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m390 評價2025詳細懶人包!(小編推薦)

動力部分其實與390 DUKE幾乎相同,畢竟是同顆引擎的兄弟車款,首先說到越野車,車重當然不能太嚇人,乾重僅有158kg的390 ADVENTURE絕對是越野好上手,無壓力的門票。 總體來說,小編你調查過駕駛這兩款車的幾位車友,他們都表示雖然雙缸的聲音表現比較悅耳,但是在動力輸出方面要KTM領先一大截。 還有很多車友說,騎過KTM390之後,感覺其他同級別的車(川崎Z400)動力都沒勁。 在目前的摩托車中量400cc級別市場上,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應該就是川崎雙缸Z400和KTM單缸390。

但是多功能車免不了會面臨座高問題,特別是臺灣騎士相當重視座高的情形下,390 ADVENTURE的座高為855mm,比起大哥790 ADVENTURE的更高上5mm(850mm VS 855mm),不過在車輛乾重僅有158公斤的情況下,相信這樣的重量會讓騎士的壓力降低一些。 而川崎Z400則採用前輪雙活塞浮動卡鉗配310mm制動盤,後輪雙活塞卡鉗配220mm制動盤。 雖然整體來說配備進步不少,但390 Adventure的門檻也相對提高,需要一些「冒險精神」才能駕馭。

ktm390 評價: 摩托車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購買前請以購買當時銷售頁面資料為準自行判斷,該等資訊亦不得作為向第三人為任何主張之依據,包括但不限於:主張市場上有其他更優惠價格之補償或其他請求。 RC是KTM旗下性能最驃悍的純種跑車,該車系目前共有RC390和RC8R兩種等級,兩者分別是單缸與雙缸代表仿賽車款,在不同調校手法之下,各有不同的出力性能和輸出特性,相同的是極具輕快的加速樂趣。 Ktm, 單純談起它,就能想到它越野強大的單缸性能,本人土澳一枚留學生,17還是18年收了朋友一輛3000公里的17年Rc390 。 編輯總結 隨着科技與經濟的發展,黃金排量也在從250向400cc級別發展,面對日系廠商的虎視眈眈,單缸的RC390逐漸力不從心,此次全新的RC390,在保留了KTM獨特風格的同時,大幅提升配置,提升自身產品力。

  • 沒想到影片一公佈,布幕掀開卻是首次亮相的390 Adventure。
  • 390 DUKE搭載373.2 c.c.單缸水冷引擎,動力方面最大可達44hp,當引擎轉速達到7,000rpm時可輸出3.8kgm的最大扭力。
  • 我一直以來都有關注米蘭車展的習慣,身為KTM 390 DUKE的車主,我對這輛車的評價很高,自然也對KTM這個品牌多留心一分。
  • 座高855mm,油箱設計14.5公升能有430公里油耗表現,令人驚豔的地方是全車乾重158kg,讓越野新手駕馭無壓力。
  • 搭配149公斤的乾重,在通往上班、上課的市區道路上也能毫不費力做出靈巧的操控。

首先是穩定度的部分,390 DUKE的車重輕盈是出了名的,但由於街車外型容易受風影響,車輛重量又輕,時速上到110km/h以上時龍頭不時有些不安地晃動。 390 Adventure就相對穩定許多,重量比390 DUKE增加十公斤,車重的差異增加了車身在高速騎乘時的穩定性,在高架上尤其能夠感受到明顯的差異。 總結來說,390 Duke擁有KTM先進的輕量化低重心高剛性車架設計及製作技術,前叉也是倒立設計,直徑更和RC8 ktm390 評價2025 R相同的43mm,高速表現穩定,且最大的賣點便是隻有800mm低座高、139kg乾重,令新車的操控性比同廠大哥們更輕盈更容易掌握,也比200 Duke有更飽滿的輸出和駕駛樂趣。 (125cc 與200cc 版本也有),再享受騎乘樂趣之餘還多了一分安全保障。 繼上篇車主們公認的優缺點分享,Moto7於這篇整理了騎乘KTM 390 DUKE的車主們想法與回饋,歸納了以下現任車主想推薦390 DUKE的幾個理由給還在觀望的車友們,並同時分享390 DUKE在交車後所遇到的品質問題。

