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x 評價2025全攻略!(小編推薦)

1440p 和 1080p 解析度環境仍有少部分遊戲遭遇 CPU 受限,但其餘遊戲的性能增幅依舊亮眼。 解析度調降 WQHD 1440p 時,部分遊戲會遇到 CPU 受限(CPU-bound)的狀況,所以部分實際幀率跟 RTX 3090 測得的數值差距不大,但《極限競速 地平線 5》(Forza Horizon 5)也取得 1.81 倍的優異成果,總平均則為 1.5 倍左右。 而模擬光線追蹤遊戲的 Port Royal 測試中,RTX 4090 的性能達到 RTX 3090 的 1.92 倍。

  • 至於同系列的 RTX 30 顯卡,我們則會以 ASUS TUF Gaming 的跑分成績作參考,讓大家可約略知道 RTX 3070 跟 RTX 3080 及 RTX 3090 的分別如何。
  • 個人出版的作品包括替香港工業總會轄下香港電子業總會(HKEIC)撰寫《香港電子業穩步向前- 回顧與前瞻》紀念書刊。
  • 曾經在香港各間主要電腦雜誌工作,隨後轉行到電腦公司任職產品經理,最近重回媒體工作。
  • 首先是 GPU 晶片在 PCB 的位置稍微往上移動,以改善供電佈局,達成相位之間的阻抗平衡。
  • 主要散熱元件仍是均熱板,但透過把蒸發器毛細結構的厚度減少至 0.4 mm、增加粉末柱密度以降低熱阻、增加更多水量、銅底增厚至 1.0 mm 等手段,最佳化內部設計與結構強度。
  • 如果價格延續了1060發佈的檔次,那麼還可以說“1060的升級版加量不加價”,但現在明顯就是加量的同時又加價,已經提升了百分之五十的性能,也提高了百分之五十的售價。

Shaders 的數量有 個 CUDA 核心,另外核心時脈 1395Mhz,Boost 時脈 1785Mhz ,顯示記憶體則是 MB GDDR6X,時脈為 1219Mhz。 功耗表現一如官方所宣稱的,由 NVIDIA Frame 測得的 TGP 就是規格標示的 TDP 。 溫度方面,5 張 GeForce RTX 創始版的最高溫大多落在 70°C 附近,以雙槽厚度、雙風扇的散熱設計來說表現以相當不錯,不會額外佔用另一槽空間就是舒爽。 從遊戲實測數據可以看到,GeForce RTX 2070 Super 相比同價位的 GeForce RTX 2070 平均快了 16%,部分遊戲差距可達 24%。 GeForce RTX 2060 Super 相比 GeForce RTX 2060 則是平均快了 15%,部分遊戲於 4K 解析度下由於記憶體容量差異,效能差距甚至高達 50%,整體表現趨近於 GeForce RTX 2070。

rtx 評價: 手機電視一齊唱 Apple Music 新增卡啦 OK 功能

如若再開啟 DLSS,會發現 GeForce RTX 2060 的 DLSS 表現還是稍微強一些,相較 GeForce RTX 3050 可補額外充約 3% ~ 4% 左右的性能,但差距並沒有拉得太開。 接下來我們會以上一代最入門的光線追蹤顯卡:GeForce RTX 2060 Founders Edition 創始版當作基準,看看這次 GeForce RTX 3050 的實力到哪裡。 目前已確認臺灣將販售 GeForce RTX Super 系列的 rtx 評價2025 Founders Edition 創始版,詳細上市日期與售價資訊敬請鎖定我們的追蹤報導。 由於 GeForce RTX 2070 Super 改用 TU104 晶片,加上供電需求提升,因此沿用 GeForce RTX 2080 創始版的形式,這個款式纔有閃亮的鑽石切邊設計,並保留 NVLink 串接口。

