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觸控追蹤功能,只要輕觸螢幕就能啟動即時追蹤拍攝靜態影像或影片,相機會立即鎖定目標主體並持續對焦。 利用高階性能和進階功能釋放您的創意潛能,包括採用人工智慧技術的即時眼部偵測自動對焦功能、全新的高精密即時追蹤技術、高速連拍和 4K HDR 1.2 影片拍攝功能。 在觀影窗部分,這三臺可說就螢幕顯示規格完全相同,採用 3 吋 92 萬像素顯示解析度,這點看的出來 Sony 6400 一點進步也沒有,並未提昇更細緻的畫質讓我感到可惜。 當 [臉部/眼部偵測自動對焦功能設定] 下的 [被攝體偵測] 設為 [動物] 時,便無法將 [追蹤] 選為 [對焦區域]。 經強化後的即時眼部偵測自動對焦功能7可確實辨識人臉,並且精準對焦在眼部。
機頂的按鍵數量、配置,也與 A6300 完全相同,最大差別大概就是左邊的型號是唯一可以清楚辨識的差別。 是繼 Sony A6500 後所發表的主機,從型號上就能約略猜得出來,Sony A6400 是介於 Sony A6500、Sony A6300 之間的主機,所以外型上也與這二臺可說是相去不遠。 從各角度來看,A6400、A6000的外觀真的如出一轍,但可能因為全機鋁鎂合金的關係,『Sony A6400』明顯沉了一些,質感也提升不少。 甚至如果你購機後想買螢幕保護貼,『Sony A6400』完全相容於A6000/A6300/A6500的螢幕保護貼。 其實從A6300大幅降價時,我就一直有換機的念頭,不過購物有時需要一點爽度,換A6300以性能來說算絕對夠用,但爽度總少一點。 在「Hi+」連拍模式下可達 11 fps,在「Hi」連拍模式下可達 8 fps。
a6400: [比攝影117] ZV-1F 規格,相對於 ZV-1 ,買之前你可能要留意的事
在螢幕設計上,由於 Sony A6400 支架設計不同,螢幕能拉離機身較長,同時更能平放在平面上,A6300 螢幕翻轉的角度較小。 螢幕終於上翻至前方,還是有一點限制,有留意到螢幕被 EVF 電子觀景窗的軟墊給遮住部分區域了嗎? 輸出入埠這部分,到了 Sony A6400 竟然完全沒有改變,還是使用 Micro USB,也並從善如流進步為 USB Type-C,就這點來看完全不見 Sony 在 A6400 上有任何想要進步的想法。 機身背面的配置,無論從哪個角度,所有的按鍵數量、位置、設定,都與 Sony A6500 a6400 / Sony A6300 完全相同。 這次我購買的是 Sony A6400 單機身版,裡頭的配件如上,Sony A6400 主機一臺、相機背帶、USB 充電組、電池,以及護目軟墊。 本篇比攝影也會一同分享,如果已經有了 A6500、A6300 ,還需要昇級至 Sony A6300 嗎?
由於螢幕支架有些延伸、改變,若有低角度拍攝需求,這片螢幕也比較能拉的更高一點,比較不會被 EVF 電子觀景窗的護目軟墊給遮住。 a6400 電池依舊使用最常見的 a64002025 NP-FW50,電力表現上相信與既有的 Sony A6500、Sony A6300 差不多。 但這個翻轉結構,個人覺得只是「堪用」並不算好用,從圖中你可以發現,因為有電子觀景窗的設計,翻轉螢幕要先「拉開距離」才能翻轉,兩段式的結構設計使上用並不直覺。 『Sony A6400』最大賣點之一,就是可180度上翻的翻轉螢幕,同時也是A6xxx系列第一款使用180度翻轉螢幕,解決了過往A6000/A6300/A6500被人抱怨自拍不方便的問題。 下文包含了簡單開箱、實拍分享,以及『Sony A6400』的優缺點分析,但對『Sony A6400』的高ISO感光、追焦性能等並沒相關評測。
a6400: 產品資訊詳細資訊
設定 AF-C 模式時,即時眼部偵測自動對焦功能7可以持續穩定對焦在動態主體上,即使部分臉部遭到遮蔽、背光或是主體面向下方也不受影響。 錄影規格三臺皆相同,錄影最高為 4K/30P/100M、FHD/120P/100M 等規格,而取樣方式、影音壓縮也都相同,即使是新上市的 A6400 依然沒有新增 H.265 壓縮格式。 相機可以錄製慢動作 (最高 5 倍) 和快動作 (最高 60 倍)13 影片,不需要在電腦上進行後製。 而是利用 120 fps 高速連拍的1 Full HD 視訊在後製過程建立高畫質慢動作片段。
