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MAHA此次採用全新次世代引擎,亦是「第一臺符合七期環保法規之155cc水冷BLUECORE」引擎,同時,搭配「智能起動系統 SMART MOTOR GENERATOR」與「可變氣門揚程 VARIABLE VALVE ACTUATION」,全面提升了整體引擎性能。 Focus ST-Line Lommel X傳承Focus ST設定(後多連桿懸吊),兼具性能、操控與穩定度表現,是提供ST-Line車型更加熱血的新選擇。 Focus五門款更擁有高科技含量內裝配備,全車系標配8吋懸浮式全綵LCD觸控螢幕、同級唯一全車系支援Apple CarPlay及Android Auto1系統,以及緊急通訊救援系統等便捷功能,讓用車人更便利安全地與娛樂通訊生活保持無縫接軌與全時連線。 電動收折HUD智慧型抬頭顯示器為全綵顯示畫面,附明暗、水平、高低調節系統,並可整合車速、Ford Co-Pilot360作動畫面、娛樂資訊等顯示,帶來目不離路的從容駕馭姿態。 現行Hyundai Tucson L於前(2021)年10月在臺發表,首批推出的1.6升渦輪引擎,可輸出180匹、27公斤米最大輸出 ,搭配7速自手排變速系統,共提供了GLT-A與GLT-B雙車型,建議售價分別為98.9與108.9萬元。 主動式車身動態強化系統透過監控車速及駕駛者的轉向操作,提前啟動ESP電子式車身動態穩定系統與TCS循跡防滑控制系統,更早採取因應措施,不需等到車身失衡打滑才開始介入反應,這項功能在道路濕滑或車輛負重較高時尤為重要,有助駕駛者在激烈駕駛中精準操控。
- 在最後的車高、外型與內裝方面,則比較偏向個人與家人主觀所愛,雖無法有個客觀的分享,但絕對在選購條件裏頭。
- 為健全Hyundai Tucson車系戰力設定,受國際缺料影響,原本預計去(2022)年推出的Tucson Turbo Hybrid油電版和入門Tucson 2.0動力車型,趕不及年底亮相,只好延至今年,目前尚未有明確上市日期。
- 車高視野與期待有落差:此點反饋來自於家父,雖然 Focus Active 的車高設定在與諸多歐洲跨界休旅相近,也讓車輛具備水準以上的操控性,但若想要更遼闊的視野,則 Focus Active 可能會與期待有落差。
- Focus Active和標準版一樣提供6款車色,沒有推出更亮眼的塗裝稍微可惜了些,在這之中,最推薦的是星焰藍,和車身防刮塑料有比較鮮明的對比,沒有炫目紅的高調,也不會像多數車輛的灰、黑、白那樣普遍,至少多一些辨識度。
- 內裝方面也更換了較運動化的三幅式方向盤,車載系統也升級至第二代SYNC系統,更增添了LKA車道維持輔助、LDW車道偏離警示、疲勞駕駛警示、以及都會區相當好用的APA停車輔助。
- 這篇文章 臺南停車場懶人包|臺南旅遊,最熱門、實用的10個臺南市區汽機車停車場推薦 最早出現於 妳好南搞。
內裝部分亦延續歐系顯而易見的跨界風格,雙側前門與儀錶板流暢銜接,結合Active專屬標誌座椅(駕駛座配置8向電動座椅)、躍動藍座椅縫線、躍動藍車門內飾板,營造出動感年輕化的視覺效果。 其中型車尺碼之2,700mm軸距,創造同級最出色的車室空間,同時維持最適切臺灣道路環境的車身尺碼,而跨界休旅的車格則賦予更高的駕駛坐姿,提供更寬廣的駕駛視野,後座乘客也享有更便捷的上下車體驗。 圖/福特六和提供第四代Focus推出以來大受市場歡迎,福特六和也積極針對車款定時做出升級調整,時刻保持產品新鮮度。 New Ford Focus 2022年式9/15正式上市,其中ST-Line Lommel X四門/五門與Active EcoBoost 182任性版同步升級搭載歐洲原裝進口Dynamic LED智能動態照明系統,並升級與Ford Focus ST Edition系出同門、同款18吋德製ST Edition旋壓輕量性能鋁圈,完美實現起步更快、過彎更刁鑽、制動更穩的華麗操駕感受。 