 若考生持贊成立場,亦可以從引文中得到線索:這項科技能應用於「心理創傷者、藥物成癮者的治療,清除其長時間的負面與病理性記憶」,以此為發想,思考「經驗機器」將空虛的幻想實境化的功能,若運用於娛樂、醫療、甚至教育上,對人類的各種影響。 兩大題兼容知性與情意,取材自日常生活,透過引文為考生搭建思考鷹架,引導學生思考何謂「幸福人生」。
學科能力測驗(簡稱「學測」)包括國文、英文、數學、社會、自然五考科,旨在測驗考生是否具有接受大學教育的基本學科能力,是大學校系初步篩選學生的門檻。 自民國83年開辦以來,其測驗內容隨著高中課程的變化迭有調整。 民國107年開始,配合教育部103年6月26日同意辦理招聯會所報之「大學招生及入學考試調整方案」,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正式獨立施測、學測國文與指考國文改為全部選擇題;學測國文、學測英文增加測驗範圍至第五學期。 111學年度開始,學測考試科目包括:國文、英文、數學A、數學B、社會、自然共6考科,考生可依校系規定自由選考。 110學測範圍 測驗範圍為108課綱的部定必修課程,也就是除了國文、英文考到高三上學期必修外,其他各科皆以高一和高二的必修課程內容為主。
110學測範圍: 學測準備懶人包|新型學測範圍 5 大改變
一、高中英語聽力測驗成績自104學年度開始,由大學校系自訂是否設為「繁星推薦入學」、「個人申請入學」及「考試入學」之招生檢定項目或納為「個人申請入學」審查資料之一。 學測國綜和國寫的考試時間各為90分鐘;英文、數學A、B各為100分鐘;社會、自然考科則各是110分鐘。 111 年度起的學測相較以往變革不少,除了考題方向調整,非選擇題部分也將逐年增加,瞭解新制範圍後,最重要的就是掌握應考的核心概念。
- 以第一題為例,由電影起興,用現代科技作為呼應,提出哲學家的思想實驗,著重在讓學生思考自己的價值觀為何,以及該如何面對千變萬化的未來。
- 選填題即是將填充題空格的答案拆分成可以選擇的形式,作答方式如下例,每題有n個空格,須全部答對才給分,答錯不倒扣。
- 新型學測一大變革是改採卷卡合一制,答案卡雜揉選擇題與非選題作答區。
- 一、高中英語聽力測驗成績自104學年度開始,由大學校系自訂是否設為「繁星推薦入學」、「個人申請入學」及「考試入學」之招生檢定項目或納為「個人申請入學」審查資料之一。
- 其中國文科分為兩節施測,分別為國語文綜合能力測驗(以下簡稱國綜)及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以下簡稱國寫)。
- 混合題型是指同時包含選擇(填)題與非選擇題的題型,為題組形式。
考生若想在國寫試題有更理想的發揮,平日就應該養成思辨的習慣,教師在教學時,亦可以結合議題於課堂中進行討論,讓學生習於思考,並且清楚在知性論辨中,要結合論點、論證與論據三要素,讓自己的說明更清晰、更有脈絡,纔有其說服力。 以第二題為例,「冰箱」是生活日常不可或缺的夥伴,透過兩則引文,幫助學生從日常生活發掘各種想像,是很可愛而親切的題目。 110學測範圍 試題內容只有引導,沒有太多設限,希望讓學生暢所欲言,表達自己想像中的美好生活該如何建構。
110學測範圍: 時間及範圍
題目「假如我有一座新冰箱」,取材貼近生活,應該是很好發揮的題目,但也因為好發揮,要寫出能在眾多作品中脫穎而出的佳作也更有難度。 教師在教學時要記得提醒學生:國寫試題是測試考生結合「閱讀理解」與「溝通表達」二項國文學科本質的評量方式,因此考生若能在閱讀兩則引文後,從中抽取其寫作特色,將抽象的感情與具體的冰箱連結,發揮聯想,自然能寫出深刻動人的好作品。 學習歷程包含下列六大項及其他可凸顯學生學習過程和收穫的資料。 每學期學生透過就讀的高中端上傳 5 件多元表現、3件課程學習成果。 大學申請入學二階甄試時,再依大學端要求採計的細項,由學生自主勾選作品上傳大學端審查。 學測的題型包括:選擇題(單選題、多選題)、選填題及非選擇題等三大類。