解析度再降至 Full HD 1080p 後,遇到 CPU 受限的遊戲就更多了,但仍有不少遊戲維持 50% ~ 82% 的性能增幅。 整體尺寸方面,RTX 4090 創始版厚度從 RTX 3090 創始版的 2.7 槽增加至完整的 3 槽,寬度不變,但長度則從 313 mm 縮短至 314 mm。 RTX 4090 創始版把均熱板的覆蓋面積擴大了,所以在左側(也就是 PCB 區域)的延伸熱導管縮減至 2 根,取而代之的是延伸至右側的熱導管增加至 6 根,雖然熱導管總數量與 RTX 3090 創始版相同,但可大幅提高左右兩側散熱片的溫度均勻性。 GPU 供電相數則從原本的 16 相升級至 20 相(另有 3 相供應記憶體和其他元件,總計 23 相),以提高性能與效率。 外部輸入電源輸入端子升級至符合 ATX 3.0 規範的 12VHPWR,單組 12 + 4 pin 電源最大可供應 600W。

rtx 評價: 即時通訊展現個性 WhatsApp 推出虛擬替身功能

至於在遊戲表現上,RTX3070 跟 RTX 3080 的分野十分明顯,絕不像 RTX 3080 跟 RTX 3090 那樣只有微細差距。 所有遊戲的解像度都會設定為 4K 以及開至最高畫質,以及會在某些遊戲開啟光追。 總括而言,在大多數遊戲下 RTX 3080 都有約 30-50% 的效能提升,可見 RTX 3070 rtx 評價 跟 RTX 3080 的性能確實有較大距離。 估計是受惠於三風扇設計的散熱器,ASUS 的卡不論在閒置上或是在 Furmark 的全負載測試中,都有較低的卡身溫度。 全負載一直穩定地保持在 60°C 左右,比起 RTX 3080 及 RTX 3090 等高階卡的運作溫度低,也比起上一代的 RTX 2080 較低。

雖然整體功耗增加 100W,但在前面提到的供電與散熱改進下,RTX 4090 創始版的 GPU 最高溫僅 66.2°C,只比 RTX 3090 創始版低了 1.2°C。 且不只 GPU 晶片,這回連 GDDR6X 記憶體都能直接透過導熱材料直接接觸均熱板,導熱材料厚度也從 RTX 3090 創始版的 2.0 mm 縮減至 1.5 mm,大幅提高整體冷卻效率。 首先是 GPU 晶片在 PCB 的位置稍微往上移動,以改善供電佈局,達成相位之間的阻抗平衡。 PCB 層數從 RTX 3090 創始版的 12 層,增加 2 層到 14 層,同時升級介電材料以改善 GDDR6X 記憶體的訊號。

rtx 評價: RTX 2060 公版  Full Load 最高 63 度

如果在加上光線追蹤、DLSS 3 等特效,性能直接翻到接近 rtx 評價 3 倍之譜。 從實測結果可以看到,在不套用光線追蹤、DLSS 等特效的傳統光柵化渲染遊戲中,RTX 4090 於 4K 2160p 解析度的平均 fps 至少是 RTX 3090 的 1.6 倍,最高在《刺客任務 3》(Hitman 3)取得 1.94 倍佳績,總平均也有 1.72 倍。 由於 RTX 4090 支援的 DLSS 3 導入了 AI 補幀技術,因此在 Performance 模式下,可達成原生畫面的 3 倍幀率表現。

rtx 評價: 發表回應

GPU-Z 資訊顯示此卡的 Boost 時脈為 1860MHz,比起公版的 Boost 時脈 1755MHz 有所超頻。 散熱器雖然是三風扇,但扇葉更多,加上其特別設計的軸向有助減少散熱時產生的亂流。 散熱器及 RGB 發光模組都較 TUF Gaming 系列大。 輸出界面為三組 Display Port 加一組 HDMI。

rtx 評價: 雲端管理滿足企業需要 HP LaserJet Pro 3000 系列

但結果發現,RTX 3090 比起 RTX 3080 只有數分增長,可見多了顯示記憶體,沒有對 Rendering 有幫助。 但如果比起 RTX 2080,看到 GPU Score 的得分較多,比起 RTX 2080 多百多分。 可見比起 20 系,30 系在 Rendering 方面比較強。 於 Super 系列發表的同時,NVIDIA 也推出新一代效能監測工具 Frame View,除了傳統的 FPS 統計,還能顯示最低 10% / 5% / 1% 的 FPS rtx 評價 數據。