Focus Active亦具備同級唯一的多地形處理能力,透過調整動力輸出、變速箱、巡航系統,以及轉向及空調系統,提供標準/省油/運動/防滑/簡陋(非鋪裝)路面等多達5種的多元地形動態行車模式;其中防滑模式適用於摩擦係數不一之各種道路,如臺灣郊區常見路段部分積水、高山結霜、積雪、雨後泥濘、郊區草地、海邊石礫與卵石,而簡陋(非鋪裝)路面模式則可確保車輛於表層軟質(沙/雪/濕泥),且崎嶇不平之路段時行車動態表現穩定。 最後,Focus ST以新世代C2平臺為基礎,結合賽道級懸吊系統、CCD主動式懸載調整與eLSD電子式限滑差速器,並搭載Focus RS 之雙渦流渦輪增壓2.3L EcoBoost 280引擎,創造280hp最大馬力與42.3kgm最大扭力,搭配Ford Performance全新性能調校7速手自排變速箱,集創新科技之大成,讓Focus ST受到全球玩家一致好評。
focus機車: 熱門新聞
Ford 2018 Focus五門款導入Kinetic Design 2.0動能美學家族設計語言,將鍍鉻進氣壩、銳利化頭燈和流線車身完美融合,並雕塑出兼具動靜之美車型外觀。 我是高雄九和北高雄展示中心鄢春軍,大家可以叫我軍軍,我在2021全年度累計銷售159輛,是Ford全臺灣銷售業務中的第4名,也獲得鑽石銷售顧問的頭銜,會有這樣的成績不僅僅要感謝諸多車主照顧,無論你身在臺灣哪個地區,軍軍都會提供你最誠摯的服務,包含了舊車爭取好價錢、新車給予好折扣、贈送配件、貸款需求等,歡迎大家不吝提問。 另外筆者也觀察到 Focus Active 雖屬 Focus 車系,但購買的族羣不乏為家庭用車、第一次買新車或甚至是第一次入主 Ford 車款,與一般版 Focus 的主要客羣有著很大的不同。 所以後續除了會帶來日常使用心得與油耗表現、保養花費之外,也會分享看有哪些車用配件能滿足家用需求的方向進行 [ 直購直測 ] 的單元報導。 以掀背版本的車體加高改良懸吊,雖然有著不同於掀背車的舒適性,但行李廂容積成為與同級對手競爭劣勢。 多花這些錢所買到的配備價值是高於價差的,最後便下訂 Focus Active 任性版,且不贈送隔熱紙與行車記錄器,決定交車後再自行選購。
而今編輯自用車第 2 個單元則是筆者購入了 Ford Focus Active,並且將嘗試不同於過往 [ 直購直測 ] 單元報導的方向,從購車的心路歷程、其他自掏腰包購買的配件與項目、乃至於觀察到的車輛大小事,與大家進行分享。 除了既有的四門與五門掀背車型外,也提供了多樣化的車型,包括運動化的ST-Line、五門旅行車Wagon、跨界車型Active與強調豪華質感的Vignale等。 透過車輪的感測器偵測輪胎運行狀況,在緊急煞車時避免輪胎完全鎖死,並同時保有適當的煞車力道,確保有效的煞停距離。 新一代的FORCE在騎乘姿勢設計上,以實現街頭刺激感的氛圍思考,透過高寬的車把手與符合人體工學的車握把設計,為感性品質設計讓騎乘的瞬間能立即感受到質感與靈活操縱刺激感。 疫情略為趨緩,隔離政策放寬,也替 2022 年 12 月的臺灣新車銷售加溫,整月繳出 輛的成績,比起 11 月成長 5.5%,最終 2022 整年繳出 42 萬 9731 輛的成績作收,比 2021 年小幅衰退 4.5%。 Focus五門款座艙擁有高品質的靜肅性佈局,包含前擋隔音玻璃、門檻密封條、一體式防水膜等靜音工程,配置丹麥皇室御用B&O重低音環艙音響系統,頂規擁有9支環艙劇院揚聲器及1支重低音喇叭(含擴大機及等化器系統),675W功率輸出,讓車室的聆聽品質擁有家庭劇院般的高質感駕乘體驗。
focus機車: focus 機車
