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保險投保金額分級表6大好處2025!(小編推薦)

配合2023年基本工資調整為26,400元,健康保險(健保)投保級距也跟著上調,將原先第一級同樣調為26,400元。 另外,衛福部健保會11月18日考量諸多因素及大環境影響,同意112年度健保費率維持5.17%不調整。 勞保局表示,本次逕調相關事宜,已於111年10月份繳款單(同年11月25日前寄發)背面印製通函周知投保(提繳)單位,並於e化服務系統公告。 又實際逕調之被保險人名單,將列印於112年1月份有異動被保險人計費清單(勞工退休金計算名冊),併隨當月保險費(退休金)繳款單於112年2月25日前寄發,網路申辦單位可至勞保局e化服務系統查詢、下載。 屆時請投保(提繳)單位詳細核對,如不符事實,可於繳款期限內向勞保局反映。 4.僱用被保險人數未滿5人之事業單位負責人、前項以外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自行執業者或屬於第一類被保險人之自營業主,除自行舉證申報其投保金額者外,應按投保金額分級表最高一級申報。

  • 健保署表示,本次分級表修正內容為:(一)第1級月投保金額修正為21,009元(二)刪除原第2級20,100元及第3級21,000元(三)其餘維持不變,並依序調整投保等級,修正後分級表計50級。
  • 一、配合基本工資調整,投保金額分級表第1級月投保金額由新臺幣(以下同)23,800元修正為24,000元,原900元級距刪除,第一組級距調整為1,200元。
  • 第一類第一目至第三目被保險人之投保單位,每月支付之薪資所得總額逾其受僱者當月投保金額總額時,應按其差額及前條比率計算應負擔之補充保險費,併同其依第二十七條規定應負擔之保險費,按月繳納。
  • 舉例來說,假設小明每個月打工的薪資總額為9,000元,則依照上表所示,小明的勞保應投保11,100,健保應投保24,000,勞退應投保9,900。
  • 保險對象轉出後,應改以其他適法身分投保,並請注意投(退)保日期之銜接,以該月最末日所屬之投保單位計收全月保險費。

第一項及第二項共同擬訂之程序與代表名額、產生方式、任期、利益之揭露及資訊公開等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主管機關定之。 前二項標準之擬訂,應依被保險人之醫療需求及醫療給付品質為之;其會議內容實錄及代表利益之自我揭露等相關資訊應予公開。 投保單位、扣費義務人積欠保險費或滯納金,無財產可供執行或其財產不足清償時,其負責人或主持人應負清償責任。 未具投保資格、喪失投保資格或保險對象有前條所定免由扣費義務人扣取補充保險費之情形者,應於受領給付前,主動告知扣費義務人,得免扣取補充保險費。

健康保險投保金額分級表: 衛生福利部新聞

自110年5月1日起修正為一般傷病給付及增給傷病給付,一般傷病給付保險費率為0.24%,增給傷病給付保險費率為0.24%+8元。 本網站法規資料係由政府各機關提供之電子檔或書面文字登打製作,若與各法規主管機關之公佈文字有所不同,仍以各法規主管機關之公佈資料為準。 第三十五條、第三十七條、第五十條第二項及第九十一條有關滯納金、暫行停止給付或罰鍰之規定,於被保險人經濟困難資格期間,不適用之。 前項之一定數額、期限、財務報告之提供程序、格式及內容之辦法,由保險人擬訂,提健保會討論後,報主管機關覈定發布。

本網站不對資料之正確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所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無推介買賣之意。 整體將使安全準備可達1個月保險給付支出,符合健保法規定,健保會委員審議過程中,認為112年健保財務尚可維持。 Simpany 共同創辦人,希望透過 Simpany 及相關的服務,幫助新創以更有效率、更健康的方式開始營運。 曾與夥伴共同創辦 EZTABLE ,透過雲端的餐廳預訂系統,幫助消費者擁有更美好的用餐體驗,也幫助餐廳與消費者的溝通更有效率。 「Simpany 簡單開公司」一直致力於簡化創業者的日常財稅作業、提供白話文的稅務知識,以及提供簡單好上手的財稅小工具。 在 112 年 1 月 1 日調整之前,「勞保普通事故保險」的費率是 10.5%,在調整後這個費率來到了 11%(根據勞保保險條例,勞保的費率每 2 年會調高 0.5% 直到費率變成 13%)。