rtx 評價: Mark 測試顯示 RTX 3090 更能用盡 DLSS 技術

散熱器上的 RGB 燈更大更多變化,色彩效果更燦爛奪目,另外顯示卡上也刻鍍了 ROG 系列字樣,以作分別。 至於 3D Mark 的測試方面,ASUS ROG Strix RTX 3090 的分數約有 8-10% 的增長,表現優異。 不過測試用的驅動程式已更新至 Nvidia Game Ready Driver 457.30,成績可讓大家作個參考,唯不宜直接比較。 跟 RTX 3080 一樣,我們也獲得數間廠商借來了 RTX 3090,由於都是公版設計的顯示卡,只有散熱器是各廠商自家設計,故此在效能上應無大分別,我們看看配置有沒有大不同。

rtx 評價: 測試平臺

使用 Furmark 進行全負載運行測試十五分鐘,測得核心溫度 70°C從卡背測量核心溫度,達 53.1°C。 今次這批新卡,不像之前的 RTX 3090 及 RTX 3080 ,今次 RTX 3070 各廠商都推出了 OC Edition (超頻版),故此各廠之顯示卡效能應不盡相同。 ▲Zotac 的公版規格跟官方 RTX 2060 相同,所以筆者測試使用 Zotac 的公版 RTX 2060 顯示卡為主。 新一代顯示卡 RTX 20 系列,相信大家都已經瞭解過,但除了過去推出的 RTX 2070 、RTX 2080 及 RTX 2080 Ti 外,近日官方更為 RTX 系列新添了一位新成員,而它就是主打更平民用家的 RTX 2060 ,究竟這卡有什麼特點? 至於買 RTX 3080 還是買 RTX 3090,筆者認為端在乎閣下的銀彈。 因為那一倍的差價,實際上就是買它 14GB 的顯示記憶體。

rtx 評價: 【場料】三防最高速外置登場 SanDisk 推出 TB3+USB-C SSD

也因為如此,電競椅與人體工學椅的界限日趨模糊,相較市場剛問世時的產品,坐起來也舒服不少,Ducky 目前主打的兩款電競椅,就是要力掃以往「只強調運動感」的刻板印象,當辦公椅用也沒問題。 GeForce RTX 3050 GAMING OC 8G採用3風扇搭配2根與繪圖處理器直接接觸的熱導管。 它具有2048 CUDA核心,基礎時脈為1552MHz,Turbo時脈可達1770MHz,搭配通到寬度為128-bit的8GB DDR6記憶體,在7000MHz運作時脈下,可以帶來224GB/s的傳輸頻寬。 至於風扇轉速雖然稍微提高了一些,但在構造和軸承調整後,整體噪音表現差不多,即便是長時間燒機的滿速狀態仍很安靜。 另外從 Unreal Engine 5 的《Lyra》和 Unity 的《Enemies》等最新 Demo 中,都可看到 DLSS 3 已經成功導入這兩大遊戲引擎,且有效增加 FPS。 由於市面上至少有 80% 遊戲使用這兩大遊戲引擎,這意味著未來要導入 DLSS 3 的難度並不高。

rtx 評價: 支援 Dolby Atmos 及頭部追蹤 LG TONE Free T90 真無線耳機

銀彈充足者,不妨買個最頂級,享受 4K 全開畫質遊戲的樂趣;假如想平衡一點將預算分配給其他配置,RTX 3080 也是不錯的選擇。 Marvel’s Avengers 也是充滿打鬥及爆破場面,因此也對顯卡性能有高要求。 RTX 3090 獲得 75 FPS 幀率,RTX 3080 則有 67.2FPS,兩者都能穩定過 60FPS,但 RTX 3090 的效能增幅不多,約有 12%。 早前筆者斷言,Flight Sim 2020 是隻非常大食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