從今年初 Tesla 發表平價款電動車 Model 3 造成全球轟動後,平價電動車市場也成為許多車廠瞄準的一塊大餅,除了早已建立穩定市場的 Nissan Leaf 以外,還有 CHEVROLET Bolt EV 和 TESLA Model 3 等已有大量訂單的車款,對此 Ford 也決定將旗下銷量不佳的 Focus Electric 進行改款,力拚在平價電動車市場搶下一席之地。 LINE 購物是匯集購物情報與商品資訊的整合性平臺,商品資料更新會有時間差,請務必點擊商品至各合作網路商家,確認現售價與購物條件,一切資訊以合作廠商網頁為準。 別擔心~南搞團隊精心幫大家整理了幾個在市區、相當實用的汽機車停車場,包含:火車站前、赤崁樓停車場、公園路舊兵配廠、成功路及民權路…等。
全新第5代Focus全車系均以C2底盤打造,車身結構採用高達33%航太級硼鋼與高剛性鋼材佈局,帶來超高車身剛性,同時標配6氣囊、EBA煞車力道輔助系統、TCS循跡防滑系統、HLA斜坡輔助系統、ETS主動式車身動態強化系統等安全科技,高規車型更導入Co-Pilot360全方位智駕科技輔助系統,為國產車中率先擁有Level 2自動駕駛科技的車款。 Focus延續Ford Focus品牌精神,搭載一系列同級唯一的輔助智慧配備,包括:主動式全方位停車輔助系統 (Active Parking Assist/APA)、在平行停車輔助 功能外,更導入垂直停車輔助 還有駛離平行停車位輔助功能;此外,藉助安裝在車輛尾部的超聲波傳感器,主動式全方位停車輔助系統亦提供倒車來車警示(Cross Traffic Alert/CTA)。 當駕駛者從垂直停車位倒車駛出時,倒車來車警示功能可透過設置在車外後視鏡上的警示燈閃爍與中控臺圖示來提醒駕駛者盲區內出現的過往車輛;車輛行進間則以車道偏離警示系統 (Lane Departure Warning/LDW)、車道偏移輔助系統 、新一代主動式都會行車防護系統 (Advanced Active City Stop/ACS) 、全方位低速碰撞警示系統及BLIS視覺盲點偵測系統含倒車來車警示等智慧功能為用車人守護行車安全。 New FORD Focus ST以C2高剛性底盤搭載賽道級懸吊系統,其獨特設計的多連桿後懸獨立懸吊,結合首度運用於Focus的CCD主動式懸載調整系統與eLSD電子式限滑差速器,展現前驅鋼砲王者紮實的底盤功夫。 其CCD主動式懸載調整系統搭配動態行車模式切換系統,因應防滑(Slippery/Wet)、標準(Normal)、運動(Sport)與跑道(Track)四種駕駛模式,作為調節阻尼反應之依據,因應各種駕駛情況皆能展現出色的動態表現與行車質感。 此外,動態行車模式切換系統亦因應不同模式主動調整包含:懸吊、煞車、轉向、動力輸出、變速箱換檔狀態等,進而增添駕馭樂趣。
focus機車: 品牌故事
因為上述的背景因素,使得筆者購車會評估的條件優先順序如下:「價格、配備、動力、空間、車高、外型、內裝質感。」在價格部分,主要設定在 90 萬以內預算考量,畢竟家人認為若要花到百萬元,倒不如升級中型 SUV。 Focus Active搭載1.5升渦輪增壓汽油引擎,最大馬力182ps,以及24.5公斤的扭力。 基於FORD新世代C2平臺所開發的新車型,The All-New FORD Focus Active具備中型車尺碼之2,700mm軸距,創造同級最出色的車室空間,同時維持最適切臺灣道路環境的車身尺碼,其中跨界休旅的車格,則賦予The All-New FORD Focus Active更高的駕駛坐姿,提供更寬廣的駕駛視野,後座乘客也享有更便捷的上下車體驗。
focus機車: 同級第一 豐富車載娛樂
後排椅背無法調整、久坐腰部喫力:筆者家人曾認為,身為休旅車但後排椅背不可調是較為失望之處;同時這也讓有些親友反應,在過去習慣可調整椅背的中型 SUV 後,改乘坐 Focus Active 後座,久坐會顯得些微喫力,不過在腰部添購個腰靠後就大幅改善此問題。 車高視野與期待有落差:此點反饋來自於家父,雖然 Focus Active 的車高設定在與諸多歐洲跨界休旅相近,也讓車輛具備水準以上的操控性,但若想要更遼闊的視野,則 Focus Active 可能會與期待有落差。 在最後的車高、外型與內裝方面,則比較偏向個人與家人主觀所愛,雖無法有個客觀的分享,但絕對在選購條件裏頭。 筆者前面所提「原來這就是趨近滿分的模樣」,僅限於筆者個人的立場來論,只不過,若有讀者在尋找車輛的過程中,是與筆者相當接近的條件要求,或許能提供作為參考。 先前 U-CAR 編輯部的 [ 直購直測 ]─編輯自用車第 1 個單元系列為編輯陸奕夫購買了 Škoda Scala。