ktm390 評價: 現貨 適用KTM390/200/125機車車鎖 油箱蓋鎖 油箱鎖金屬鋁材機油蓋-laosiji

390 Duke在不含油、水的情況下,空車重量僅有149kg,可為同級車款中的佼佼者。 輕巧的車重,也為390 Duke帶來靈活的操控特性,獲得15%車主的肯定。 坐墊方面,此次採用了分體坐墊設計,相比於老款的一體式坐墊,能爲車手提供更好的摩擦力以及支撐性,更有利於車手進行激烈駕駛。 進入龜山林道,首先會面臨相當簡單的筆直沙石路,在這邊如果油門開度稍微加大,會感受到MTC循跡系統介入輔助,避免車輛打滑。 在這邊我們也嘗試站立騎乘,但比起過往我們騎乘過的HONDA CRF1100L、Triumph Tiger 1200等車款,我認為390 ADVENTURE把手位置更低一些。

  • (125cc 與200cc 版本也有),再享受騎乘樂趣之餘還多了一分安全保障。
  • 這個郵箱和KTM RC 390的超級運動風格完美匹配,具有流暢的騎行人體工程學設計。
  • 配備部分懸吊系統為知名大廠WP APEX,前避震行程:170mm壓縮、回彈可調,後避震行程:177mm預載、回彈可調,煞車系統為雙通道BOSCH ABS系統搭載Brembo BYBRE前對向四活塞卡鉗、後單活塞卡鉗。
  • 這款重量輕,結構緊湊的發動機確實具有衝擊力,功率爲32千瓦(44馬力),是初學或者第二輛車不錯的選擇。
  • 越過坡頂後,放開離合器,透過一檔的引擎煞車緩緩降至平面,是相當特別的騎乘體驗。
  • 在車身設計方面,我們都知道KTM一直強調於操控性以及車身的輕量化設計,此款KTM390也是傳承了這一經典的理念。

我一直以來都有關注米蘭車展的習慣,身為KTM 390 DUKE的車主,我對這輛車的評價很高,自然也對KTM這個品牌多留心一分。 內心裡充滿仿賽魂的我原本滿心期待著全新改款的RC490,想著一發表我就要來換車了! 沒想到影片一公佈,布幕掀開卻是首次亮相的390 Adventure。 繼125和200之後,更大排氣的KTM ktm390 評價2025 390 Duke問市,填補了 200 Duke和690 Duke之間的空白,加上家族老大哥1290Super Duke R,在這個系列的產品線上,可說是完成全線佈局了。

ktm390 評價: 品牌旗艦

因為只是從發表會現場移動至越野場地,所以連追焦都沒有拍攝,更完整的On Road體驗會在後續另行安排試駕。 373.2 c.c.的單缸水冷引擎可爆發出44 PS@ 9,000 rpm、37 Nm @7,000 rpm的最大動力,馬力重量比來到0.29,在同級車中絕對是前段班的成員。 滑動輔助離合器、電子油門也都是他的標準配備,讓越野過程可以更為輕鬆。 兩款車雖然是同級別,但是各方面的性能調校均不一樣,尤其是動力方面的特點。 在試駕方面上,KTM390給人感覺是比較暴力,只要輕輕轉動油門就能感覺到強大的動力輸出,這也還是大單缸纔有的暴力性能。

ktm390 評價: 適用KTM DUKE125 DUKE200 DUKE390春風CF150NK DMV碳纖維油箱蓋貼

其餘像是43mm的WP APEX壓縮、回彈阻尼可調前叉,搭配上回彈阻尼/預載可調的WP APEX中置單槍後避震;煞車制動前輪為單活塞輻射卡鉗配320mm碟盤,後輪為雙活塞浮動卡鉗配230mm碟盤,並且配備有Bosch 9.1MP 雙通道ABS系統(具有彎道ABS功能),配備比起臺灣市場其他黃牌車款還要豐富不少。 全新導入臺灣的390 ADVENTURE,外觀扮相與其說他像390 DUKE,不如說更像790 ADVENTURE,車頭同樣擁有盾牌式的大燈設計,並配上大小適中的風鏡來兼具長途旅遊、越野重心轉移需求。 油箱設計也比起390 DUKE更為壯碩一些,擁有14.5公升的容量讓你可以享受山林樂趣一整天,巡航里程高達430km,都不用擔心油料問題,從車頭正面看過去,390 ADVENTURE的整體視覺相當飽滿。 KTM這間車廠,除了近幾年積極推出運動街車搶攻廣大的道路市場外,大家可別忘記奧地利品牌拿手的越野車領域,KTM在輕盈的林道車領域、排量較大體積較大的多功能車,都有相當完整的產品線。