三貝德升學王提供線上數位課程免費試讀,考生可依照個人需求,自由觀看全科名師教學、加強弱點科目,雲端管家也能幫忙安排考前複習計劃,百萬題庫支援考前刷題,更有真人老師線上解惑,全方位協助考生迎戰 112 學測升學考試。 按大考中心規畫,111年學測數學考科分為數學A、數學B兩科,再加上原本的國文、英文、自然、社會、寫作,總共七科。 原本每年7月展開的大學指考將改為分科測驗,不再考共同科目國文、英文,並刪除數乙,包括數甲、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公民七科。 大考中心最新公佈的參考試捲包含國文、英文、數學A、數學B、社會、自然等六考科。 其中國文考科分為2節施測,分別為國文(一):國語文綜合能力測驗(國綜)與國文(二):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國寫)。
110學測範圍: SAT II 課程
選填題多半出現在數學考科,而非選擇題則會出現在「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簡稱「國寫」)和英文考科的翻譯和作文中。 111學年度開始,學測將使用「卷卡合一」的A3答題卷,將以往分開的答案卡(適用選擇題型、選填題型)與答案卷(適用非選擇題型)合併為一張,考生可在答題捲上同時作答選擇題和非選擇題。 測驗與指定科目考試(依年度辦理時序排列,以下分別簡稱英聽、學測、指考),成績提供 … 高一必修科目國文、高二必修科目國文、高三上 … 想要熟悉學測的題型與難易度,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做學測歷屆考題和最新參考試卷,除了可以檢測自己的應考實力外,也能拿捏作答時間,以免真正應試時因慌亂而失分。 112學年考試招生制度近期陸續開跑,聯合報記者近日掌握,國立臺灣大學醫學系個人申請將首度設立備取名額,校方已和繫上取得共…
二、111學年度高中英語聽力測驗舉辦兩次考試,考生可任擇其中一次或兩次皆參加;有關大學「繁星推薦入學」、「個人申請入學」與「考試入學」等招生管道使用本測驗成績之方式,悉依各該招生簡章之規定辦理。 110學測範圍2025 2021年12月30日 — 110學測倒數,趕緊來看看學測範圍是什麼,以下為大考中心提供資訊。 1.考試科目:包括國文、英文、數學、社會、自然共5 科,考生可自由選考。 學測國文(選擇題)的考試時間是80分鐘、國寫則是90分鐘;英文、數學考科各100分鐘;社會、自然考科各110分鐘。 同學在平時練習模擬考題時,即須拿捏作答時間,妥善分配英文考科的寫作時間。
110學測範圍: 學測歷屆模擬考
全教總高級中等學校委員會副主委臧俊維說,108課綱甫上路,升大學考題由大學教師命題,高中端最擔心命題上出現「超綱」,呼籲試辦考試模擬真實學測,盼大考中心更嚴謹檢核試題,也讓多一點高中老師參與審核。 考完110學測,緊接而來就是選填110個人申請志願的抉擇,選填志願前除了要先看清楚個人申請簡章門檻外,更重要的是選校落點要精準,6個志願該如何把握? 109個人申請學測五選四篩選科目學測級分變動大,使得歷年落點分析數據失去參考意義,所以,110學測放榜後提供考生們都可多加利用甄戰落點分析系統來查詢預測各科系的熱門程度,甄戰落點系統將即時落點分析回饋給所有考生。 第二大題的情意題,測驗考生是否具備情意、想像等感性的表達能力,題目沒有太多限制,就是希望考生能暢所欲言。
TKB甄戰學習顧問中心為回饋社會,凡清寒(領有縣市政府低收入戶證明書)、身障(中度以上)學子,一律五折優待,我們真心希望清寒學子也能享有同齡學子的夢想。 以第一題為例,由電影起興,用現代科技作為呼應,提出哲學家的思想實驗,著重在讓學生思考自己的價值觀為何,以及該如何面對千變萬化的未來。 110學測範圍2025 透過這樣的題目,學生可以思考所謂的「存有」是什麼意義? 我們要真的得到某些東西,還是透過體驗就能滿足? 想要真的成為某種人,還是透過體驗就能完成夢想?