focus機車: 渦輪、自然進氣誰好養?新一代 Ford Focus 養車成本分析
New Ford Focus 2022年式ST-Line Lommel X內裝以ST-Line專屬運動碳纖維紋路內裝飾板、闇黑頂篷、專屬平底真皮運動化方向盤及駕駛座8向電動調整專屬跑車座椅等配置佈局座艙,展現如同ST樣貌的動感氛圍。 更多高科技含量的內裝配備還包含:標配8吋懸浮式全綵LCD觸控螢幕、結合SYNC®3娛樂通訊整合系統(內建中文聲控系統),並支援Apple CarPlay™及Android Auto 智慧手機連結,以及緊急通訊救援系統等便捷功能。 另一具1.5L Ti-VCT自然進氣雙可變氣門正時汽油引擎由Ford英國工程團隊操刀,同樣為直列三缸、鋁合金汽缸體設計,搭載SelectShift六速自排變速箱,可輸出123hp最大馬力,於4,500轉時達到15.3kgm扭力峯值、油耗為16.7 km/L,其優勢不僅起步表現輕快靈敏,同時降低摩擦力,提升引擎的運轉效率,是兼具耐用度、性能與優異油耗的最佳入門選擇。 Focus五門款將Ford品牌的設計語言提升到全新高度,其動感流暢的造型讓人一見傾心,車頭造型以更具氣勢感、辨識度的Ford家族式前格柵設計與橫向拓展的奪目之鐮LED燈具組融為一體,展現出堅毅果敢的氣質。 更具延伸感的引擎蓋、更流暢的前翼板,配合流動的雙腰線線條及倒勾型的C柱造型,勾勒出動感流暢的車身輪廓,時尚有型同時優化抗風阻係數(0.273Cd),實現領先同級車型的空氣動力學表現。
focus機車: focus百貨後方 機車收費停車場
Focus ST Wagon SLS Edition搭載雙渦流渦輪增壓2.3L EcoBoost 280引擎,在6,000rpm時可輸出280ps最大馬力,並在低轉速區間3,000rpm時即可爆發最大42.3kgm峯值扭力。 其更導入與Ford GT相同之偏時點火系統(Anti-lag system),使車輛在進彎減速降檔與鬆開油門的空窗期,可透過主動延長節氣門開啟時間,有效抑制渦輪遲滯發生,讓車輛持續擁有源源不絕的動力。 同時,與Ford Performance專屬性能調校7速手自排變速箱搭配,造就0-100km/h加速6.1秒的亮眼佳績,安全極速則達250km/h。 EcoBoost 180五門款搭載的1.5L EcoBoost渦輪增壓缸內直噴汽油四缸引擎,輸出可與2.4L自然進氣汽油引擎相媲美,並且擁有更為出色的燃油經濟性和更低的排放。
focus機車: 機車品牌換電站2000座達標 明年衝2600座
Focus ST-Line Lommel傳承Focus ST設定(後多連桿懸吊),兼具性能、操控與穩定度表現,是提供ST-Line車型更加熱血的新選擇。 此外,臺灣沒有引進的第三代Focus RS再全球也是颳起一陣旋風,由Ford Performance美國和歐洲團隊共同開發,採用2.3EcoBoost引擎榨出350hp/48.3kgm的動力,加上附有Drift focus機車2025 mode甩尾模式的四驅系統,讓這輛Focus RS也能做出超凡的運動表現。 今年初最受矚目的國產車型,想必非第四代Ford Focus莫屬,Focus車系可說是近10年來Ford在臺灣話題度最高,且在同級距擁有較運動化底盤的中小型車款。
focus機車: 價格更親民的 Tesla Model Y 有望推出!滿電續航逼近 450 公里