改善的雜訊抑制功能可呈現更清晰的影像品質,即使在需要超高感光度拍攝的黑暗場景中也一樣。 原生 ISO 感光度以提升至最高的 ISO (靜態影像的 ISO 感光度可擴展至高達 ISO )。 遠距離拍攝運動中的人物時,追蹤系統會捕捉全身,對焦區域會根據拍攝主體的條件,流暢地在面孔與眼部之間流暢切換。 A6500、A6400 皆有「觸碰」功能,操作性能上會加快許多,同時 2019 年新機 A6400 螢幕新增「上翻 180 度」的部分,也是 A6000 系列「首創」,這點前面也介紹過就不再累述。 測光系統也完全相同,皆採用 1200 區分區測光,工作範圍為 EV-2 – EV20,所以我們也能預期測光結果與效能是完全相同的。 比較可惜的是『Sony A6400』這次主打了不少錄影功能,但個人專業還是在平面攝影領域,錄影部份實在不熟,就沒多著墨比較。
a6400: 高解析度 LCD 螢幕搭配便利的觸控螢幕功能
開箱Sony A6400可說是個意外,Sony A6000做為隨身機也不知不覺使用了3年多,雖然目前仍堅固耐用,但每次遇到暗部對焦總讓我有想換機的衝動。 開啟 LCD 螢幕,每 30 秒拍攝一次,交替使用焦距的廣角端及望遠端,每拍攝兩次閃光燈閃爍一次,每拍攝十次就關閉及啟動電源。 a6400 我的轉盤功能可以讓您指派常用功能至控制轉盤和控制滾輪,讓您在拍攝時能夠更快速存取這些功能。 根據全片幅相機的影像處理演算法提供更逼真的色彩重現能力,人像膚色看起來更自然,植物的色彩重現效果也有所提升。
支架這一點的改變,使得這片 LCD 螢幕終於可以翻轉至正前方,對於有拍攝影片需求的朋友,這一步的改變,相信未來將會吸引不少朋友購買 Sony A6400。 拍攝高速動態主體,或是相機在拍攝時突然移到一旁,可能會出現影像失真的情況。 您需要切換焦點時,使用觸控對焦即可透過輕觸螢幕對焦,即使焦點位在構圖邊緣也不成問題。 a6400 而使用觸控快門時,您只需要輕觸一下就能設定對焦並觸發快門。 拍攝影音部落格影片時,180 度可翻轉式 LCD 螢幕可以有助於構圖拍攝畫面。 錄製音效時,除了外接麥克風插孔,還可以選用 XLR 轉接器 (選購) 提升專業級麥克風的效果,呈現更佳的音訊品質。
a6400: 高解析度 4K 錄製
播放 HDR 影片時,可透過 USB 纜線將此產品連接至 HDR 相容的 Sony 電視。 Capture One Express 是一款榮獲獎項肯定的免費編輯軟體,能夠提供 RAW a64002025 資料製作、簡便的管理和強大的編輯工具。 購買 Capture One Pro ,不僅讓您獲得更多編輯工具,還能進行連線拍攝。 全新開發出的主體辨識演算法可即時根據顏色、主體距離 (深度)、圖案 (亮度),以及面孔和眼部的資訊,高速處理空間資訊。
- 如需要列印,可利用鍵盤 Ctrl + P 使用瀏覽器提供的列印功能。
- 錄製音效時,除了外接麥克風插孔,還可以選用 XLR 轉接器 (選購) 提升專業級麥克風的效果,呈現更佳的音訊品質。
- 全新引進的間隔攝影以 1 到 60 秒為間隔連拍靜態照片,你可以直接在相機中使用這項功能。
- 開箱Sony A6400可說是個意外,Sony A6000做為隨身機也不知不覺使用了3年多,雖然目前仍堅固耐用,但每次遇到暗部對焦總讓我有想換機的衝動。
- 拍攝高速動態主體,或是相機在拍攝時突然移到一旁,可能會出現影像失真的情況。
- 原生 ISO 感光度以提升至最高的 ISO (靜態影像的 ISO 感光度可擴展至高達 ISO )。
三臺皆採用 NP-FW50,相信電力表現不會有太多落差,僅擁有五軸防手震的 A6500 表現最差為 350 張,最好的則是 A6400,略高於 A6300 來到了 410 張。 這一點的差別我相信是這三臺「快取記憶體容量」不同,A6500 快取明顯高出不少,而 A6300 則是最差,新機 A6400 則大幅提昇連拍性能,但仍遠遠落後 Sony A6500。 而這點的差別,也在 Sony A6400 對焦模式中新增了「即時眼部偵測」看到其判斷物體加以追縱上,比起 A6500/A6300 來得更快、更準確。 反之,Sony A6300 就顯得較不無法,同時低角度將螢幕翻開時,很容易被 EVF 電子觀景窗的護目軟墊給遮到畫面,從這點比較上來說,Sony A6400 螢幕設計更加的好用。
a6400: SONY A6400 亮點優勢