健康保險投保金額分級表: 保險費分擔金額表 (請點選「就業保險保險費分擔金額表」)

另農民退休儲金每月提繳金額是於次月底扣款,所以,明年1月起配合基本工資調整的提繳金額,是於112年2月底扣款,後續月份以此類推,請農民留意農民退休儲金扣款帳戶餘額並備足存款,以免扣款不成功而影響自身權益。 被保險人(員工)之薪資,如在當年二月至七月調整時,投保單位(公司)應於當年八月底前將調整後之月投保薪資通知保險人(勞保局);如在當年八月至次年一月調整時,應於次年二月底前通知保險人(勞保局),其調整均自通知之次月一日生效。 受僱勞工之僱主或所屬機構僱用員工不滿5人,或其行業屬性不是勞工保險強制加保對象而未參加勞保,僅參加就業保險者,只計收就業保險費。

  • 有經濟上之困難,未能一次繳納保險費、滯納金或應自行負擔之費用者,得向保險人申請分期繳納,或依第九十九條之規定申請貸款或補助;保險人並應主動協助之,必要時應會同社政單位或委託民間相關專業團體,尋求社會資源協助。
  • 2023年基本工資調為26,400元,同時「勞保級距」也跟著調整,根據勞保局計算,費率將調高12%(含就業保險費率1%),僱主負擔增加每月每人122元、勞工每月則需多負擔約36元。
  • 以下我們直接把健保投保金額的分級表貼上來,讓大家可以對照著看,並確定在健保費計算公式中應該要帶入什麼數值。
  • 保險費率:本保險之保險費率,由中央主管機關按被保險人月投保金額6%至8%擬訂,報請行政院覈定之。
  • 舉例而言,當月原本無工作而在月中新到職的勞工,應由新公司計收健保保費。

保險對象發生疾病、傷害事故或生育時,保險醫事服務機構提供保險醫療服務,應依第二項訂定之醫療辦法、第四十一條第一項、第二項訂定之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之規定辦理。 第三類被保險人之投保金額,以第十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二目、第三目及第二款所定被保險人之平均投保金額計算之。 第一類至第三類被保險人及其眷屬之保險費,依被保險人之投保金額及保險費率計算之;保險費率,以百分之六為上限。 在政府登記有案之職業訓練機構或考試訓練機關接受訓練之第六類保險對象,應以該訓練機構(關)為投保單位。 本保險保險對象、投保單位、扣費義務人及保險醫事服務機構對保險人覈定案件有爭議時,應先申請審議,對於爭議審議結果不服時,得依法提起訴願或行政訴訟。 政府依法令規定應編列本保險相關預算之負擔不足每年度保險經費扣除法定收入後金額之百分之三十六部分,由主管機關編列預算撥補之。

健康保險投保金額分級表: 健保費計算負擔比率

3.自109年1月1日起調整平均眷口數為0.58人,投保單位及政府負擔金額含本人及平均眷屬人數0.58人,合計1.58人。 有些僱主為了降低支出,便將員工勞保「高薪低報」的方式,以較低級距投保。 若為部分工時勞工,其薪資報酬未達基本工資者,其月投保薪資分為11,100 元(11,100 元以下者)及 12,540 元(11,101 元至 12,540 元)二級。

健康保險投保金額分級表: ✅ 員工自行負擔「勞保」費用(含普通事故+就業保險)計算方式

保險對象違反第十一條規定參加本保險者,除追繳短繳之保險費外,並處新臺幣三千元以上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鍰。 為減少無效醫療等不當耗用保險醫療資源之情形,保險人每年度應擬訂抑制資源不當耗用之改善方案,提健保會討論後,報主管機關覈定。 第一項得委託之項目、受委託機構、團體之資格條件、甄選與變更程序、監督及權利義務等有關事項之辦法,由保險人擬訂,報主管機關覈定發布。 一、依第一款、第二款或第四款規定申請者,為門診、急診治療當日或出院之日起六個月內。 因戰爭變亂,或經行政院認定並由各級政府專款補助之重大疫情及嚴重之地震、風災、水災、火災等天災所致之保險事故,不適用本保險。