ktm390 評價: 【R2】TP|KTM 390/250 Duke|油箱貼 油箱止滑 油箱 現貨

與BREMBO合作,KTM開發的高科技制動系統,這個系統可以讓剎車和ABS和諧的共同工作,前輪採用四個活塞徑向螺栓式的制動鉗和一個巨大的320 mm制動盤,後部配有單活塞浮動卡鉗和230 mm圓盤,RC 390可提供出色的專業級制動,再加上ABS,城市道路開起來還是很放心的。 KTM RC 390發動機不僅提供豐富的扭矩和強勁的加速度,而且在日常使用中也顯得綽綽有餘,所有這些都具有出色的燃油經濟性。 這款重量輕,結構緊湊的發動機確實具有衝擊力,功率爲32千瓦(44馬力),是初學或者第二輛車不錯的選擇。 憑藉巧妙的進氣設計和細緻的燃油噴射系統,KTM RC 390可以很好的應對多種加速要求。 本人不是什麼專業車手,開過的機車也十分有限,買摩托車,意圖就是爲了享受挎着車子奔跑在路上的自由感覺,所以對於本車的操控感受就是“各種輕”,轉向十分輕便,可以很輕鬆的壓彎轉向,前(110/70r17)後(150/60r17)的馬牌輪胎很軟很抓地感覺,壓彎很有信心。 230mm單盤,搭配Bybre的單活塞剎車卡鉗,標配博世雙通道ABS防抱死系統,還可以通過儀表按鍵可單獨關閉ABS剎車防抱死系統,進一步提升可玩性。

ktm390 評價: 冒險,就是跨越自己的限制

KTM是來自奧地利的越野車賽事的常勝軍,KTM自2001年加入世界知名嚴峻的達卡拉力賽的戰局後,已連續拿下18年的冠軍,更顯得KTM車輛在艱困環境所展現驚人的性能表現。 近幾年將重心轉往市售車款的開發及銷售,以前衛科技的設計博得更多人的注意。 2017年開始與Red Bull 合作共同經營MotoGP賽事,以參加賽事的尖端技術打造許多性能優異、操控性極佳的車款。

ktm390 評價: 適用於KTM250 EX250 KTM990 KTM690 KTM390 KTM125油箱貼 防滑貼

Adventure的後照鏡仍然採用同樣的造型,但新增了小風鏡,也新增加了後扶手。 由於和390 DUKE採用同一顆引擎,動力當然也不用多說,還是一樣強而有力、不拖泥帶水。 而且390 Adventure的43mm WP倒叉有阻尼/預載可調功能,後避震器也同樣是可調的設計,規格可以說是有感升級。

ktm390 評價: 適用於KTM DUKE390 250 200 RC390 690 790 油箱手機座 導航支架

2019年底米蘭車展上,KTM更帶來相當適合全地形的390 ADVENTURE。 KTM 390 Adventure是由390 Duke變身而來的多功能冒險車款,搭載373單缸水冷引擎,動力方面最大可達44hp,以及可輸出3.8kgm的最大扭力。 乾重僅158g的它,有適合的座高和傑出操控性,整體可說深受玩家肯定。 除了對比其他公升級多功能車,390 ADVENTURE體積嬌小更好上手外,更勝DUKE甚至他牌競爭對手的配備更是一大亮點,例如車架可不是直接用390 DUKE套上越野外觀,而是使用帶有冠軍血統的KTM達卡冠軍車450 RALLY的車架設計。

水車都買不到吧”,我一邊質疑着,一邊卻被這三個來奧地利的橙色字幕吸引了。 左右拉桿均支持角度調節功能,另外由於是符合歐洲標準的設計,所以取消了大燈關閉按鍵,接通電源之後大燈就是常亮狀態。 比較難得的是,KTM RC390的左右手把按鍵都是傳統佈局,每一個功能按鍵都在我們所熟悉的地方,這其實也從側面說明了一個問題,RC390的配置和功能還是比較匱乏的。 感性大於理性的交通工具愛好者,對我來說,車帥不帥是一輛車能否吸引我的最高指標。

ktm390 評價: Adv 多功能輕越野 配備滿檔 上市 !!