如需要選擇適合您的字級大小,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 如需要回到上一頁,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 Alt + 左方向鍵←。 如需要列印,可利用鍵盤 Ctrl + P 使用瀏覽器提供的列印功能。 最後體積重量上,三臺設計幾乎完全相同,大小、手感也都一樣,唯有內建五防手震的 A6500 稍、重一些。 機身防手震部分,也只有 A6500 內建五軸防手震,達到 5 級的減震效果,A6300 並未內建,同時也相信產品定位關係,2019 新上市的新機 Sony A6300 也同樣不搭載防手震,由此可知產品定位價值。
在體育賽事或其他主體會快速移動的場合,是否能捕捉關鍵的精彩時刻或錯失美好片刻,取決於能否持續對焦主體。 現在您可以事先從選單中選擇「左眼」、「右眼」或「自動對焦」,給您更多空間專注於構圖。 您可以將這些選項指派至自訂按鈕,讓您在拍攝過程中可以迅速切換各種選項。 螢幕皆是 3 吋 92 萬像素解晰度,A6400 能單點觸碰,A6300 則無. EVF 電子觀景窗,二臺同是 1cm / 235 萬點 / 0.7x 放大倍率。
a6400: = Sony A6400 A6300 外觀比較 =
APS-C 感光元件採用銅線和強化的電路處理,有助於提升集光效率,而結合影像處理引擎,則有助於呈現更出色的影像解析度和更自然的質感。 大型感光元件和最新的影像處理器可以讓您拍攝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任何事物,即使在低光源環境下也能拍出美麗又清晰銳利的影像和自然色。 若購買了這三臺任何一臺,都可以參考我所寫的 Sony A6300 / A6500 使用手上 & 線上教學,讓你更快的上手。 記憶卡也都相同支最高 SDXC / UHS-1,就這規格上我依舊覺得 Sony 實在小氣,A6400 仍然不支援 UHS-2 規格,但如果支援的話,連拍續航力也會明顯提昇,這樣或許會擠壓到 A6500 定位。
本篇一次幫你整理了 Sony A6500 / A6300 ,以及 2019 年新機 Sony A6400 該買哪臺最好。 而快門速度、閃燈同步,雖說『Sony A6400』並非A9這種全片幅旗艦機,但目前也算APS系列的準旗艦,就算沒有1/320秒的閃燈同步,來個1/250也不為過吧,1/160真的是入門機的規格啊,這部份坦白說讓人有些失望。 安裝於該產品或透過該產品存取的部分或所有軟體 / 服務可能會變更、中止、移除、暫止或終止,而不另行通知。 在自訂設定畫面上,示意圖會顯示相機的可操作的元件,供您查看自己指派的按鈕或開關,而且當您設定功能選單時,也能檢視實際的功能畫面結構。 當您透過觀景窗檢視時,使用觸控功能可以輕鬆變動目前的對焦位置,只要用手指滑過螢幕,找到您想要的對焦點即可。 全像素讀取且無須進行像素合併的高解析度 4K 影片錄製、HDR 2 和 S-Log/S-Gamut12 選項,及慢動作與快動作錄製13,α6400 配備各種進階功能,支援您的影片創意。
a6400: SONY A6400 韌體更新
其次,『Sony A6400』主打錄影功能,但假使外接了指向性麥克風,或者拍照外接閃燈,都會擋到翻轉螢幕的畫面,但這可要靠轉接擴充配件來解決這個問題,但外接閃燈似乎無解。 相機的八個按鍵和控制項都可以指派給 89 個功能和各項操作的其中一個,可以根據您在拍攝靜態影像或影片,或者在重播模式中,選擇指派不同的操作。 3.0 型 180 度翻轉式 LCD 螢幕不只能在您眼前顯示畫面,還能讓您透過各種直覺化觸控操作,快速控制多種相機功能。 點擊播放:攝影教學|月亮拍攝 七個小技巧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建議開啟JavaScript以觀看影片。
a6400: [比攝影101] Sony A6400 開箱介紹 ,Sony A6400 特色整理,以及 A6500 / A6300 一同比較
錄製 Proxy 影片較容易編輯和預覽,且相片擷取功能還可以讓您從錄製的影片中擷取出靜態影像。 全新引進的間隔攝影以 1 到 60 秒為間隔連拍靜態照片,你可以直接在相機中使用這項功能。 利用 Imaging EdgeTM 電腦版應用程式中的檢視器應用程式,即可在電腦上將你拍攝的影像製作成縮時影片15。 接著我們快速的比較一下 Sony A6400 與 Sony A6300 的差別。 先說結論,這二臺外型,撇開螢翻轉角度外,其餘的按鍵數量、配置位置、功能可說是「完全一樣」,所以就正面來看,是分不出哪臺是哪臺。