健康保險投保金額分級表: 健保費計算級距

保險醫事服務機構違反第七十五條第一項規定,未簽訂書面契約,或違反主管機關依第七十五條第二項規定所定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規定者,處新臺幣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保險人並得令其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按次處罰。 扣費義務人未依第三十一條規定扣繳保險對象應負擔之補充保險費者,保險人得限期令其補繳外,並按應扣繳之金額處一倍之罰鍰;未於限期內補繳者,處三倍之罰鍰。 投保單位未依第十五條規定,為所屬被保險人或其眷屬辦理投保手續者,除追繳保險費外,並按應繳納之保險費,處以二倍至四倍之罰鍰。

健康保險投保金額分級表: 健保費試算情境三:

第十條第一項第六款第二目規定之被保險人及其眷屬,得徵得其共同生活之其他類被保險人所屬投保單位同意後,以其為投保單位。 一、第一類及第二類被保險人,以其服務機關、學校、事業、機構、僱主或所屬團體為投保單位。 一、配合基本工資調整,投保金額分級表第1級月投保金額由新臺幣(以下同)23,800元修正為24,000元,原900元級距刪除,第一組級距調整為1,200元。 健康保險投保金額分級表2025 投保金額 x 保險費率 x 負擔比率 x (本人 + 眷屬人數)健保投保金額:看每月實際薪資落在哪一個投保等級,每月投保金額就是多少。

健康保險投保金額分級表: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並且看了我們提供的表格之後,才赫然發現原來勞保、健保及勞退的最高與最低級距都不同,以勞保來說,最低級距為11,000,最高級距為45,800;健保最低級距為24,000,最高級距為182,000;勞退最低級距為1,500,最高級距為150,000。 勞保局表示有關投保薪資第1級逕調作業,已於111年10月份繳款單(同年11月25日前寄發)背面印製通函周知投保(提繳)單位,並於e化服務系統公告。 四、自109年1月1日起調整平均眷口數為0.58人,投保單位負擔金額含本人及平均眷屬人數0.58人,合計1.58人。 自112年1月1日起調整平均眷口數為0.57人,投保單位負擔金額含本人及眷屬人數為0.57人,合計1.57人。

健康保險投保金額分級表: 健保費計算總結

前項家庭責任醫師制度之給付,應採論人計酬為實施原則,並依照顧對象之年齡、性別、疾病等校正後之人頭費,計算當年度之給付總額。 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之訂定,應以相對點數反應各項服務成本及以同病、同品質同酬為原則,並得以論量、論病例、論品質、論人或論日等方式訂定之。 健保會為前項之審議或協議訂定,有減少保險收入或增加保險支出之情事時,應請保險人同時提出資源配置及財務平衡方案,併案審議或協議訂定。

舉例:新人妹2022年1月所領薪資總額為36,500元,對照上表投保(提繳)薪資級距因超過36,300元,需對照投保(提繳)級距「38,200」元這一列。 健康保險投保金額分級表 往右查找可得出勞保、健保投保薪資級距落在在第10級,僱主應負擔勞保金額為3,075元、健保金額為1,872元,而勞退提繳級距則落在第30級,僱主應提繳勞退金額為2,292元(如下圖)。 【勞保投保薪資等級表】配合明年度基本工資調漲,新修正的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第1級24,000元移到部分工時等級,原本第2級25,200遞移為第1級,其餘的等級則依序遞移,縮減為14級。 健保署表示,上述各項調整總計影響保險對象人數約298萬人,估計1年增加保險費收入約為14.37億元,包含被保險人4.62億元及投保單位9.75億元。 基本上一般的員工健保保費負擔比例都是 30%,但職業工會會員、外僱船員和其他地區人口(外國人)需要負擔 60%。 其他特殊身份如軍人、遺眷、受刑人、榮民、榮民遺眷,則完全不用負擔保費,100% 由政府來出。

健康保險投保金額分級表: ✅ 員工自行負擔「健保」費用計算方式

薪資 25,250 以下的人,投保金額統一是 25,250,薪資 175,601 以上,則統一是 182,000。 所以如果你今天是小小打工族,一個月簡單賺個 10,000 塊,投保金額一樣是 25,250,如果你事業有成、月入百萬,投保金額一樣是 182,000 。 雖然可能會覺得有點不平衡,但畢竟是健保,必須在社會福利和賺錢誘因之間抓個平衡。