環保局說,如為中低收入戶,無論新購或換購電動機車均額外加碼補助1萬元,一般民眾新、換購各限額1萬2千輛,中低收入戶則不限額。 由於補助名額有限並依收件順序至額滿為止,請符合資格民眾立即至環保局網站補助專區下載申請表格,依線上申辦系統流程完成申請。 持續以往補助新購及淘汰1至4期燃油機車換購電動機車最高各4千元及9千元外,另提高二行程燃油機車汰舊換購補助金額最高至每輛1萬元。 2023年補助方案針對新北市10年以上之5期老舊燃油機車提供8千元汰舊換購電動機車補助,早鳥加碼前7千名申請汰舊換購二行程及1-4期老舊燃油機車者,每位還可再補助8千元。 [週刊王CTWANT] 休旅車為國內車市熱門級距,兼具轎車舒適操控、休旅車空間機能的旅行車,也有固定的粉絲,尤其經歷三年多的疫情,越來越多有個性又愛家的爸爸們,被後座寬敞外型獨特有運動FU的旅行車所吸引。 有鑑於民眾對於電動車接受度越來越高,Ford 決定進行 Focus Electric 改款,根據外媒 carscoops 報導,新的 Focus Electric 預計會搭載 33.5kWh 的鋰離子電池組,續航力將達到 110 英里(約 177 公里),與 Hyundai Ioniq EV 的續航表現相當。
focus機車: 透過 Facebook 分享
申請補助車主須為新北市民且購買電動機車時已設籍新北市滿一年,另向新北市經銷商新購電動機車發票日期須為112年1月1日(含當日)以後且汰舊之燃油機車車籍須為新北市,均可追溯辦理。 focus機車2025 目前已經安排媒體試駕但是尚未發表的Skoda Octavia RS,預計會在今(2023)年1月9日正式發表,將提供Fastback五門斜背及Combi旅行車雙車型選擇,不過售價尚未有任何資訊,有待原廠進一步公佈。 數據機構《Experian》透過超過 6 億輛汽車的大數據資料,發現年收入超過 25 萬美元(約 810 萬元臺幣)的人,有 6 成以上所開的汽車品牌是 Toyota、Honda 與 Ford 等平價品牌。
若停止時間少於3秒,車輛會自動恢復行駛;停駛時間多於3秒時,駕駛則可透過方向盤上的Resume鍵或輕踩油門即可恢復行駛。 小改款的Ceed Sportswagon搭載1.5升T-GDI渦輪增壓引擎,搭配7速DCT雙離合器變速箱共,可輸出160匹最大馬力;除了Smart Stream技術,也同步整合48V Mild-Hybrid輕油電複合動力系統。 不過售價部分尚未公佈,改款前的Kia Ceed Sportswagon,建議售價為109.8萬元,估計也會落在差不多的價格帶中。 除了充滿戰鬥氣息性能的配件,New FORD Focus ST也兼顧日常使用的便利配備,包含:標配8吋懸浮式全綵LCD觸控螢幕,搭載SYNC®3及原廠中文衛星導航系統,駕駛者亦可透過儀錶板中的4.2吋全綵LCD液晶智慧多功能儀錶板查看車輛資訊。 此外,New focus機車2025 FORD Focus ST亦標配全景式大型電動天窗系統、四門伸縮型防護邊條、丹麥皇室御用B&O重低音環艙音響、Qi無線充電面板、HUD智慧型抬頭顯示器等配備,在濃厚性能氛圍中,提供科技便利的用車體驗。 內裝部分,New FORD Focus ST採用運動碳纖維紋路飾板搭配闇黑頂篷,營造絕對性能氛圍。
甫於2019年底開放預約訂購的New FORD Focus ST,在預接單期間接獲超過300張訂單,為歷代Focus ST車型之冠。 自2003年福特六和導入首代FORD Focus ST170以來,歷經三代的FORD Focus ST已奠定臺灣消費者心中性能前驅車的經典地位,其操駕表現所帶來的絕佳樂趣為車迷津津樂道。 FORD性能開發團隊Ford Performance也以精益求精的決心,汲取FORD GT、FORD Mustang、FORD Raptor與FORD Focus RS等車款之開發經驗精心調校,傾注心力打造New FORD Focus ST,以280ps歷代最強悍動力釋放絕對駕馭樂趣,不僅深受性能車迷的喜愛,也同時獲得世界車壇權威媒體BBC Top Gear評選為2019年度性能鋼砲的肯定。 Focus五門重磅級車型ST-Line,源自歐洲性能鋼砲Focus ST的熱血基因,從外觀到內裝都流露出了十足地運動氣息,專為熱愛操駕樂趣的車主而生。 此外,Ford工程團隊也對ST-Line底盤進行專屬運動化調校,不僅將其離地高度再降低10mm,還為其量身訂製彈簧、避震器和襯套等,以實現更為精準凌厲的操控表現。