110學測範圍: 志願參採不同!數A數B兩科變必考 學生還得「加把勁」
3.曾報考大學入學考試中心108或109學年度任一考試且相片為107年1月1日以後拍攝者,本次報名可不必再繳交數位相片檔。 ※各位個別報名之應考人請注意,為避免影響考試權益,關於「個人網路報名」相關詳細內容,請參閱「個別報名說明」。 目前,學測成績可運用在「個人申請」、「繁星推薦」、「指考分發」、「四技申請」、「軍校正期班」、「警察大學」、「運動績優」、「離島&原住民師資保送甄試」、「離島&原住民醫事公費生」等9大入學管道中,做為採計、檢定、比序或倍率篩選之用。 111 年度起的學測考題文字數量,將以過去學測的歷年字數為擬定標準,而除了國文考科測驗時間加 10 分鐘外,其他考科以歷年學測時間為主。 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日前公告一一二學年大學繁星推薦暨申請入校系參採學測科目,其中臺大工學院多個系放棄參採學測國文,引發高教… 新課綱上路,大學個人申請管道必採高中學習歷程檔案,音樂系一一三學年也要開始採計學檔。
體而言,今年的兩道國寫試題都非常精彩,取材親切,可以讓學生暢所欲言;引文為考生搭建了良好的思考鷹架;題目引導學生思考何謂「幸福人生」,也幫助學生表達自己的價值觀。 從大考中心公佈的研究用試卷裡,可以看見知性題的樣貌愈來愈多樣化,也有更多與生命價值相關的思辨,知中有情,情中有知,因為這世界本來就不是「非黑即白」,很難有絕對是或非的答案,重點是,要交代清楚自己的立場,並提出論據支持自己的論點。 今年的兩道試題在引文及題目上搭建了不少思考鷹架,考生若能仔細閱讀引文,自能從中得靈感,抒發感受。 值得注意的是,若進一步分析每一題對國文考科總成績排名前20%考生的鑑別度,110學測共有23題(D1 110學測範圍2025 ≧ 0.10)具顯著甄別效果,是近四年所佔比例最高的一年(109年18題,108年 … 將分別考取「國語文綜合能力測驗」,簡稱「國綜」,以及「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簡稱「國寫」(即作文)。 根據 108 新課綱核心素養內容,基本知識題與素養題並無互相牴觸,因此新型學測 2 種類型仍各佔一定比例。
110學測範圍: 大學情報
大考中心今年已舉辦首次學測試辦考試,大考中心表示,考生盼了解新型考題,共226所高中職踴躍表達參與意願,最後有6萬7889名高一學生參與,其中包括64名使用特殊試題及特殊作答的學生。 試辦考包括社會、自然兩科,參加社會科考試的學生數為6萬3270人,自然科則有6萬2634人。 111學年起大學學測數學拆為數A、數B兩科,並改採卷卡合一等新制。
110學測範圍: 學測試辦測驗考6科學測範圍 明年9月前登場
兩道題目一則談刪除記憶,一則想像自己有座新冰箱,看來似乎不相干的題目,最後目標都指向能更接近「幸福人生」。 第一大題的引文提及兩部電影,劇中主角們都想藉著刪除負面記憶,忘掉傷痛或不愉快的經驗,期待讓人生更圓滿。 考生可以由此思考:刪掉不愉快的記憶,是不是就能更接近「幸福人生」;第二大題以冰箱為主題,引導考生思考自己最期待的幸福感受為何。
若想一覽三貝德升學王歷屆學員傑出表現,歡迎查看金榜榜單,如果想更進一步瞭解升學考試諮詢服務,歡迎聯絡我們,將有專人為你服務。 112 學測衝刺時間分秒必爭,若搭配專業、上市品牌的線上數位教材,不只能隨時隨地學習,依照自己的需求,還能彈性安排讀書計畫、加強總複習內容以及精準大量刷題,提升備考效率。 社會考科包括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等三科試題,此三科所佔比例分量相當。 至於自然考科,試題則分為兩部分:第壹部分(高一範圍)共40題,全部計分;第貳部分(偏重高二)共28題,則是答對一定比例即得滿分(48分),這是比較不一樣的地方。
110學測範圍: 三貝德升學王數位課程免費試讀|幫助你輕鬆迎戰 112 學測
二、考試科目:國文(包含「國文(選擇題)」與「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簡稱國寫)」)、英文、數學、社會、自然共5科。 新型學測試辦考試的主要對象,為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及單科型高級中等學校的高二(11 年級)在學學生,學生可以不限科目自由選考、免費報名參加,且同時受理重大傷病及身心障礙應考服務,因此本次試辦考試的考生較以往場次多。 高等教育普及,大學學歷已是現今求職的必備條件,因此鑑定是否能進入大學的學科能力測驗,是許多家長與學生最重視的升學考試。 新制學測範圍自 111 年度開始上路,你是否正在煩惱該如何準備 112 學測? 本篇文章將解析新型學測範圍,一覽 112 學測新制的 5 大要點,幫助你快速掌握 112 學測準備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