(二)、保險費率每2年調高0.5%至上限12%,但經財務精算結果,若保險基金餘額足以支付未來20年保險給付,則2年內不予調高。 費率經覈定須調整時,由中央主管機關(102年7月22日以前為內政部;102年7月23日以後為衛生福利部)公告。 政府補助之保險費,在直轄市,由中央主管機關負擔40%,直轄市負擔30%;在縣(市),由中央主管機關負擔60%,縣(市)負擔10%。 主管機關得編列預算設置紓困基金,供經濟困難,無力繳納保險費之保險對象無息申貸或補助本保險保險費及應自行負擔之費用。 前項職業災害保險醫療給付委託之範圍、費用償付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主管機關會同中央勞工保險主管機關定之。

健康保險投保金額分級表: 健保級距調整

醫療服務及藥物屬高危險、昂貴或有不當使用之虞者,應於使用前報經保險人審查同意。 健康保險投保金額分級表 前項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之訂定,保險人得先辦理醫療科技評估,並應考量人體健康、醫療倫理、醫療成本效益及本保險財務;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之訂定,亦同。 健康保險投保金額分級表2025 前項第三款第一目實際從事農業工作者及第二目實際從事漁業工作者,其認定標準及資格審查辦法,由中央農業主管機關會同主管機關定之。

前項保險對象就醫程序、就醫輔導、保險醫療服務提供方式及其他醫療服務必要事項之醫療辦法,由主管機關定之。 保險對象收容於矯正機關者,其就醫時間與處所之限制,及戒護、轉診、保險醫療提供方式等相關事項之管理辦法,由主管機關會同法務部定之。 保險人於投保單位或保險對象未繳清保險費及滯納金前,經查證及輔導後,得對有能力繳納,拒不繳納之保險對象暫行停止保險給付。 但被保險人應繳部分之保險費已由投保單位扣繳、已繳納於投保單位、經依前條規定經保險人覈定其得分期繳納,或保險對象於依家庭暴力防治法之規定受保護期間時,不在此限。

健康保險投保金額分級表: 人事室來文公告:公告修訂「全民健康保險投保金額分級表」由 46級調整為 51級 ,及投保金額上限調整為 219,500 元,並自111 年 7 月 1 日起實施

本文將自衛福部中央健保署所發佈的資訊中,彙整出健保的「投保金額分級表」與「保險費負擔金額表」供讀者們參照使用。 三、貴單位所屬被保險人之薪資所得(受僱者)、營利所得(僱主及自營業主)或執行業務所得(專技人員自行執業者)如達182,000元以上者,請對照新公告修訂之「全民健康保險投保金額分級表」,申報其投保金額適用等級。 請多利用本署「多憑證網路承保作業系統」辦理薪資調整作業或填具「全民健康保險投保金額調整申報表」,向本署東區業務組辦理投保金額申報調整事宜。 序號健保署說明Workforce勞動力量說明1保險對象(勞工)同月僅一單位有投保(轉入)紀錄,無退保(轉出)紀錄,以該單位計收被保險人全月保險費。

舉例而言,當月原本無工作而在月中新到職的勞工,應由新公司計收健保保費。 2保險對象(勞工)全月在保,當月最末日轉出,由健保署覈定為次月1日生效,以該單位計收被保險人全月保險費。 簡單來說,如果勞工是在當月最後一天離職退保,則當月健保費也是會由原本的公司計收。 3保險對象(勞工)同月僅一單位非於當月最末日有轉出紀錄,不以該單位計收被保險人全月保險費。 保險對象轉出後,應改以其他適法身分投保,並請注意投(退)保日期之銜接,以該月最末日所屬之投保單位計收全月保險費。 如果勞工是在月中離職退保,那麼當月的健保費就不是由原公司計收了(因此離職後最好確認一下有沒有被多扣健保費自付額),而是看勞方之後是到哪邊投保健保(例如依附配偶眷屬或以地區人口身份在區公所投保),再以該單位計收健保費。