為維護民眾居住生活品質及環境安寧,請配備有「運動/競技模式」等車輛(含跑車、大型重型機車)之車主,勿於市區及住宅區使用或行使急加速、拉轉速行為,而高輸出功率會製造噪音之車輛,亦請車主盡量避免於市區夜間21時至上午7時間行駛。 focus機車 被動安全部份,Focus五門款標配6具SRS輔助氣囊,並以豪車級雷射熔焊工法結合車頂及車柱,前保桿採用7000系航空級高密度鋁擠型前防撞樑、引擎室的一體成型液壓防撞支撐桿、A柱延伸近C柱的ACCRA一體成型超高強度A柱硼鋼(1300MPa)、滾壓成型高強度鋼樑門檻結構(1300MPa)、五門防撞斜列超高強度硼鋼(1300MPa)等,打造出堅實硬派車身結構。 在Ford全新C2底盤加持下,Focus五門款軸距放大至2,700mm,創造了出色的乘坐空間,而後座中央腳踏底板近平整化的設計則更加貼近消費者在乘坐上的需求,341L的行李廂空間倍增應用便利性。 環保局指出,年度補助方案預估可減少5萬輛老舊燃油機車,電動機車總數預估由9.6萬輛提升至12萬輛,使新北市電動機車佔機車總數比率由4.2%提升至5.3%。
focus機車: 美國汽車召回排名揭曉 第一名超過 800 萬輛車進廠處理
底盤部分搭載了TVC扭力分配控制系統,讓車輛在過彎時能有更好的穩定性,與抑制前驅車轉向不足的特性,且增加了AGS可變式進氣啟閉系統,減少不必要的空氣阻力。 有了第一代的成功,Ford第二代Focus也緊接著在2004年的巴黎車展中現身,同樣提供三門掀背、四門、五門掀背、五門旅行車的車型,這一代Focus也是臺灣第一款引進國產的Focus,相當具有代表性。 臺灣市場方面,第一代Focus則是採德國進口的方式,引進五門掀背與三門ST170兩種車型,雖然數量稀少,但目前仍然有少數的車輛還在行駛。 在One Ford策略還未實施之前,Focus一直以來都是由歐洲Ford所主導設計,而Focus在當時就是由歐洲Ford主導開發,而這款小型掀背車在當時被Ford定為第二輛全球戰略車款(第一輛為Mondeo),比起美國特殊的汽車文化,歐洲設計更能符合世界各地的用車需求。 「循跡控制系統」透過輪圈感測器檢測前後輪的速度差,有助於在加速的過程中有效地控制後輪驅動力,以抑制車輛在濕滑、泥濘、沙地或其他特殊路面之打滑現象,進而維持車輛行駛的方向。
focus機車: 同級第一 渦輪動力與一級能源效率
自臺灣第四代 Ford Focus 上市以來,每月均有破千輛的穩定銷量,不過五門的 Focus 可是有提供自然進氣與渦輪動力,到底大家最在意的養車成本,這兩款動力養起來有何差異,透過此篇來分析。 Focus Active採用德國Ford原廠專屬調校多連桿後獨立懸吊,於前後控制臂轉向座採用新設計,使用新調校減震筒與簧圈,將其行程加高並優化參數,延續Focus車系操控本質的同時,帶來更優異的乘坐舒適性(前懸提高40mm/後懸提高44mm),其離地高度增加至163mm,搭配後獨立式懸吊系統,展現從容穿梭都會與郊區的能力。 內裝部分亦延續歐系顯而易見的跨界風格,雙側前門與儀錶板流暢銜接,結合Active專屬標誌座椅(任性版搭載駕駛座8向電動座椅)、躍動藍座椅縫線、躍動藍車門內飾板,營造出動感年輕化的視覺效果。
focus機車: 熱門中古車排行 未滿20萬