390 Duke的外型與125cc 及200cc 的版本幾乎一模一樣,維持家族帶有街車及SUPERMOTO的混合氣質。 包括輕量化編織式鋼管車架、鑄造鋁合金後搖臂,軸距、座高及最低離地距、WP 前後避震、300mm前碟搭配BREMBO 幅射對四卡鉗,後230mm單浮動碟配單活塞制動卡鉗、同尺寸前後輪、11升油箱等、前後輪胎尺寸等等,唯一的差別只有引擎。 懸吊部分更是超越同級搭配前避震WP ktm390 評價 43 mm倒立式前叉行程142mm,後避震WP預載可調Monoshock行程150mm,讓熱血的玩車同好享有優異的操控感受,全新年式建議售價為新臺幣198,000元,親民的售價對於想要親身體驗KTM魅力的車友,又增添了一股吸引力。 配備部分懸吊系統為知名大廠WP APEX,前避震行程:170mm壓縮、回彈可調,後避震行程:177mm預載、回彈可調,煞車系統為雙通道BOSCH ABS系統搭載Brembo BYBRE前對向四活塞卡鉗、後單活塞卡鉗。 雖然第一點將KTM 390 DUKE形容的如同野獸一般,但許多車主仍認為390 DUKE在通勤、長途騎乘上是舒適穩定的。 較高的把手高度,配合上座墊與腳踏位置,造就了輕鬆舒適的騎士三角。

ktm390 評價: 全新 機車配件 KTM390 125 200 機車配件防滑油箱墊膝蓋側貼保護貼批發 代理 量大詳談

轉向頭角度增加到66.5度,導致行程更短,軸距更短,離地間隙增加。 所有這些修改都會釋放RC的賽車特性,並保證快速,響應和有趣的操控。 本車的排量是375cc,但是因爲很輕的車身重量,提速還是可以的,至少對於我來說夠用,官方0-100km/h是5.5秒。 駕駛本車必須高轉速換擋,我自己試驗過,此車的出力轉速區間在7000轉以後,我也諮詢過4s店技師,ktm390這款發動機就是高轉機,所以拉到10000轉左右根本不用擔心什麼。 還有一個奇怪現象與各位車友分享,我的車掛1擋到7500轉就會斷油,但是到2擋就會高不少再斷油,是正常現象嗎?

ktm390 評價: 摩托車行業資訊

搭配149公斤的乾重,在通往上班、上課的市區道路上也能毫不費力做出靈巧的操控。 正可謂「平日馱獸、假日猛獸」,390 DUKE用截然不同的兩種個性豐富了騎乘生活。 KTM 390 DUKE的現任車主幾乎無例外的都被那375c.c.大單缸、,000rpm馬力、以及,000rpm的大扭力給懾服了,各個在表單中都滔滔不絕、讚不絕口。 除此之外還有WP中置後避震、倒立式前叉、滑動式離合器、BYBRE制動、320mm大碟盤、ABS、電子油門、以及僅149kg的乾重,整個配置讓KTM 390 DUKE在操控上毫不妥協,這臺奧地利小怪獸似乎不斷嘶吼著「性能」與「狂野」。 Duke ktm390 評價 390搭載一具373.2c.c.單汽缸引擎,車架部分採鋼管桁架式設計,不僅能在剛性與彈性之間達到最佳平衡,更是擁有輕盈的特點。