健康保險投保金額分級表: 政府新聞

健保署表示,本次分級表修正內容為:(一)第1級月投保金額修正為21,009元(二)刪除原第2級20,100元及第3級21,000元(三)其餘維持不變,並依序調整投保等級,修正後分級表計50級。 以下我們直接把健保投保金額的分級表貼上來,讓大家可以對照著看,並確定在健保費計算公式中應該要帶入什麼數值。 健保保費負擔比率:公務人員、僱主、不同工會成員、義務役軍人等等都有不同的負擔比率,須參照健保署保險費負擔比率表格。

自行舉證申報之投保金額,最低不得低於本法第十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二目被保險人之平均投保金額(目前為34,800元)及其所屬員工申報之最高投保金額。 但未僱用有酬人員幫同工作之本款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自行執業者,其自行舉證申報之投保金額,最低以投保金額分級表第6級(106年1月1日起為26,400元)為限。 3.僱用被保險人數5人以上之事業單位負責人或會計師、律師、建築師、醫師、牙醫師、中醫師自行執業者除自行舉證申報其投保金額者外,應按投保金額分級表最高一級申報。 自行舉證申報之投保金額,最低不得低於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最高一級(105年5月1日起為45,800元)及其所屬員工申報之最高投保金額。 二、全民健康保險法第20條規定略以,投保金額由被保險人依投保金額分級表所定數額自行申報,並由保險人查覈,如申報不實,保險人得逕予調整。 又同法施行細則第46條第1項第3、4款規定,僱主及專技人員自行執業者,除自行舉證申報其投保金額者外,應按投保金額分級表最高一級申報。

保險醫事服務機構於診療保險對象後,應交付處方予保險對象,於符合規定之保險醫事服務機構調劑、檢驗、檢查或處置。 保險醫事服務機構於保險對象發生保險事故時,應依專長及設備提供適當醫療服務或協助其轉診,不得無故拒絕其以保險對象身分就醫。 醫事服務機構得申請保險人同意特約為保險醫事服務機構,得申請特約為保險醫事服務機構之醫事服務機構種類與申請特約之資格、程序、審查基準、不予特約之條件、違約之處理及其他有關事項之辦法,由主管機關定之。 健康保險投保金額分級表 第六十一條第三項及第六十二條第四項之規定得分階段實施,其實施日期,由主管機關定之;未實施前,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之每點支付金額,由主管機關定之。 保險人應依前條分配後之醫療給付費用總額及經其審查後之醫療服務總點數,覈算每點費用;並按各保險醫事服務機構經審查後之點數,核付其費用。

至於在健保的部分,以自然人來說,只會有一個健保身分,因此針對這個問題,需要先釐清兩點,首先是這位「部分工時人員」是否有學生的身分,以及他每週的工時是多少小時? 假設該名部分工時人員擁有學生身分,如果是利用寒暑假從事未逾三個月之短期性工作,且未喪失原有之投保資格(例如掛在父母下面當眷屬),為避免時常移轉投保單位之不便,全民健保允許仍以原保險身分繼續投保。 凡年滿15歲以上,65歲以下,受僱之本國籍勞工或本國人之外籍配偶、大陸配偶,依法在臺工作者,均應於受僱單位參加就業保險為被保險人。 應參加勞工保險及應參加就業保險之勞工,應同時計收勞工保險費及就業保險費。 (一)、國民年金的保險費是以月投保金額及保險費率計算,97年10月1日開辦時的保險費率為 6.5%。 (二)、消費者物價指數之計算,是以主計總處公佈之前 1 健康保險投保金額分級表2025 年 10 月至該年 9 月底為止 12 個月之平均消費者物價指數認定。

健康保險投保金額分級表: 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

4保險對象同一月份中有多次投保、轉出紀錄者,以當月最末日在保之投保單位計收保險對象全月保險費。 勞工如在同一個月份中有多次轉換工作,或由受僱者身份改為眷屬身分投保,則應由當月最後一天的投保單位計收健保費。 因此如果有此情形者,建議要特別注意有沒有被其中哪一個單位多收保費的情形。 5超過三口眷屬依附於同一被保險人(勞工)時,以三口眷屬計算全月保險費。 舉例來說,如果是撫養兩個小孩的家庭,而配偶、小孩與父母共計五人都依附在同一個勞工的話,眷屬健保費仍以三個人計收,減輕需扶養多名家庭成員者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