在最後一項重要的定期保養維護上,可明顯看出 Focus 在渦輪的維護成本上,其實跟自然進氣引擎差不多,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在 4 萬公里保養上,會需更換到變速箱油與汽油芯等,價格會比其他里程高上一些,6 萬公里的時候,則是會進行更換火星塞。 第二項非消耗零件,四五門高階款頭燈採用質感出色的 LED 模組,內含科技層面較高,直接反應在零件訂價上,除了 ST-Line 擁有一些專屬配備外,其他零件訂價上與其他車型差不多。 第四代 Ford Focus 五門掀背款是唯一有提供 focus機車 NA 自然進氣車型,擔任最入門的 67.8 萬元時尚款與主力銷售 89.8 萬元 ST-Line,正好是 NA 與渦輪動力的對比,首先在保養耗材上,兩車型相差不大,皆符合國產車好養、好顧形象。 第三代Focus在臺灣有1.6四門、2.0柴油渦輪四門、1.6/2.0汽油五門款和2.0柴油渦輪五門款,多樣化的車系編成,讓消費者在選擇時能挑選到最適合自己的款式。 後期甚至還推出170匹馬力的Focus ST170和212匹的Focus RS兩臺性能版本,不僅提升馬力,RS還標配Quaife ATB 限滑差速器,Brembo卡鉗,還有專屬的車身造型,更是讓Focus的魅力升到最高點,讓一般實用的代步小車,也能實現充滿熱些激情的駕馭樂趣。 不僅外觀受人矚目,Focus當時的底盤與動力,讓身型靈巧的車身有著良好的操控性,Zetec與後期Duratec引擎在出力上也比同級距對手好上不少,這也讓Focus這臺小鋼砲打下良好的口碑基礎。
Ford一項都有將最新科技放至新車上的傳統,這點在Focus上也不例外,在第三代Focus上,無論是底盤、引擎、變速箱、或是車載系統,都進行全面性的更新,而臺灣市場則在2012年引進國產。 另外,除了一般版本外,第二代性能版Focus ST、Focus RS可是沒有缺席,臺灣Ford當時也採用限量引進Focus ST,這輛Focus ST採用來自Volvo的2.5升直列五缸引擎,有225hp的馬力與32.6kgm的扭力,搭配6速手排變速箱,0-100km/h加速只需6.7秒,可說是性能鋼炮迷的極品,且只需103.5萬臺幣即可擁有,消息公佈第一波配額隨即搶購一空。 福特於本月20號正式在臺推出全新大改款Focus,不只擁有Level 2半自動駕駛系統,內外更全面升級,沒想到在23號就傳出全臺首撞事件,而且還是連媒體都沒開過的五門ST-Line頂級版本,不過看到事故現場照片後網友們都大讚Focus的車身剛性果然不是蓋的。
The All-New FORD Focus Active採用歐系美學設計,並融合越野元素,打造流線時尚的跨界扮相,前臉以Active專屬霧黑稜格水箱護罩,搭配Active專屬LED前霧燈組設計與Active專屬高抗磨運動套件(包含前後下擾流/四輪拱處/側裙),以及Active專屬運動車頂架,形塑精彩奪目的樣貌。 車身足踏Active五幅雙色切削鋁圈與Goodyear EfficientGrip Performance輪胎,帶來兼顧市區舒適靜謐體驗,以及郊區濕地抓地力的優異表現。 五門 Foucs 入門採 1.5 升三缸自然進氣引擎+6 速自排變速箱,擁有 123hp/15.3kgm 最大動力;中階款採用 1.5 升三缸渦輪引擎+8 速手自排變速箱,最大動力有 182hp/24.5kgm,除了在車價上有明顯價差外,其實第四代的 Focus 渦輪與自然進氣兩版本,保養起來差異並不大,而渦輪版本又能享受豐富的駕駛樂趣。 基於Ford新世代C2平臺所開發的新車型,Focus Active具備中型車尺碼之2,700mm軸距,創造同級最出色的車室空間,同時維持最適切臺灣道路環境的車身尺碼,其中跨界休旅的車格,則賦予The All-New Ford Focus Active更高的駕駛坐姿,提供更寬廣的駕駛視野,後座乘客也享有更便捷的上下車體驗。 Focus Active採用歐系美學設計,並融合越野元素,打造流線時尚的跨界扮相,前臉以Active專屬霧黑稜格水箱護罩,搭配Active專屬LED前霧燈組設計與Active專屬高抗磨運動套件(包含前後下擾流/四輪拱處/側裙),以及Active專屬運動車頂架,形塑精彩奪目的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