ktm390 評價: 適用於KTM390油箱貼RC390油箱防滑防刮油箱保護DUKE390魚骨防護膠

今天的林道體驗,地點選在龜山林道前半段進行,我認為這是相當適合新手的林道體驗場域,但筆者與總編Ben兩位騎士都仍處於越野幼幼班階段,僅能初淺體驗林道與車輛的互動感受。 250 Duke則是輕檔車玩家街車新選擇,排氣量為248.8c.c.,擁有31ps馬力與25Nm扭力,輕鬆征服市區與山路的所有彎道;全車乾重149kg並搭配輔助滑動式離合器,降低新手騎士第一次騎上猛爆公爵的壓力。 2017年DUKE系列外型全部大改款,從最小的125 DUKE與魔王1290 SUPER DUKE R整體外型似乎沒有太大的差異。 DUKE系列充滿侵略性的外觀自改款前在米蘭發表概念車時就曾引起轟動,而在市售版本幾乎完美詮釋概念車設計理念的情況下,自然大受捧場。 再加上全車LED燈具、獨樹一幟的大燈設計、全綵TFT儀表、耀眼的橘色,自然能輕鬆的吸引到路人的目光。

390 Duke所使用的動力心臟為一具373.2c.c.水冷4V單汽缸引擎,能輸出44ps的最大馬力與37Nm的最大扭力,並以附滑動式離合器的六速變速箱傳遞至後輪。 車主表示,單缸引擎的特性,使390 Duke在低轉速域的扭力表現極為優異,不需刻意拉至接近斷油,便可輕鬆應對山路騎乘等需求。 ktm390 評價2025 其中旗艦款RC8R不只是歐系仿賽天王車款,更是一款完全訴求於速度的純種跑車,以往1190 RC8在提供了後座乘載機能的條件下,也比起1190 RC8R來得具有親和力,不過相對的,1190 RC8R除了更具個人風格之外,在各部用料更為高檔的優勢下,當然也具有更濃鬱的賽車特質。 剎車系統來自BYBRE,前方爲對向四活塞徑向卡鉗搭配320mm浮動剎車盤,後方爲單活塞卡鉗搭配230mm剎車盤,並且配備有彎道ABS系統(支持Supermoto模式),讓騎士能在彎道中發揮剎車系統最大效能,減少彎中抱死的概率,提升安全性與剎車效果。 油箱部分的質感相比於此前的塑料護罩有所提升,全新RC390的油箱容積加大到13.7L,一定程度解決了老款的續航短板。

ktm390 評價: Afncx 摩托車油箱墊橡膠防滑保護貼 KTM 390RC RC390 的側面牽引護膝貼花

座高855mm,油箱設計14.5公升能有430公里油耗表現,令人驚豔的地方是全車乾重158kg,讓越野新手駕馭無壓力。 390 DUKE搭載373.2 c.c.單缸水冷引擎,動力方面最大可達44hp,當引擎轉速達到7,000rpm時可輸出3.8kgm的最大扭力。 不僅如此,還可透過選配軟體的方式,讓全綵螢幕提供音樂撥放、接聽電話等高科技功能。 2020年國內也引進250 DUKE,其擁有31匹馬力並搭配輔助滑動式離合器,操控與騎乘樂趣亦相當足夠,同時在KTM品牌中號稱最強悍街車的1290 Super ktm390 評價2025 Duke R,更是重新定義了街車的概念,1290 Super Duke R高性能的設定和激進的設計讓人印象深刻。 KTM也在390 ADVENTURE上給消費者滿載的電控、舒適配備,凡舉滑動離合器、MTC循跡控制系統、ABS(具有彎道ABS功能。另提供越野模式可關閉後輪 降低前輪的ABS介入),這次KTM透過特殊的3D感應器,來偵測車輛數據提供電控配備讀取偵測。 5吋TFT全綵儀錶具備手機藍芽連線功能(可投射導航),而且國外列為選配的KTM Quickshifter+進退快排(價值7,800元)直接標配給臺灣消費者,大幅提升390 ADVENTURE在臺販售的競爭力。

總體來說提速就是輕盈,只要檔位轉速合適,390的提速性能不會令你失望。 四月的一天,單位哥們兒興奮得來與說自己要買一輛摩托,我並不驚奇,這廝一直是語言的巨人,行爲的矮子,應喝過後繼續幹活。 價格5w左右,並且可正規上牌,現在買到這批車所有零件全部進口,划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